【【【前言:外觀和影像之後,輪到性能了】】】
在 iPhone 15 系列新機之前的兩篇評測裏,我們三易生活已經盡可能詳細地描述、分析了 iPhone 15 Plus 和 iPhone 15 Pro Max 在外觀上的異同,以及材質、設計上的區别。
此外,我們還爲大家展示了蘋果這次在新機影像部分的一些新玩法,并探尋了這兩款不同定位的機型,在影像 " 專業度 " 上的有趣差異。
既然如此,在這一篇的内容裏,我們就将從外部轉向 iPhone 15 系列的 " 内在 ",探尋它們這次在性能設計上的水準和特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技術解析:A16 與 A17 Pro,既相似又不同】】】
衆所周知,iPhone 15 系列這次共有兩種不同的配置。
一種是沿用自上代 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 的 A16 仿生芯片,被用在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上。這是一款型号爲 APL1W10 的應用處理器(AP),它基于台積電 4nm 制程打造,集成了 1.6 億晶體管數量,芯片面積爲 112. 平方毫米。
在它的内部,擁有兩顆 3.46GHz 的 "Everest" 性能核 CPU、四顆 2.02GHz 的 "Sawtooth" 能效核 CPU,5 核心 640ALUs 配置的自研 GPU,以及一個 16 核、總算力 17TOPs 的神經引擎。
與其他移動平台相比,A16 有兩點比較大的差異。一個是它擁有高達 20MB 的 CPU 二級緩存,以及 24MB 的系統級緩存(CPU、GPU、NPU 共用),這甚至比許多 PC 上的處理器都大。
第二就是 A16 仿生芯片的 GPU 硬件規模并不算大,但峰值頻率非常高(1398MHz)。以結果來說,這就意味着如果玩家想要保證這款 GPU 長時間的 " 全力全開 ",就确實需要在散熱上多下點工夫才行。
相比之下,iPhone 15 Pro Max 和 iPhone 15 Pro 上的 "A17 Pro",則是本世代真正的新方案。
作爲行業首款真正量産的 3nm 消費級 AP,它的型号是 APL1V02,集成了 1.9 億晶體管,面積也因爲制程密度提高的原因,反而縮小到了 103.8 平方毫米。
與 A16 相比,A17 Pro 的 CPU 核心架構沒有發生大改,其 CPU 性能核與能效核的代号依然是 "Everest" 和 "Sawtooth",L2 緩存和系統緩存的大小也依然是非常誇張的 20MB 和 24MB。
但這并不意味着 A17 Pro 的 CPU 就完全沒有改進,因爲它确實提升了 IPC,同時将峰值頻率也增加到了 3.78GHz(性能核)與 2.11GHz(能效核)。這也就意味着,它實際上成爲了當前峰值主頻最高的手機 CPU 方案,甚至沒有之一。
與此同時,A17 Pro 内置的自研 GPU 從 5 核增加到了 6 核,這就代表着其流處理器(ALUs)數量增加到了 768 個,同時還增加了硬件光線追蹤單元。從理論上來說,GPU 核心數量的增加可以顯著提高 " 非滿頻率 " 狀态下的 3D 性能,也就是對實際遊戲體驗更有利。
這還沒完,A17 Pro 的神經引擎雖然名義上還是 16 核配置,但其算力直接翻了一番、達到 35TOPs。要知道,這可是沒算上 CPU、GPU 的 " 異構輔助 ",純 NPU 的算力水平。這樣的表現在如今的移動平台裏,算是很高的水準了。
正因如此,A17 Pro 成爲了蘋果史上第一款支持 MetalFX Upscaling 遊戲超分,也就是 " 蘋果版 DLSS" 技術的移動 AP。從技術層面來說,這使得它在移動遊戲方面的 " 潛在壽命 " 很可能遠高于前代的 A16 仿生芯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理論測試:跑分依舊無敵,實測差距比理論大】】】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對 iPhone 15 Plus 和 iPhone 15 Pro Max 的理論性能跑分測試。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是将這兩台機器的系統版本都升級到了 iOS 17.0.3 之後,才進行的測試。因爲衆所周知的是,這一更新改善了發熱表現,所以我們也很好奇它是否會對性能釋放帶來影響。
GeekBench 6.20 A16 仿生芯片 CPU 成績
首先,是 CPU 性能測試環節。或許是因爲大機身本身就賦予了更強的散熱和短時間的 " 爆發力 ",又或者是 iOS 17.0.3 對于 CPU 優化更好的原因,我們手頭這台 iPhone 15 Plus 跑出了比 GeekBench 内置成績高出約 6.8% 的單核性能,以及高出 14.9% 的多核成績。
GeekBench 6.20 A17 Pro CPU 跑分
相比之下,A17 Pro 的大核心在頻率提升了 9% 的前提下、性能增長了 11.2%,這确實說明它不隻是 " 提頻 " 那麽簡單。相比之下,僅增長了 6.8% 的多核性能雖然已經接近 M1 的水準,但反而就沒那麽令人印象深刻了。
3DMARK Solar Bay 測試 iPhone 15 Plus 跑分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測試 iPhone 15 Plus 跑分
與 CPU 的驚豔表現相比,iPhone 15 Plus 在 3DMARK 中的成績就比較 " 正常 " 了。它完全符合前代 " 超大杯 ",也就是與 iPhone 14 Pro Max 相同的水準。
3DMARK Solar Bay 測試 iPhone 15 Pro Max 跑分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測試 iPhone 15 Pro Max 跑分
有趣的是,雖然從規格表上來看,A17 Pro 的 GPU 頻率和 A16 完全相同,僅僅是多了 20% 的流處理器。但到了實測環節中,iPhone 15 Pro Max 的高負載 3D 性能卻領先了接近 30%,再加入光追之後更是領先 50% 以上。換句話說,它這次的 GPU 設計,恐怕不隻是增加流處理器規模和增加光追單元這麽簡單。
iPhone 15 Plus 安兔兔 V10 跑分
iPhone 15 Pro Max 安兔兔 V10 跑分
最後從安兔兔評測的綜合跑分成績來看,無論 iPhone 15 Plus 還是 iPhone 15 Pro Max,它們都确實達到了當前旗艦手機該有的水準。順帶一提,從這個成績也不難發現,iOS 17.0.3 似乎并沒有因爲功耗的優化,而刻意限制性能發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遊戲測試:不同遊戲優化不同,散熱器有必要】】】
在遊戲測試環節,由于目前的主流遊戲功耗和幀率測試軟件尚未适配 iOS 17,因此我們暫時無法以直觀的方式來測量它們在 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 Max 上的流暢度和能效比水平。不過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就沒辦法了,一方面針對這一代 iPhone 的遊戲實際運行效果,我們三易生活後續還準備了更直觀的視頻來展現。
以《原神》爲例,iPhone 15 Pro Max 在 120 幀和 60 幀兩種模式下,體感的流暢度差異會變得非常明顯。也就是說,它真的可以将這個 " 性能殺手 " 跑到 120 幀。
iPhone 15 Plus 60 幀《王者榮耀》正面
iPhone 15 Plus 60 幀《王者榮耀》背面
雖然功耗沒法直接測量,但我們可以通過測溫設備,直觀地量化這兩台新 iPhone 在不同遊戲、甚至是不同畫面設置下,機身表面的發熱情況,從而間接得到關于功耗高低的參考。況且大家長久以來對于 iPhone 不上散熱器直接打遊戲時的發熱表現,也确實都很關注,所以也不失爲一種 " 一舉多得 " 的辦法。
iPhone 15 Plus《原神》正面
iPhone 15 Plus《原神》背面
iPhone 15 Plus 60 幀《崩壞:星穹鐵道》正面
iPhone 15 Plus 60 幀《崩壞:星穹鐵道》背面
首先是 iPhone 15 Plus,從測溫結果來看,很明顯《王者榮耀》、《原神》、《崩壞:星穹鐵道》這三款遊戲的負載 / 功耗呈現出逐級遞增的态勢。其中最高的表面溫度出現在《崩壞 · 星穹鐵道》運行時主闆對應的機背表面、達 48.1 攝氏度。從這個溫度來看,iPhone 15 Plus 要想長時間玩大型高畫質手遊,外挂一個足夠給力的散熱背夾還是有必要的。
iPhone 15 Pro Max 60 幀《王者榮耀》正面
iPhone 15 Pro Max 60 幀《王者榮耀》背面
iPhone 15 Pro Max 60 幀《原神》正面
iPhone 15 Pro Max 60 幀《原神》背面
iPhone 15 Pro Max 60 幀《崩壞:星穹鐵道》正面
iPhone 15 Pro Max 60 幀《崩壞:星穹鐵道》背面
相比之下,我們前面其實就曾提到,iPhone 15 Pro Max 這次的 GPU 擁有比 iPhone 15 Plus 多 20% 的流處理器數量,但頻率并沒提升。然而可能是因爲目前 3nm 制程還不足以抵消 GPU 規格擴大帶來的能耗上漲,也可能是 A17 Pro 的 CPU 部分這次主頻太高的緣故,總之 iPhone 15 Pro Max 在相同條件下,玩遊戲時機身表面的溫度是要比 iPhone 15 Plus 更高。
iPhone 15 Pro Max 120 幀《王者榮耀》正面
iPhone 15 Pro Max 120 幀《王者榮耀》背面
當然,iPhone 15 Pro Max 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是支持很多遊戲的 120 幀模式,甚至在《原神》和《崩壞 · 星穹鐵道》這兩款遊戲裏,都能開啓當前所有安卓手機都不具備的原生 120 幀模式。
iPhone 15 Pro Max 120 幀《原神》正面
iPhone 15 Pro Max 120 幀《原神》背面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對比 60 幀和 120 幀模式下的機身溫度會發現,《原神》和《崩壞 · 星穹鐵道》這兩個理應更吃性能的遊戲,開啓 120 幀後機身溫度其實沒有太大差别。反倒是《王者榮耀》在開啓 120 幀後,機身溫度明顯上漲,或者說功耗顯著增加了。
iPhone 15 Pro Max 120 幀《崩壞:星穹鐵道》正面
iPhone 15 Pro Max 120 幀《崩壞:星穹鐵道》背面
這是爲什麽呢?一方面,這可能是《王者榮耀》在 A17 Pro 上的優化比較 " 簡單粗暴 ",但也不排除米哈遊針對 A17 Pro 有做特别優化,已經能夠用到芯片内置的 AI 超分來節約計算資源的可能。當然,即便如此,要想在 iPhone 15 Pro Max 上玩好遊戲,還是那句話,老老實實加個大功率的外挂散熱更有意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總結:性能依舊很強,但長時間打遊戲還是得上散熱】】】
總的來說,從技術、跑分的層面上來說,整個 iPhone 15 系列這一次可以說是依然延續了一貫的風格。它們的 6 核 CPU 也好、自研 GPU 也罷,在面對隔壁安卓的一衆競争對手時,在性能測試方面絕對是一點也不虛,甚至可以說還有顯著優勢。
但于此同時,作爲行業中首款量産 3nm 消費級 AP,A17 Pro 此次雖然成功在理論性能測試中與前代拉開了不小的差距,甚至做到了 " 跑分差距大于理論規格差異 " 這樣、明顯隻有靠底層架構改進才能做到的事情。但從它的實際遊戲測試中的溫度來看,目前的 3nm 制程可能還不足以 " 彌補 " 性能大幅提升後所帶來的功耗上漲,也就是說新主控更強也更熱已然成爲事實。
當然,從日常使用的角度來講,由于新主控這次的 CPU 方面其實是拉升了不少頻率,所以如果是單純的日常使用,在主頻不高的情況下,A17 Pro 是有可能反而落在更節能的頻率範圍上,其最終的溫度、功耗體驗并不見得輸給上代。
但如果就是想用 iPhone 去打遊戲、特别是想要在未來體驗此次發布會上預告的那些高畫質 " 主機級 iOS 獨占遊戲 ",那麽額外購買一個好的散熱器,可能會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