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内車牌顔值的讨論由來已久,從藍牌時代一直到現在的綠牌時代。近日,這個話題被雷軍的 2025 兩會提案重新點燃。
新能源綠牌顔值拖後腿?
雷軍:該換顔色了!

雷軍提議,随着年輕消費者數量增多,用戶對汽車外觀與個性化功能擁有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例如,新能源汽車的綠色号牌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汽車産品的設計效果,現有汽車号牌不具備智能化能力,難以滿足日常出行、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發展需求。優化号牌顔色設計、拓展号牌智能化功能對于推進汽車消費、增加經濟活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車圈也有不少大 V 吐槽過新能源牌照的設計,先給大家上幾張對比圖感受一下顔值的差異。



客觀來說,綠色的車牌确實有點影響顔值,個人認爲,車牌不應該喧賓奪主,應該做到沒有存在感,綠牌挂在車上,有點過于醒目,很難不被人注意。而白色或淺色車牌沒有這個問題,就像家裏的那些白色家電一樣,可以融合各種裝修風格,不會顯得很突兀。



當然了,我們的藍色車牌也有一樣的問題,藍牌的高飽和度和明度與大多數顔色的車身形成強烈對比,确實有讓車的顔值砍半的效果。


關于現在的漸變綠車牌,網絡上還有一個都市傳說,說某車企當年參與了新能源牌照的設計,并獲得了相關專利,而且當年有三種方案,但最後選擇了一個最綠的……

圍繞車牌設計的争議一直都有,但被當作兩會提案去讨論,應該是第一次,有雷軍的牽頭,相信有關部門會重視這個問題,如果後續真的能有所改變,那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先展開試點探索,逐步推廣至全國。

除了顔值的問題,雷軍還提到車牌智能化,這确實是一個需要升級的方面,現在萬物皆可互聯,車牌應該也包含其中。那麽車牌可以做哪些智能化的應用呢?比如嵌入芯片,實現車輛身份識别、違章實時提醒等功能,增加二維碼信息查詢功能,方便交通管理和應急事項處理。包括收費站收費、被盜車輛追蹤等需求都可以通過智能化車牌來達到更高效的目的。
寫在最後
車牌設計的改革,不僅是顔值的提升,更是智能化交通管理的升級。雷軍的提案,或許車牌改革的起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對一交流,加小志微信(xinqiche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