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汽車公司和日産汽車公司當地時間 23 日在東京共同宣布,雙方已就合并事宜簽署諒解備忘錄,将正式開啓合并談判。二者将以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均作爲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進行合并。
據悉,本田和日産當天基本達成協議,将就經營整合展開磋商。雙方計劃成立新的控股公司,将本田和日産作爲子公司納入旗下。本田将主導新體制,包括擁有過半的董事會席位。
雙方計劃于 2025 年 6 月達成最終協議,控股公司的董事會超過半數成員将由本田提名,包括首席執行官。控股公司将由本田持股過半,計劃于 2026 年 8 月上市,本田和日産将随之退市。
該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調侃,新公司應該叫 " 本日 " 還是 " 田産 "?
力争明年 6 月達成最終協議
合并後将成爲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
據央視财經,日本共同社報道,本田和日産汽車公司今天(23 日)宣布正式啓動經營合并磋商。與日産組成企業聯盟的三菱汽車将稍晚一步、于明年年初判斷是否加入。
據悉,目前,本田爲日本第二大車企、日産爲日本第三大車企,兩家公司考慮成立一家控股企業,把本田和日産置于旗下,繼而成爲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如果日産合作夥伴三菱汽車也加入,按照去年的銷量計算,這個新集團的年銷量将達 800 萬輛,僅次于 1123 萬輛的豐田集團和 923 萬輛的大衆集團。

據報道,今天上午(23 日)本田、日産負責人已經向日本政府彙報,啓動經營合并磋商,并于下午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此事。據透露,本田和日産汽車公司力争明年 6 月達成最終協議。
有日本媒體此前報道,本田和日産将探讨在彼此工廠共同生産汽車的方式,探讨由本田向在美國缺乏暢銷車型的日産供應混合動力車的方案。此外,由于本田在歐洲僅有發動機和摩托車工廠,預計将使用日産在英國的汽車工廠等。

本田和日産今年 3 月達成意向,開展電動汽車生産和車載軟件技術戰略合作可行性研究。與日産組成企業聯盟的三菱汽車 8 月加入相關磋商。由于車載軟件研發耗資巨大,日本車企希望通過合并等方式保持經營規模,同時加快研發速度。
日産上半年淨利暴跌 90%
本田中國市場銷量持續下滑
本田和日産意欲合并的背後是全球汽車市場競争加劇,成本不斷升高,以及電動化轉型帶來的挑戰,車企盈利能力受到考驗。日本經濟新聞稱,在世界汽車産業中,美國特斯拉和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正在挑戰傳統的大企業,在技術和參與者兩方面,正在進行曆史性的結構轉型。
業績數據顯示,2024 财年上半年度(即 2024 年 4 月至 2024 年 9 月),日産汽車銷售額爲 5.98 萬億日元,同比下降 1.3%;營業利潤爲 329.1 億日元,同比下滑 90.2%;淨利潤減少 93.5%,至 192.2 億日元。鑒于上述情況,日産汽車下調了對 2024 财年的預期。其中,銷售收入從 14 萬億日元下調至 12.7 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從 5000 億日元下調至 1500 億日元;全球銷售目标也從 365 萬輛下調至 340 萬輛。
日産汽車業績表現的下滑,與其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不佳或有直接關系。據日本媒體報道,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但日産汽車在美國市場沒有投入這類車型。而在中國市場,面對來自電動汽車的激烈競争,日産汽車缺乏相應對策,銷售量同樣出現了下滑。官方數據顯示,2024 年 1~11 月,日産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闆塊在内的累計銷量爲 62.17 萬輛,同比下滑 10.53%;其中,2024 年 11 月,日産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闆塊在内的銷量爲 6.35 萬輛,同比下滑 15.14%。
值得一提的是," 收購傳聞 " 的另一主角本田汽車,也面臨着經營困境。目前,本田的汽車制造業務營業利潤率僅爲 3.6%,遠低于其摩托車部門的 18%,有分析師估計,到 2026 年 3 月底,其汽車部門的營業利潤率可能隻會提高約 1 個百分點。數據顯示,11 月份,本田在中國車市的單月終端銷量爲 7.68 萬輛,相比去年同期,銷量下滑了 28.01%,降幅接近三成。本田在中國車市的單月終端銷量已經連續 10 個月呈現出同比下滑趨勢。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财經、每經網、公開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