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今,生物醫藥融資正處于寒冬期,國内創新藥械投資正處于艱難的估值重構中,市場逐漸在清理市值泡沫和投資者的不合理預期。"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李佳在近日舉辦的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公開表示。不過,在創新藥融資進入寒冬之際,仍有一批優質藥企逆勢獲得融資。
10 月 13 日,藍鲸财經記者從上藥雲健康方面獲悉,上藥雲健康剛剛完成 5 億元 C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綜改基金、工銀投資聯合領投,上海生物醫藥基金持續加持。對于此次融資,上藥雲健康 CEO、總裁劉斌表示:" 中國創新藥産業正在進一步聚焦商業化生态落地,清晰可及的商業模式、規模化的應用場景已成爲中國創新藥可持續發展的最關鍵推動力。在本輪融資完成後,伴随新老股東的持續賦能,上藥雲健康将在創新藥全生命周期各環節持續内外部資源整合及并購,進一步放大産業鏈集群效應。同時,公司将持續推動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和技術創新,夯實‘益藥’生态集群影響力,全面提升創新藥可及性,積極推動中國醫藥産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上藥雲健康在深度混改的資本化道路上持續邁進,并将進一步夯實創新藥商業化全周期服務領域的領先優勢。
以創新爲驅動的生物醫藥産業高度依賴資金支持。在經曆了 2021 年前後的投融資熱潮之後,近兩年,國内生物醫藥投融資整體遇冷。當然,這并不代表醫藥行業沒有投資價值,相反,醫藥行業仍然是目前最有投資價值的領域。李佳強調:" 生物醫藥産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藥械創新标準與國際高度接軌,創新研發積極活躍,創新成果顯著。" 隻是目前國内醫藥創新投資正在從 " 盲目期 " 步入 " 理性期 "。" 一級市場上的投資機構對于創新藥項目的投資趨于謹慎,創新藥項目的估值也重新被審視。" 業内人士指出。
Wind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醫藥生物行業在二級市場的估值波動明顯,目前行業整體估值已回歸到 2020 年初水平。同時,一級市場投融資謹慎,今年上半年融資總額同比下滑,單筆融資額降低。
當然,熱門領域的優質标的依舊會獲得資本青睐。當前,數字化經營轉型已成爲企業共識,同時,随着人們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健康消費觀念的升級,中國大健康行業迎來新一輪數智化增長機遇。而醫藥零售行業也正在從傳統零售藥房模式,向以用戶爲中心,圍繞多元健康需求場景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向上下遊産業鏈持續布局、發展創新業務,帶動企業實現新增長,在這一領域湧現了一批優質投資标的。
上藥雲健康瞄準了圍繞創新藥在廣闊院外渠道的發展機遇并通過建立 " 互聯網 +" 新經濟的創新業務與商業模式而步入發展快車道。《中國創新藥藍皮書》數據顯示,2022 年 DTP 市場銷售規模達 629 億,占整體藥品零售終端的 14.6%,2022 年 DTP 市場同比保持了雙位數的快速增長。另據《藍皮書》,DTP 藥房不僅能夠爲創新藥提供更加便捷和個性化的配送和咨詢服務,同時也能收集更多有效數據支持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現已逐步成爲創新藥上市後的主要銷售渠道。
作爲上海醫藥孵化 " 互聯網 +" 醫藥商業科技平台,主要提供以專業藥房網絡—— " 益藥 · 藥房 " 爲基礎的創新藥全生命周期服務、以電子處方 + 雲藥房爲基礎的普慢藥 " 互聯網 +" 服務,開創醫藥分業中國模式。圍繞創新藥從研發 - 上市 - 上市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該公司建立了 " 一體兩翼 " 戰略發展布局,以國内最大的一體化新特藥 DTP 專業藥房(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價值的專業服務的藥房)體系爲基礎,向藥企服務 ( 2B ) 和患者服務 (2C)進行進一步延伸和拓展,上藥雲健康正在向國内最大創新藥商業化院外服務平台邁進。
目前上藥雲健康已布局了完整的一體化創新藥供應鏈體系,合作創新藥企數量超 300 家,服務患者數量超過 600 萬,并實現了超 80% 的創新藥首單落地,上藥雲健康成爲具備廣泛創新藥企認可度和品種資源齊全的創新藥專業服務平台。今年 8 月,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發布 "2022 藥品流通零售企業百強榜 ",上藥雲健康在專業藥房領域排名第一,在早先《中國藥店》雜志公布的 " 全國專業藥房單店百強榜 " 中," 益藥 · 藥房 " 上海、杭州、廣州三家旗艦體前五攬三。
上海生物醫藥基金總裁劉大偉表示:" 經過 7 年多的持續深耕,上藥雲健康在創新藥全周期服務領域做到了領先位置。雲健康提供的一系列患者增值服務,進一步提高了患者使用處方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雲健康還借力‘互聯網 + ’助力醫療改革和社區健康服務的創新模式,幫助政府機構落地醫藥分家政策。作爲 B 輪領投方及持續加碼的老股東,我們非常看好雲健康未來的發展前景,期待公司利用創新的醫藥行業運作模式和服務方式,爲行業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爲病患、藥企和醫院等多方帶來更多的受益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