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 日,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主闆遞交上市申請,中金、海通國際及野村國際爲聯席保薦人。此前,嘀嗒出行曾于 2020 年 10 月 8 日、2021 年 4 月兩度向港交所遞交 IPO 申請,但未獲得通過。
根據招股書顯示,嘀嗒出行主要通過向平台提供順風車搭乘的私家車車主收取服務費産生收益,其次是向出租車司機收取服務費,同時也從廣告及其他服務産生收益。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前 9 個月(以下簡稱 " 報告期内 "),嘀嗒出行調整後淨利潤分别爲 3.433 億元、2.380 億元和 0.654 億元。這意味着,雖然近 3 年持續受疫情影響,但自 2019 年首次盈利後,嘀嗒出行将實現連續四年盈利。
毛利率超過 80%,順風車營收占比近 9 成
從營收貢獻來看,嘀嗒出行的業務構成相對簡單,主要分爲三大塊:順風車、出租車以及廣告收益。
其中,疫情之下的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前 9 個月,嘀嗒出行順風車交易總額(GTV)分别約爲 81 億元、78 億元和 46 億元,營業收入分别爲 6.72 億元、6.95 億元和 3.90 億元。同一報告期内,嘀嗒出行出租車的營收分别爲 3517.3 萬元、3262.9 萬元和 1554.5 萬元;廣告收入分爲 4692.6 萬元、5282.3 萬元和 2279.3 萬元。
這意味着,目前嘀嗒出行的營收結構中,順風車營收占到了總營收的絕大多數。報告期内,嘀嗒出行順風車營收占總營收比例分别爲 89.1%、89.0% 和 91.1%。
作爲出行信息的整合服務商,嘀嗒出行的商業模型始終是輕資産的業務模式,不依賴大量資本投資或流量購買,不擁有或租賃車隊車輛,不承擔任何汽車擁有成本,也不需要向私家車主和出租車司機提供大量補貼。這種輕資産商業模式,使嘀嗒以最小的增量成本來快速擴大業務規模,實現高于行業水平的毛利率。
招股書顯示,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前 9 個月,嘀嗒出行的總體毛利分别爲 6.24 億元、6.31 億元和 3.20 億元,年毛利率則分别爲 82.7%、80.9% 和 74.6%。
研發投入上,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前 9 個月,嘀嗒出行研發費用持續增加,分别爲 4734.6 萬元,6007.1 萬元和 6151.4 萬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别爲 6.3%、7.7% 和 14.4%。
業務合規性仍受挑戰
雖然毛利和營收表現都算不錯,但嘀嗒出行的業務合規問題始終是 IPO 進程中的最大不确定性。
2016 年 7 月 26 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知道意見》,認同順風車式參與者互惠互利、并将之與網約車區分。因此,規管網約車的法律法規并适于順風車服務。
例如,2022 年 11 月 30 日修訂的《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服務平台及該等平台上的司機需要取得若幹執照及許可證,明确将順風車排除于規定的發牌制度外。網絡預
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嘀嗒出行也稱, 公司面臨順風車市場法規有關的不确定性因素,不遵守法規、發牌制度發生變動可能對其業務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招股書顯示,其順風車平台累計接獲 57 宗行政罰款,其中 36 宗後續已于截至本文件日期撤銷。餘下 21 宗行政罰款由 5000 元至 3 萬元不等,合共約爲 55 萬元。
基于目前的行業現狀,嘀嗒出行也試圖通過制定團體标準,來推進順風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2021 年 12 月,嘀嗒出行參與聯合編制的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範》正式發布,以期爲行業打造科學嚴謹的碳減排算法标準。2022 年 6 月,嘀嗒出行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順風車碳普惠落地。
上市申請資料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嘀嗒順風車在全國 366 個城市開通服務,認證順風車車主達 1240 萬名。同時,嘀嗒出租車業務全國開通 86 個城市,并與西安、成都、廣州、十堰、濟南、齊齊哈爾、南甯、滄州、荊州、貴陽及鄭州等 53 個城市推進 " 三化 "(數字智能化、網約化、線上線下一體化)戰略合作。
根據 F&S 報告,中國四輪出行市場由出租車揚招、出租車網約、網約車及順風車組成,2021 年的訂單總數分别約爲 144 億、18 億、102 億和 3 億。其中,順風車市場将成爲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爲 28.0%。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饒翔宇,編輯 | 鍾毅)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