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知趣同學,作者:劉知趣,題圖來自:AI 生成
公元 1380 年,沒有人比大明朝的兩位丞相更焦慮,因爲他們快下崗了。
其中一位是開國功臣李善長,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後被封爲宣國公。洪武三年,又再次因功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位極人臣。
這要是擱到現在,論誰碰上都會問一句:" 這官,要當到多大才算大啊?"
而另一位丞相胡惟庸,正是經他舉薦,從通判、知縣地方官,一路升至正國級。除此之外,胡惟庸的侄女還嫁給了李善長的侄子李佑,倆人之間有着撇不清的關系。
出任中書省左丞相後的胡惟庸驕橫跋扈,很多事務不向 CEO 朱元璋彙報就擅自做主,這讓草根出身的明太祖很是不爽。就以謀反罪誅了他的九族,并下了一道聖旨,裁撤中書省,廢除持續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後世子孫永不得複立。
大明朝的丞相們就此失業,明太祖即将直面五府六部百官,從此再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所謂權力無常,管你是開國功臣還是權至丞相,這些 title 有沒有以及封給誰,都不過是 CEO 老朱一句話的事。
世人對于力量,往往缺乏真正的了解。分不清什麽是虛名,什麽又是實利。自然就更分不清丞相的頭銜和構成丞相的力量。
所以很多人一輩子費盡心思去謀求一個職務,以爲隻要有這個名頭就可以高枕無憂。孰不知,真正有價值的從來都不是那個 " 名頭 ",而是其背後的力量。
一、權力背後真正的力量
1980 年,法國哲學家及曆史學家福柯在一次采訪中,這樣解釋權力:
如果我完全沒有強迫你,并使你處于完全自由的狀态,你卻依然選擇了我爲你預設的道路,那就是我開始運用權力之時。
倘若把這句話套用在職場上,通俗點的解釋就是領導可以幹掉我、想幹掉我,但卻不得不留着我。
而這種權力的有效組成力量大緻可以分爲三類:一是武力震懾,正如德國 " 鐵血宰相 " 奧托 · 馮 · 俾斯麥的那句名言:" 真理隻在大炮射程範圍以内 "。
清朝中期,曾國藩曾孤身入京,功高而不震主,60 多歲得以善終,這背後難不成是慈禧太後心慈手軟?恐怕不是,而是因爲他背後有一整個湘軍。
隻要湘軍還沒解散,誰也不敢動曾國藩半根毫毛。他背後的力量,就是他身後的勢力。
二是資源壟斷。我認識一個在大廠做 to B 銷售的老哥,據我所知這老哥經曆過好幾輪派系鬥争但仍毫發無傷。我就很好奇,怎麽不管上面怎麽鬥都影響不到他,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公司這條線上有 50% 以上的客戶都是他的,其中一個 KA 大客戶還是他家屬所在的公司。
所以無論派系鬥争如何變化,隻要這片業務的土壤還在,人家的日子就能過得不錯,這就是樹大根深。
三是意識形态約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很難擺脫社會評價。這個時候,别人的眼光、輿論就可以起到道德約束你的作用。例如 "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 三綱五常 " 等等,都是意識形态層面上的權力約束。
從今天的職場上來看,你的一切力量,根本來源是你手上的資源能否持續爲公司創造價值。
這裏的資源不僅是指外部資源,還有本身的技能,裁了你這攤業務就得停擺。這才是你能穩住自己在公司生态位的原因,而不是因爲你有一個總監的 title,虛名是一文不值的。
二、打工之路并不安全
客觀地說,我們多數人并沒有掌握壟斷性資源的能力,所以才有了 " 職場 35 歲 " 的泾渭分明。但實際上,這也不是什麽很新興的特色。
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外資進入中國,像麥肯錫、百事、普華永道、以及德勤等外企執行的都是 "Up or Out"(不晉升就離職)的人才管理策略。
所以除了少數的幾個高管,外企幾乎很少能看到 35 歲以上的員工。這一點跟國内的互聯網大廠倒沒什麽差别。
一直以來,我也認爲打工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事實上我也足夠幸運,一畢業就趕上了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期,觸碰到了一份可能是原生家庭階層所能摸到的天花闆工作,工作光鮮,薪酬體面。
但 30 歲後,當我陸陸續續看到同齡人在工作中戰戰兢兢,亦或是很難回到職場,我就意識到打工這條路并不安全,應該未雨綢缪,在工作中不斷地爲自己的第二職業積累資源。
前不久,有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在讀者群裏請教職場生存法則,一個大佬做了回複,我覺得非常地受用:
1、除了搞科研,大部分崗位都沒什麽技術含量,所以 " 抄襲→熟練 " 是最快的成長方式。
2、基層 = 重複性工作,中層=彙總性工作 + 擔責,高層=擔責,所以領導并不一定比下面的人會幹活,純靠能幹熬出來的領導确實沒幾個。
3、多在有普适性的工作技能上下功夫,比如溝通技巧 / 外語 / 人脈維護 / 經濟法律常識 / 人性把握,減少重複性工作對你精力的占用,比如日報周報 /ppt Excel/ 領導發言稿 / 日常瑣事,能交給 AI 搞定的就盡量甩出去。
4、工作不像愛情,多備胎是正常的,也是科學的,一主多備的斜杠青年,才能更好地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抗風險。
你想全身而退,就得提前規劃退路。隻是很多時候,大家根本不相信自己當不了一輩子的白領,也不相信自己會中年投身其他行業。
三、一生至少改一次行
産業結構在不斷變化,生産力時刻都在變遷,這些不以個人的意志而改變。
美國《财富》雜志曾有數據顯示,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 40 年。而麥肯錫的相關研究表明,在上世紀 50 年代末,标準普爾 500 指數企業的平均壽命爲 61 年,等到了 2016 年,這個數值已經下降到了 18 年。
與歐美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用 40 多年的時間迅速走完了西方國家 400 多年的曆程,産業結構變化迅猛、市場競争更爲激烈等客觀因素的存在,也導緻了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隻會更短。
與此同時,AI 正在引領新一輪的生産力革命。前兩天,我在朋友圈刷到雲深處科技的全地形越野機器人 " 山貓 ",已經能夠在複雜的山地地形中行進,可以預見的是,AI 很快就會在各個領域大量替代人類勞動力。
我想要不了幾年,人們的職業發展觀就會發生集體性逆轉,就業市場和企業的組織形式也會随之改變,很多中型公司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輕量的個體品牌經濟。
當企業的生存遭遇危機,或者整個行業沒了,年輕人的失業率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低,大家的簡曆就會集體出現空窗期,用人單位也就沒什麽好奇怪和吹毛求疵的了。
這樣一來,大家慢慢地就會發現,職業的連貫性似乎沒那麽重要。
在琳達 · 格拉頓和安德魯 · 斯科特寫的《百歲人生》這本書裏,就提到了這樣一個社會現象:在一個長壽的時代裏,人生就不再是三段式的:上學、工作、退休。
而是會出現多段式的人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在工作幾年之後,重新回到學校修一個新的學位,然後再繼續工作。也可能是辭職休假一段時間,去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遷移到一個新的領域。最終的人生可能是五六段、甚至七八段不同經曆的一個組合。
所以年輕人不要對自己的工作焦慮、對行業焦慮,在未來這一切都會漸漸脫敏,因爲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對不确定性的适應度和包容度都會提高。但你一定要提前做好轉行的心理準備。
前兩天跟一個 35+ 從大廠離職創業的朋友聊天,我問他是不是創業了就很難回去上班了,因爲習慣了自由。他回答我說,自由隻是很小的一部分(主要以前上班也不用打卡),更多的是一種掌控感,我知道這一切都是我的。
35 歲之前,在職場少追求虛名,多積攢實利。隻有這樣,才會有穩穩的中年。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知趣同學,作者:劉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