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已經不再是許多人的職業理想應許之地。
但對于很多人來講,離開是比留下更大的挑戰。離開并不難,難的是離開以後職業與生活将面臨的新命題。
去哪裏?是否重新選擇職業?是否适應新的職場環境?是否要面對更低性價比的薪水酬勞?答案均充滿了未知。
小楓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辭職回到了老家省城。
離開北京前,他已經憑借演唱會周邊的手工作品在小紅書上積累了 5 萬粉絲。
說起來他的作品很簡單,隻是将歌詞用手寫體的方式書寫在紙扇上。但因爲強烈的個人字體設計風格和對經典歌詞的超高敏感度,他的生意規模已經從剛開始的個體戶逐漸做到 3 人左右的工作室規模。
扇子是他從工廠批量采買的,5 元一把,經過他手寫制作後的歌詞扇,一把能賣到 20-30 元。
剛開始訂單都是零零散散的個人訂單,購買者也大都是自己帶去演唱會爲偶像應援,小楓自己也會帶去線下演唱會出售。
這兩年随着演唱會經濟的爆發,很多人開始在演唱會練攤。統一工業生産的周邊文創産品同質化高,競争激烈。小紅書上各色的個人創作者就成了這些年輕攤主熱衷的進貨渠道。
手寫周邊是個純體力服務,按照他個人的效率,如果不放棄本職工作業餘時間最多一天隻能産出 100 把扇子,而這樣的工作量基本是占據了他所有的吃飯時間和 3 個小時的睡覺時間。不具有持續性。
于是在今年年初副業收入已經隐約能和自己主業的薪水逐漸持平時,他選擇了辭職。
回到家鄉,他不用負擔高額的房租,同時還聘請了 2 名同城的粉絲做學員,整個人一下輕松了很多。
跟着這股風潮,小楓的生意也水漲船高。現在小楓已經完全不用去追演唱會。大部分時間都在服務批量購買訂單,一次一般在 100-1000 把。他現在的訂單需要提前兩個月預約。
雖然現在有時他也會面對工業印刷盜版的銷售壓力,苦苦求索新的産品創意;偶爾也會擔心這一波兒演唱會經濟熱過後職業的何去何從。
但大多時候他都對自己回鄉與自主創業預期積極。
他說這份獨立工作的經曆,讓他熟悉了流量的玩法、也熟悉了産品從選材到制作到銷售的全套流程,這是他做設計師時不曾有過的寶貴經驗。
不管經濟周期如何,商業機會永遠是輪動的。他相信掌握了底層方法論,即使将來他會遭遇困境也都是暫時的。
小卡是去年本科畢業的。當時比起臨近畢業,工作 offer 還沒有任何着落的其他室友,小卡是幸運的。
因爲自己在校期間豐富的實習經曆,畢業後他就成功在實習單位轉正做起了電商運營。
不過好景不長,進入職場他發現沒有了宿舍與食堂,光是租房等日常生活開銷就已經占據了他薪水收入的 60%。
如果想每周末和同事朋友社交娛樂,那一個月薪水基本所剩無幾。
去年國慶他因爲收入有限,就沒有和其他朋友一起約着出去玩,而是選擇了回家,不過也是這次回家啓發了他新的職業思路。
小卡的父親是農民,農閑時會做一些竹筐、竹籮等出去售賣,價格很低。但這件事被當地的電商助農項目發掘了。
電商助農項目是當地組織的借由直播和短視頻形式,幫助當地土特土産進行網絡售賣的培訓與扶持項目。
國慶期間這個項目正好有授課,小卡就代替父親參與出席了。見識過電商銷售力量的小卡出于 " 反正就是父親在幹活的時候,支一副拍攝支架 " 的想法,很快便幫父親張羅起了直播業務。
剛開始直播,觀衆确實寥寥無幾。即使有人圍觀也是被小卡父親編竹編時靜谧自然環境和父親凝神做事時治愈的專注力吸引。至于問詢竹編買賣的幾乎沒有。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下單,備注了尺寸說明是要做貓窩用。小卡靈光乍現:天然竹材、純手工編制,再加上父親這些年來積澱的手藝,一切寵物空間用品制作都不在話下。
就這樣小卡幫父親在某音上的品類從百貨調整成了寵物,客單價也從 5 元以内做到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客單價的大幅提升,讓小卡信心百倍并毅然決定從北京返回故鄉。當然這中間受到了父親的百般反對。不過日漸翻番銷量說服了父親。
到今年上半年,小卡父親的賬号最高已經能做 50 萬 / 月的 GMV。小卡也将家裏其他有竹編手藝的親戚聘請過來,一起竹編創業。
這次的經曆也讓他認識了很多當地做土特土産電商銷售的年輕人,從食品到器具、織物再到工廠直銷。
他說他雖然不鼓勵大家盲目信奉電商,當電商确實能帶給打工人一個新的職業可能。穩定的工作、舒适的工作環境是一種選擇,全局的視野、靈活的工作也是一種選擇。
利嘉被畢業前是北京一家廣告公司的項目負責人,經濟環境最好的那幾年連帶年底股權分紅,總包能有接近百萬收入。
不過随着這幾年各家客戶營銷費用的縮減,唇亡齒寒的利嘉公司也還是走到了裁員這一步。
利嘉就在其中。
也許是這些年過度工作确實令人疲憊不堪,也許是一定的積蓄讓人不那麽心裏沒底,也許是這些年社會對松弛感的鼓吹。利嘉離開北京時,并沒有曾經想象中那麽沮喪與傷感,更多的是放松與平靜。
一直好奇鶴崗型城市的她,用了半年的時間居住體驗了 6 個這樣的城市。結果就是,她對一線城市祛魅了,也對鶴崗城市們祛魅了。
" 牛馬隻有被圈養時才會向往草原。"
她說,大城市的人之所以想逃離,之所以向往阿勒泰,是在向往理想中簡單的社會關系與勞動所得關系。
但如果回歸日常生活,城市間其實大同小異,生存問題依然一以貫之,而絕對意義上的田園生活絕不适合習慣了城市便利的打工人。
最後她沒有選擇 " 鶴崗 ",也沒有選擇 " 阿勒泰 ",而是選擇回到親人身邊,又能兼顧城市便利的家鄉小鎮。但她沒有跟父母同住,她用 40 多萬的全款買下了離父母家開車 10 分鍾的房子。
她說她需要一個完全聽命于她的獨立空間,儲存自己的物品和精神休憩。
回到縣城後,她與之前的堂姑表親兄弟姐妹來往更頻繁了。這種交往讓她重新感覺到她與社會的鏈接。
現在小城市小縣城也很卷,她們之間的話題并沒斷層,同時兒時熟悉的生活環境又賦予了社交更多回憶的溫情。
小城市的基礎設施現在也很完善,雖然很多地方不如大城市精緻,但性價比也是大城市所不能比拟。
幾個月的休息後,利嘉開始張羅起了新工作。她重新聯系了之前合作關系還不錯的客戶,用更加低廉的報價方式尋求到一些遠程工作的機會。
雖然現在她的訂單還不太穩定,但她發現降本增效确實給靈活用工和勞動力向更底線城市疏解提供了很大可能。
隻要能接觸到具有公司成本控制權利的責任人,打包一部分服務給她的方式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大。
利嘉對此也暫時不做太多規劃和設想,她說," 先服務好目前這一批信任她的人,其他的往後再說,車到山前必有路。"
一線城市似乎在下沉,有人如小楓、小卡般主動離開,也有人如利嘉般被動的不得不選擇離開。
但離開似乎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人們開始重新給職業價值建模,也在幫職業擠去 " 價值泡沫 "。
職業是服務生活的工具,它可以是一些人的人生理想,也可以不被定義成所有人的生命價值。
人生和職業都不是單線程,也不是被誰定義的模版拼圖,給它們一些熱情的想象和寬容的試錯,也許人會從囿于局限選擇的焦慮中解放。
這些是我們從一些 " 回鄉 " 反饋聲音中取得了一些樣本,它不具備指導意義,但希望對你有選擇的啓發。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獵聘 "(ID:liepinwang),作者:衡馬,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