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所有人都盼望家人能夠平安回來。
也許曾經,絕大多數事故都是由于危險駕駛、違規駕駛導緻。
但從未敢想,因爲車輛質量問題,會讓駕駛員喪身車内。
1
法院副庭長葬身火海
2023 年 4 月 5 日,正值清明,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車輛自燃引發的慘案。
法院副庭長、一級法官楊清岚,在清明早上,從岑溪市駕車前往大隆掃墓拜祖,于早上 8 點出發,在上午 10 點向妻子發送了一組掃墓視頻。
上午 11 點掃墓結束以後,楊清岚 11 點 19 分駕車準備返程,并于返程之前,與妻子撥通視頻電話。
而在結束與妻子的視頻電話以後,楊清岚駕駛自己的某迪漢車型,準備回岑溪市區,但沒想到,這一去,就成了最後一程。
下午 14 時 45 分,楊清岚家屬接到交警電話,通知家屬發生了嚴重交通事故,是否有親屬可以前往現場。
下午 15 時,120 急救中心宣布楊清岚死亡,而讓家屬無法接受的是,楊清岚的交通事故,源于他駕駛的某迪漢發生了起火,最關鍵的是,這輛汽車,被自身燃起的大火,燒到隻剩下金屬框架。
也就意味着,除了金屬框架,所有的結構,都化爲灰燼,而作爲駕駛者的楊清岚,也在車輛事故中,葬身火海。
很難想象,作爲駕駛者的楊清岚,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遭受了怎樣的折磨,隻身火中,無法逃脫。
而在路上,楊清岚究竟發生了什麽,導緻車輛起火葬送生命?
根據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在清明節 11 時 51 分,楊清岚駕駛的某迪漢撞到了高速出口的指示牌左側鐵杆,随後車頭處便開始不斷冒煙。根據網絡視頻可見,在車輛僅處于冒煙階段時,有附近的熱心人想要前去救援,但源于隐藏式門把手無法打開車門,并且石頭也沒有成功砸開車窗,而後在車尾處也沒能找到救援方式,伴随火勢增大,以及附近人的勸告後,隻能宣判救援失敗。
在該熱心人離開後,楊清岚在某迪漢内徹底被大火吞滅,最後葬身火海。
2
某迪的連環起火回顧
2022 年某迪品牌正式宣布停産燃油車以後,正是因爲看到了新能源市場的崛起,所以開始完全轉型。
新能源市場毋庸置疑,前景、發展是絕對的未來趨勢,但一定是建立在産品的可靠性上。
2022 年,某迪車型出現過諸多的自燃、起火事件,我們汽場的所有小編都做過有關内容,沒想到那隻是自燃、起火的起點,時至今日,某迪的車輛也沒有找到自燃起火該如何解決,也就意味着,某迪的自燃之路,未完待續,沒有終點……
根據網絡數據統計,2022 年上半年,某迪在網絡上曝光的自燃事件,就有近 20 起,這也僅是網絡曝光數據,筆者認爲,一定還有很多自燃事件未經過網絡發酵,所以某迪的自燃發生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比例。
這裏肯定會有某迪水軍表示:去年某迪賣了 180 多萬輛,一年僅有幾十起的偶發事件,這也用不着小題大做吧?
面對這些水軍的質疑,筆者願意用華爲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先生的原話回複:很多車企幾乎天天都在燒,燒了之後馬上會有專門人員處理掉,導緻消息不會廣泛的傳播,但華爲不會,華爲有非常嚴格的質量标準,很多東西他們的出場質量,在華爲這裏根本不能通過。
所以也就意味着,某迪這種經常會有自燃情況的發生,一方面是質量标準低,另一方面就是産品質量不合格。
并且,車輛作爲駕駛員出行交通工具,本身的産品質量、出場标準更要嚴苛,不管駕駛員是誰,都是車企的用戶。
拿用戶的生命安全當兒戲,更是車企本身的不負責的态度,所以面對網絡水軍,筆者也希望他們不要昧着良心賺黑心錢。
筆者也找到了 2022 年上半年的自燃統計表,詳情如下:該數據出自《狸貓實驗室》
由此可見,某迪的車型以及一直引以爲傲的 " 某刀 " 電池,從出場标準、産品質量方面,的确存在諸多疑點。
但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作爲事故起火的某迪車企,還處于 " 冷暴力 " 的态度,根本沒有在公衆場合公開對楊清岚事故發聲,讓人不得不思考某迪的 " 作風 "。
在楊清岚葬禮舉行的同時,某迪正在上海車展發布和推廣全新車型某望 U8,并且預售價格高達 109.8 萬元,最諷刺的是,某迪一直堅持技術創新,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的某刀電池是極緻安全,但最後因爲技術的安全,葬送了車主。
3
「極緻安全」真的安全嗎?
我們把時間推回 2020 年 3 月 29 日,某迪品牌正式發布旗下某刀電池,并且在某刀電池發布會上,義正言辭的說道:" 搭載某刀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将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抹掉 "。
筆者在此真的想說,某迪和某刀,真的是借助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在新能源市場一片 " 混亂 " 的環境中,成功依靠所謂的 " 針刺實驗 ",以及無窮無盡的噱頭推廣,讓這個原本處于國内市場中部甚至中下遊的品牌,一躍成爲了 2022 年國内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
真的是時勢造英雄,但是想當英雄,最起碼要有英雄的 " 本事和本色 "。
某刀電池,自登場以後,無數的用 " 針刺實驗 " 來強調自己的安全性,但是作爲車輛事故的發生時,幾乎沒有任何事故會那麽 " 巧合 " 的隻是刺穿電池組電芯,基本上都是碰撞、擠壓等形式,所以針刺實驗對于電芯本身的安全性來說,意義非常渺小。
某刀電池是采用磷酸鐵锂的大單體封裝形式,同甯德時代的方形電芯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甯德時代在 2021 年,推出過 NCM811 電芯,也就是鎳钴錳按照 8:1:1 的配比方式,這樣的作法非常冒險,因爲高鎳的配比,電池的活躍、敏感度更高,所以安全方面需要更嚴苛的标準和質量。
因爲 NCM811 電芯需要更嚴苛的條件确保安全,所以在電芯機械設計,采用機械頂蓋防擠壓、防爆閥以及鋁制外殼抗壓等設計,來保證耽擱電芯的安全和熱失控問題。
在模組設計方面,甯德時代采用多個溫度電壓傳感器來監控溫度,并且在安全設計方面,甯德時代也用了阻燃技術,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核心,讓單個電芯在即便發生熱失控以後,可以做到 5 分鍾不會引發外部起火。
說句最簡單的比喻,就是給電芯在内部就已經穿了一層 " 铠甲 ",這層铠甲的目的就是 " 囚禁 " 電芯的火氣,可以在電芯發生短路、熱失控以後,铠甲可以防止電芯出來繼續禍亂其他電芯,而這五分鍾,也是非常黃金寶貴的時間。
某刀電池,也是大單體,但磷酸鐵锂本身相較于三元锂電池,能量密度一直是無法跨越的鴻溝,尤其是在旗艦車型上使用,固然不能比其他搭載三元锂電池的車型續航更短,否則對于本身就 " 焦慮 " 的用戶,肯定不願意犧牲續航來選擇自己的産品,這也是某刀激進的開始。
某迪在某刀電池的 PACK 方案上,相對比較大膽,某刀電池的 PACK 爲側向排列布局,但冷卻系統僅能夠在最底部吸收熱量,與電芯的接觸面積極小;最重要的是,電芯與電芯之間的接觸面積很大,所以無論是導熱還是溫度傳播,都非常快。
雖然磷酸鐵锂燃點是 500 ℃,三元锂電芯是 200 ℃,相對磷酸鐵锂更安全,但在真的發生自燃、起火以後,如何保證其他電芯不受影響,才是電池封裝工藝非常重要的一環。
某刀電池因爲過分的追求讓磷酸鐵锂可以媲美三元锂電池組的密度,所以封裝工藝也過于激進,無論是單節電芯的防護,還是電芯的冷卻降溫系統,都沒有辦法做到最大化,所以在取舍中,獲得了更大的電池組密度,但犧牲了更重要的防護和安全問題。
除了封裝工藝,再來談一個電芯的本身倍率問題。
大單體電芯,因爲本身的電芯電池容量更高,所以在充放電時,需要每個電芯都處于更高的充放電倍率,相比特斯拉用的小單體圓柱電芯,一定是需要更嚴苛的熱保護措施,特别是在有高溫狀況下,及時的降溫措施上,大單體一定比小單體更難。
其次,根據數據顯示,某刀的單個電芯爲 0.44 度電,而特斯拉 21700 的單節電芯僅爲某刀的 1/30,所以即便是真的發生短路、起火,如果在确保不會傷到其它電芯的狀況下,火勢的兇猛程度,毋庸置疑某刀電池會更大。
所以既然大單體在遇到熱失控以後更難處理,更要做好每個電芯之間的熱隔絕問題,而這個隔絕問題,也是每次某迪車型起火以後,火勢很猛的主要原因,也縮短了救援的有效時間。
所以技術創新,不是取舍,而是要優化和兼容。
得到了更長的續航,舍棄了用戶的安全,這個賬,怎麽算對于消費者都是賠本的買賣。
所以 " 将自燃從新能源字典裏删除 ",不光是要針刺不起火,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做到車輛在發生任何事故時,都不會起火。
某迪,你有信心嗎?
寫在最後
雖然餘承東先生一直被稱之爲餘大嘴,但是對于産品質量問題的言論上,筆者非常支持,電池安全問題本身就是新能源産品最核心的關鍵,也是對消費者負責的重要态度體現。
筆者認爲,如果某迪的某刀電池無法做到真正不起火、不自燃,筆者認爲,想買新能源産品時,還是看看更安全的品牌吧。
畢竟生命無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