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7 日訊(編輯 陳侃迪)近期,各類期貨交易社群及微信号對于 CTA 策略的讨論越發熱烈,而内容多是抱怨産品回撤持續時間太久,回撤幅度過大等,也因此不少購買了産品的投資者表示在考慮是否要贖回。
根據一位業内人士的微信公号(MathInvestment)顯示,自 2022 年 3 月開始,CTA 私募指數(10 億規模以上)便進入震蕩走勢,7 月開始更是出現連續回撤,至 2023 年 3 月回撤仍未停止。
圖片來源:公衆号 也談 FOF 财聯社整理
百億期貨私募紛紛回撤,近一年收益超 7 成爲負
根據該信息财聯社還查詢了私募排排網的數據,根據篩選結果顯示,共有 72 個期貨類百億私募産品,近半年來隻有 16 個産品實現了正收益,也意味着占整體 77% 的産品近半年都是負收益,其中誇張些的産品近一年達到負 30% 的收益,和商品指數呈現負相關。
具體查看可發現,排名較後的友山基金發行的産品友山 CTA 複合 2 号近一年收益爲-29.82%,最大回撤爲-33.66,自成立以來總收益爲 -19.76%,最大回撤爲 -35.55%。(見下圖)
注:以上圖片數據來源:私募排排網 财聯社整理
同時友山基金旗下發行的其他多個 CTA 産品也均排名靠後,其中僅友山 CTA 複合自成立以來是正收益,其餘三款産品均爲虧損。
注:以上圖片數據來源:私募排排網 财聯社整理
回撤産品中也不乏一些老牌百億私募,數據顯示百億私募千象資産旗下的産品千象磐石 100 号自 2021 年成立來最大回撤控制在 17% 以内,但從去年 6 月份後回撤率便不斷刷出新高,最近數據顯示回撤已高達 34.59%。白鹭資管、上海寬德等旗下不少産品也出現回撤收益下降的情況。
注:以上圖片數據來源:私募排排網 财聯社整理
對于近期的現象,一位權益類私募負責人表示,從 2019 年開始,CTA 市場迎來了波瀾壯闊的行情,相關募集資金超過 2000 億,一方面是股票市場表現不好,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商品價格出現大幅單邊波動,這也導緻當時大多數的私募策略主力都是趨勢追蹤,但其實一家優秀的 CTA 私募基金應該同時擁有不同周期的策略,比如套利策略、基本面量化、高頻策略等等。産品策略單一是導緻回撤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
CTA 沒有時間的玫瑰,回撤再給二十年也未必拉回
對于産品出現回撤是否要贖回的問題,一位私募産品管理人向财聯社表示,CTA 産品主要是 2020 年超級大行情導緻收益太高,當時 10% 目标波動率、收益率超過 30% 的業績遍地都是,相關的投資者、管理人、渠道方都賺的盆滿缽滿,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投資者從股市或債券市場轉出來投入到 CTA 産品中,但沒想到正好遇上了行情開始不好的年份,而這些投資者預期都很高,結果被套在山頂。但從過去看,CTA 策略是經過曆史驗證的,更何況某些産品雖然近期回撤大,但從成立以來還是保持正收益的。隻要産品管理人做事是靠譜的,擁有豐富經驗的,那麽就不要輕易贖回。
而另一位産品投資者認爲,目前商品期貨市場長期處于低波動率區間,全品種整體來看,趨勢延續性差,雖然部分品種一段時間趨勢不錯,但絕大部分 CTA 私募,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品種篩選機制,所以無法做出應對。如果按當下的波動率再延續半年,那預計 CTA 會出現系統性的贖回風險。
該投資人建議隻要你不是最專業的投資者,身邊沒有頂級投資顧問把關,身邊沒有親戚朋友做這個,那就千萬不要去投 CTA。有的話趕緊贖回了,CTA 沒有時間的玫瑰,大回撤再給二十年也未必能拉回來。如果一定非要投那就投個 CTA(FOF)更靠譜。
CTA 策略如何破局?
面對當下的困境期貨類産品私募又該如何破局呢?一個專注量化投資的微信公衆号(MathInvestment)上寫到 , 以巴克萊 CTA 指數爲例,其 1979 至 2009 年的 30 年,是其黃金發展的 30 年,但 2009~2019 年的 10 年,其進入了 10 年的震蕩期,這兩年的放水 + 黑天鵝頻繁,才又有所起色。國内很多商業的發展,都是目的性太強,爲了賺錢,一股腦兒湧入,當下的 chatgpt 是這樣,前兩年的 CTA,指增都是這樣。競争的加強,讓老的思路賺錢難度急劇升高,賺錢效應急劇下降。
文中還進一步表示,有多少容量的賺錢策略,把它打滿就好了。就算是中長線這種容量相對高的策略,也必須要豐富策略的類型,而不是僅僅依靠中長線趨勢策略。而且未來如果推出更多費率低廉的簡單的趨勢追蹤産品(國外已經有了),那麽很多收 20% 提成的中長線趨勢 CTA 是沒有太大活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