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特别是輕薄本,其實可以稱爲一種天生「自帶矛盾屬性」的産品:
形态必須輕薄便攜
續航必須持久耐用
性能必須稱手夠用
很長一段時間裏,這是一個「不可能三角」,爲此必須有所妥協。
于是,我們看到的傳統輕薄本,大多都能優秀地控制重量和厚度,較好地延長電池續航,但性能往往要作出犧牲,導緻這類産品被貼上「美麗不抗揍」的标簽。
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事情,過去二十年裏,微軟已經帶領着 Windows 向這個不可能任務沖鋒了好幾次,但效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直到 2024 年,在 Gen AI 和芯片制程崛起的浪潮中,我們看到了一批搭載骁龍 X Elite 芯片的 AIPC 上市,榮耀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就是其中之一。
深度體驗骁龍芯片的筆記本電腦後,我隐隐覺得,這個「不可能三角」已開始發生變化。
不一樣的芯片,更好的體驗
好輕。
這就是我把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從箱中取出後的第一印象。
我之前使用的是一款 13 英寸的輕薄筆記本,但在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面前,重量完全相形見绌。
而打開電腦,我的雙眼完全被這塊 3120 x 2080 高像素屏幕吸引,顔色飽滿而通透,觀感用「心曠神怡」來形容最好不過。
但很快我又不禁擔心,這麽輕薄的機身,想必電池容量不會很大,能支撐這塊一眼就很「高能」的大屏幕嗎?
以及這顆在 PC 産品中有點陌生的骁龍芯片,真的可靠嗎?
實踐出真知,我把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當作工作的主力機器,發現這台機器給我的答案早已不是「能不能用」的問題,而是更高維度的「好不好用」。
日常,我每天都需要完成早報的寫作,過程會打開 20-30 個 Chrome 浏覽器标簽來找新聞,需要挂着飛書、企業微信等工作應用,還會用到美圖秀秀、剪映等工具進行媒體素材的編輯。
而在進行了 6 個小時的早報寫作之後,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還會剩餘大約 40% 的電量,幾乎一整天高強度工作都不需要插電源。
這種在 PC 輕薄本上少見的長續航,正是源于骁龍 X Elite 的低功耗。
如果說傳統 x86 電腦是傳統燃油轎車,那麽骁龍 X Elite 就是以全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的新能源車型,更注重功效和性能的平衡,在相應的層級,也能提供絕對領先的日常性能。
常規的 Windows 筆記本,在我平時開這麽多 Chrome 浏覽器标簽頁的情況下,風扇早就已經狂轉,而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也隻是溫熱。
也因良好的功耗控制,搭載骁龍 X Elite 的筆記本不需要和傳統筆記本一樣,隻有外接電源才能解鎖完整的性能釋放,而是随時随地都能滿血運行,這也源于 X Elite 采用了全新的技術架構,爲 PC 行業開創了新的可能性。
這也是爲什麽包括 Magic Book Art 14 骁龍版在内的骁龍 X Elite 筆記本都能做得更輕薄,依靠骁龍在移動端的積累,芯片的集成度更高,在保證持續性能輸出的同時,功效絕活兒一騎絕塵,更省電、更清涼自然不需要靠大電池堆續航,所以能省下不少機身空間。
如果說能效是骁龍平台的一貫優勢,那麽性能上的突破, 則是骁龍 X Elite 帶來的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驚喜。
我嘗試使用原生開發的 Davinci Resolve 剪輯一個 2 小時的 4K 視頻片段,剪輯、調色都非常流暢,時間軸預覽也是「指哪打哪」。
至于應用兼容性的問題,不少海内外的日常應用都推出了原生支持骁龍 X Elite 的版本,此外骁龍 X Elite 也能實現很高效的轉譯,使用起來和傳統 Windows 筆記本無異。
所以在使用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的過程中,我經常忘記自己在使用一款和以往有所不同的筆記本,隻是單純感覺到,這個筆記本真的「好用」。
但高通的目标不僅僅隻是給常規的筆記本打造一顆「好用」的芯片,而是想要開創計算設備的下一個時代。
爲 AI PC 鋪平道路
除了性能表現不俗的 CPU 和 GPU,骁龍 X Elite 還極具前瞻性地配備了一個領先行業的 NPU(神經網絡處理器),爲驅動人工智能做好準備。
強大的硬件性能打下了實現可能性的地基,廠商的開發能力和 windows 套件的搭配同樣重要,榮耀和微軟得以在其上建起高樓,爲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配備了一套實用的 AI 工具。
比起還需要單獨進入網站或者下載使用的第三方 AI 助手,YOYO 直接集成在了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的系統中,還以浮窗的形式直接常駐屏幕一側,方便快速喚起使用。
在日常寫稿的時候,我會經常參考生成式 AI 對一些産品、概念的理解,通常會更貼近消費者的視角,也比較深入淺出。
或者一些比較長的英文文章,用翻譯器看太麻煩,機翻也不通順,直接讓 YOYO 看完之後提供中文基本信息摘要效率更高。
除了 YOYO 智能助手,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還配備了一個智能工作台,其中的「魔法 AI 會議」功能,堪稱開會神器。
即使是多人發言的訪談類場景,魔法 AI 會議也能分辨出不同的發言人,并進行轉文字。
當然,在會議之後,也能對會議内容進行快速的文字摘要。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點是,這個摘要并非單純輸出總結,還會在每一個議題後,附上相關的原話進行參考。
魔法 AI 會議的能力不僅限于智能生成會議内容,還能直接在底層優化會議效果。
作爲一款爲移動辦公設計的筆記本,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已經考慮到了用戶在戶外遠程會議的可能性,基于骁龍 X Elite 的底層基礎,設備自帶 AI 雙向降噪功能,不僅會對用戶自己的語音進行 AI 智能處理,也會優化對方的語音。
而除了榮耀的 AI 套件,骁龍 X Elite 作爲微軟親自認證的 AI PC 芯片,Windows 11 也爲 MagicBook Art 14 骁龍版提供更多 AI 功能。
「影随人動」就是其中之一。即使開會或者視頻通話的過程中人動設備不動,也能實現自動追蹤,始終讓用戶處于取景框中心。
骁龍 X Elite 強大的 AI 性能,還能助力用戶在設備本地快速進行圖片智能處理,不僅能自動摳圖,也能用于消除畫面中的元素,速度和效果都有點超出預期。
2024 年,所有的廠商都在絞盡腦汁,如何讓 AI 和産品進行有機結合,AI PC 就是計算機行業正在探索的未來。
理想中的 AI PC,應該能調用在線和端側的 AI 能力:雲端的 AI 提供更豐富的生成式内容,而本地的 AI 更加重要,在設備端直接爲用戶提供智能化的體驗。
武裝了高速神經引擎的骁龍 X Elite,正是爲了驅動端側 AI 而生,也就是提前爲 AI PC 的願景鋪平了道路。
骁龍 PC 元年,也是 AIPC 元年
2017 年,高通将骁龍 835 芯片帶到了電腦上,聯合微軟和設備廠商,推出了多款骁龍芯筆記本,希望能成爲桌面計算領域的攪局者。但因爲尚屬 Windows on Snapdragon 品類的發展早期,生态、應用、用戶基礎等都處于初期,當時的骁龍本并沒有發揮其全部優勢,無法真正滿足更高要求的桌面計算性能。
随着高通在端側計算領域不斷發力,加之 AI 時代的到來,2023 年,高通正式推出了全新的骁龍 X Elite,采用完全自研的 Oryon CPU,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争力。來到我手上的這個骁龍 X Elite 芯片,一掃過去性能羸弱的陰霾,完全将 Arm 高效的能耗比優勢發揮出來,還能轉譯大部份未适配日常軟件。
可以說,曾經的骁龍本,我們或許會糾結它是否「足夠可靠」,擔心兼容或者性能問題,體驗不能算上佳,最後隻能把它放在「第二設備」的位置,主要用于外出等少數場合,而難堪主力機的大用。
而骁龍 X Elite 加持的設備,輕度、中度的使用場景完全如魚得水,能覆蓋大部份人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足夠成爲用戶的主力首選設備。
骁龍芯片對 AI 的強力支持,則打通了設備的上限,設備不僅能順利完成任務,更能又好又快做好工作。即使從未接觸過 AI 的用戶,也能很快上手骁龍本中的智能工具。
骁龍 X Elite 不是爲一種「颠覆性」AI 設備而生的處理器,它更像是在對的時間爲我們熟悉的設備形态進行一次全新賦能,就像 YOYO 對 AI PC 的定義:融合了先進人工智能的高性能個人電腦。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骁龍 X Elite 筆記本是否就是「AI PC」的标準答案,但憑借強大的性能基礎、易用的 AI 體驗,加之骁龍自家的跨端技術組合,這款設備爲行業展示了更多可能,并真正惠及更多人,在 AI 時代,讓 PC 煥發了新生。
在幾年後我們回過頭,會發現 2024 年可能就是骁龍 PC 的元年,也是 AIPC 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