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2/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79 天
2022 年底,一種新型離職方式讓 " 打工人 " 很是着迷,一度沖上小紅書熱搜第一 —— "精神離職"。
" 精神離職 " 并非甩手一走了之,而是 " 人在曹營 " 心态卻變了:
從最初的積極上進,甘心加班,變成了上班絕不早到,下班絕不多待,能不加班就不加班;
追求 "60 分萬歲 ",以最低限度完成份内工作;
嚴格劃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保護私人時間不被工作打擾。
乍一看,這種做法沒毛病,這不就是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嗎?
但這背後,隐藏着 " 打工人 " 的複雜情緒——深深的職場焦慮和職業倦怠。
" 精神離職 " 背後的焦慮
麥肯錫去年對全球 5,000 名員工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近一半的人表示至少感到有些精疲力竭,許多人表示已經達到了極限。
《向内而生:中國職場流動趨勢年度報告 2021》分析職場人的焦慮來源:71.5% 的受訪者直指 " 工作 ",其次是 " 積蓄 ",而蔓延全球的 " 疫情 ",在焦慮源中位居第三。
工作猛于疫情,已經成為職場人最大的焦慮源。
職場中很多人都處于焦慮狀态。
給一個人的工資,幹兩個人的活兒,動不動就加班,三天兩頭開會,周末不能關機,假期帶電腦旅行 ......
新冠三年以來,更是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居家辦公、在線辦公更是嚴重地讓工作更多地侵占了我們的生活。下了班仍需随時處理工作,上班時間被大大延長。
在無數個夜晚和周末時分,工作群裡時不時彈出的 " 驚悚 " 消息以及老闆的 " 問候 ",這些都在提醒着我們,工作已把我們的生活切割得七零八碎。
甚至嚴苛一點來說,我們已經沒有了生活。現在的 " 生活 " 更像是工作以外的 " 喘息 "。
工作已反客為主。它不再為了個人未來的穩定生活而服務,反倒是剝奪了生活的穩定性。
原本,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現在,公司需要你,老闆需要你,客戶需要你。
最需要你的妻兒,父母,親朋,自己,卻常常看不到你。
我們因為工作,失去了生活。
焦慮與迷茫也就不可避免了。
" 精神離職 " 也不足為奇了。
" 三步走 " 讓你實現緊急下班
企業家、營銷顧問、作家法布 · 喬瓦内蒂在《緊急下班》一書中,給出了我們破解方法:
①平等地對待工作和休息,将休息視為一種技能。
隻要休息好,我們就能更有創意,工作效率也會更高。認真對待休息,也會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充實。
當然,休息并不意味着躺下來睡覺、什麼都不做,而是以自己的節奏休息,優先做你想做的事情。
比方說,如果從不午睡,也沒必要強迫自己午睡,可以利用午休期間,花半個小時去 " 關注自我 ",冥想一會。
②改變工作觀念,不讓手機一直處于在線的狀态。
我們的手機似乎從來沒有關過機。很多人初入職場時,隻要每天的事情一多起來,就會覺得時間很緊張,手機不敢關機,恨不能 24 小時工作。
但工作時間長不等于工作效率就越高。工作效率高不高,不在于工作時間用了多少,而是利用好了多少時間。
可以嘗試以自己的節奏來工作,給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界限。
比如:在你的工作日程裡有一部分時間不被其他事情所占用,做更有力量、更專注地事情,獲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③ " 三步走 " 藍圖,讓工作更高效。
第一步,簡化工作。
就是簡化工作清單,優化時間,在恰當的時間裡去做恰當的工作,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更多的私人時間。
第二步,尋求幫助,委派工作。
優化時間就需要提高委派工作的能力,向同事尋求幫助,讓自己有條理地完成任務。
其實就是要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讓每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帶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他們自行安排工作時間,劃分自己的職能。
這樣不僅優化了自己的時間,也建立了團隊的信任和關系,增進了成員之間交流的機會。
獲得别人的幫助後,就要學會放手。隻把時間用來做自己的事情,不再浪費時間。
第三步,運用自動處理工具。
用有效的方式使生活變得自動化。這需要學會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技能,比方處理郵件,測試問卷的設置等等。
學會使用工具來自動處理,可以讓你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生活中要做的事情。
所以,努力工作跟舒适生活并不沖突,找到适合自己的配速,既跑得快,還有精力去看身邊的風景。
" 四天半工作制 " 背後的意義
1 月 3 日,樂視公布了 2023 年緻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信中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公司正式執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實行彈性的半天工作制,考勤時間調整為連續的 5 小時。
這封公開信一出,便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度。尤其打工人,原地羨慕了。
" 員工是企業内部顧客 "。員工滿意度越高,企業越有可能創造更大的績效。員工的生活質量同企業的競争力直接相關。隻有減少工時、提高效率,才能使企業在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
破解員工 " 精神離職 ",不能隻要求員工調動主觀能動性,企業可做的工作也更多。
在行業寒冬下,每家公司都要努力讓自己不掉隊,每位 " 打工人 " 都要思考如何避免裁員和降薪。樂視實行 " 四天半工作制 ",是從企業層面采取了動作。
休息是工作的一部分,保障員工個人休息時間,可以打破 " 效率低—任務受挫—沒成就感—繼續加班—精神倦怠—效率更低—再加班 " 的惡性循環。
結語
在 " 躺平學 "、" 摸魚學 " 大行其道的當下," 讨厭上班 " 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流行情緒。
對 " 打工人 " 來說,上班是 " 搬磚 " 掙錢的途徑。但是上班又不僅僅隻是掙錢,它更是占據我們生命時光半壁江山的重要一部分,是成就自己的一個戰場。
所以,面對上班焦慮、職業倦怠,我們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在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調整心态,突破倦怠。
隻有這樣,我們的職業生涯才能夠更加健康長久,我們的幸福生活才有着落。
願我們都能找回完整的自己,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作者:蘇雲,精讀讀友會會員。用時間換天分,越努力越幸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成長必備
你去年立下的學習目标完成了嗎?
是不是還停留在書的第一頁呢?
我知道你忙,沒時間學習,
但畢竟成長不能落下。
《精讀君通識詞典》每天發布 1 個概念,
每天花 10 分鐘,就能讀完。
如果你工作太忙,沒空仔細讀完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