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 AI 快訊,當地時間 9 月 30 日,美國國會批準一項短期撥款法案,維持聯邦政府繼續運轉,避免部分機構因資金問題 " 停擺 "。
這項撥款法案将維持現有支出水平,爲美國聯邦政府提供支持其運轉至 11 月 17 日的資金。國會衆議院和參議院 9 月 30 日先後表決批準該法案,美國總統拜登當天夜間簽署時,距聯邦政府 2023 财年資金耗盡僅剩不到 1 小時。
拜登在社交媒體上說,美國國會表決讓聯邦政府繼續運轉,避免 " 一場不必要的危機 "。
據悉,該法案包含 160 億美元拜登政府尋求的救災資金,但不包括衆議院共和黨保守派此前要求的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加強邊境管控的條款,也不包括民主黨尋求的給烏克蘭提供更多援助的内容。
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在削減聯邦開支、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援助以及加強邊境管控等議題上分歧顯著,加之共和黨持續 " 内鬥 ",參衆兩院一直未能就新财年給聯邦政府撥款問題達成一緻,導緻多方普遍預計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可能在 9 月 30 日後開始 " 停擺 "。
美國聯邦政府因兩黨政治博弈而關門在曆史上并不少見。最近一次也是曆時最長的一次發生在 2018 年年底至 2019 年年初,民主黨反對爲時任總統特朗普提出的美墨邊境牆項目撥款,兩黨在移民問題上争鬥不休,導緻政府關門五周。2013 年,奧巴馬政府期間,一些保守派共和黨議員阻撓奧巴馬醫改法案實施,導緻政府關門 16 天。(央視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