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時報報道,當地時間 10 月 1 日,《每日郵報》報道,年僅 46 歲的富國銀行高管格雷格 · 貝克特 ( Greg Beckett ) 從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公司總部 14 樓的董事會會議室跳樓身亡。
報道稱,格雷格一直負責富國銀行的内部控制,旨在保護銀行免受風險。他的家人表示,格雷格一直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壓力。
從資産規模來看,富國銀行與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跻身美國銀行業的前六強。富國銀行曾是股神巴菲特的最愛。
巴菲特一度是該行最大的股東,持股市值曾高達 320 億美元。然而,随着富國銀行聞纏身,連巴菲特也選擇将其減持脫手。
從最新的财報來看,富國銀行今年二季度業績表現強勁。富國銀行營收爲 205.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6%;每股收益爲 1.25 美元,高于市場預期;淨利息收入爲 13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9%。
46 歲銀行高管跳樓身亡
去世當晚仍在接聽商務電話
據證券時報援引《每日郵報》10 月 1 日報道,年僅 46 歲的富國銀行高管格雷格 · 貝克特 ( Greg Beckett ) 從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公司總部 14 樓的董事會會議室跳樓身亡。
報道稱,格雷格 · 貝克特一直負責富國銀行的内部控制,旨在保護銀行免受風險。他的家人表示,格雷格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壓力,他的工作量不斷增加,每天的工作時間非常長。據稱他直到去世當晚的晚上 11 點仍在接聽商務電話。
另一個部門的一位經理表示,格雷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一直在處理幾個高壓力的項目。
據《每日郵報》報道,格雷格沒有留下遺書或任何其他迹象。在去世的當晚,格雷格 · 貝克特突然停止回複親人的短信和電話。
當他的家人開始擔心時,他的哥哥和嫂子以爲他可能出了車禍,就去他的辦公室尋找他的車,卻發現停車場被警察封鎖了。
富國銀行發言人表達了公司對失去同事的悲傷,并指出,很難确定格雷格之死等悲劇背後的具體原因。她在一份聲明中說:" 我們對失去同事深感悲痛。格雷格是我們團隊的重要成員。衆所周知,發生這樣的悲劇時幾乎不可能确定原因。對于富國銀行所有人來說,沒有什麽比同事的福祉更重要的了。"
資料顯示,富國銀行成立于 1852 年,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以零售銀行業務爲主,批發銀行業務、投資銀行以及個人金融業務爲輔,一度成爲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從資産規模來看,富國銀行與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跻身美國銀行業的前六強。
富國銀行首席财務官 Mike Santomassimo 近日表示,随着該行緻力于提高效率,其員工人數可能會進一步減少。自 2020 年第三季度以來,富國銀行一直在裁員。該行已經裁減了近 4 萬名員工,裁員可能還會繼續。截至 6 月底,富國銀行的員工總數爲 233,834 人,而去年第二季度爲 243,674 人。
據證券時報報道,《每日郵報》的上述報道主要來自于一份最新披露的報告及格雷格家人的公開講述,首次公開了格雷格死亡、工作和生活的最新細節,其跳樓身亡的時間點是在今年年初。另外,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2022 年有近 50000 名美國人死于自殺,年增長率爲 2.6%。
存款 " 沒了 "!
百年大行 " 醜聞纏身 "
據上海 / 證券報報道,美東時間 8 月 3 日,有美國居民将錢存入富國銀行賬戶,一覺醒來不僅發現存款 " 不翼而飛 " 了,整個賬戶還透支了數百美元。
" 富國銀行偷走了我在 8 月 2 日存入的近 4000 美元,我現在需要我的錢!!你還透支了我的賬戶!" 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強烈譴責。
還有大量客戶在社交平台 X(前 Twitter)上表達了對富國銀行的不滿。在富國銀行賬戶的評論中,一名網友寫道:" 你們‘放錯’了我的兩筆存款,天知道還有多少其他存款。我要從富國銀行拿回我的支票、儲蓄和退休金賬戶 IRA,埋在我家後院更安全。"
" 可笑的是,我昨天存入了支票,但卻沒有顯示出來。我打電話求助,他們說需要立案,而且需要 10 天時間!僅僅是因爲系統錯誤。誰來承擔我的費用?" 另一位網友如此吐槽。
随着事态逐步發酵,富國銀行的一名代表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該問題影響了 " 有限數量的客戶 ",絕大多數問題已在當日中午之前得到解決,剩下的少數問題也将很快得到解決。
這并非富國銀行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問題。
就在今年 3 月,美國銀行業因矽谷銀行爆雷而巨震之時,富國銀行也被曝出過類似問題。當時,有媒體報道稱,一些客戶發現他們在富國銀行賬戶中的存款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
随後,富國銀行回應稱,存款消失是因爲一個未知的技術問題造成的。" 我們一直在積極努力解決某些客戶的問題,他們無法在自己的賬戶中看到直接存款交易。" 富國銀行表示,将盡快解決相關問題,并将退還因此産生的費用。
近年來,富國銀行風波不斷,頻頻陷入各種醜聞之中。
2016 年,富國銀行被爆出虛假賬戶以及欺詐用戶的醜聞。在未經客戶同意的情況下,爲客戶開設了數百萬個虛假賬戶,以實現銷售目标。客戶在被收取意外費用,并收到意外的信用卡或借記卡或信用額度後,才注意到欺詐行爲。
這一 " 交叉銷售 " 醜聞嚴重損害了富國銀行的聲譽,引發了針對該行的多項調查,監管機構在增長、風險管理和合規方面對該行施加了嚴厲的限制。
2018 年 2 月,美聯儲對富國銀行實施了罕見的增長限制,要求該行在解決其管理問題之前,不得增加其 2017 年底的資産規模。直至 2020 年,因新冠疫情影響,美聯儲宣布對富國銀行的增長限制措施進行小幅修改。
除此之外,富國銀行還曾多次因違規收下重量級罰單。2022 年 12 月 21 日,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開出銀行業史上的最大罰單,責令富國銀行支付約 37 億美元款項(折合人民币約 260 億元),其中 17 億美元爲民事罰款,20 億美元爲向受影響消費者的賠償金。富國銀行同意支付 37 億美元,與 CFPB 達成和解,以了結一系列指控。
CFPB 指出,富國銀行的 " 違規行爲 " 包括向汽車貸款客戶非法收取費用和利息,對儲蓄賬戶等額外收取透支費等,導緻多達 1600 多萬消費者利益受損,數千消費者失去了汽車和房屋。
曾是巴菲特的 " 心頭好 "
去年突遭清倉
值得一提的是,富國銀行曾爲 " 股神 " 巴菲特的 " 心頭好 ",甚至一度成爲伯克希爾 · 哈撒韋投資組合中規模最大的股票投資。
在 1989 年美國銀行業一片混亂之際,巴菲特抄底富國銀行,随後一路增持。1990 年 10 月,伯克希爾 · 哈撒韋以 2.9 億美元的價格購入了富國銀行 10%的股份。
巴菲特持股富國銀行長達 33 年,一度成爲該行第一大股東,持股市值曾高達 320 億美元。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也被視爲價值投資的經典案例。
但随着富國銀行如今醜聞纏身,連巴菲特也選擇将其減持脫手。
自 2016 年富國銀行爆出醜聞之後,巴菲特于 2017 年起開始減持。據悉,巴菲特曾公開批評富國銀行管理層在知曉員工虛設賬戶的情況下未予以阻止,導緻醜聞發生;以及富國銀行給員工的自主權過高,以 " 交叉銷售 " 多重産品以達到銷售目标。
2022 年一季度,巴菲特決定徹底清倉富國銀行,新建倉花旗銀行。據上海 / 證券報報道,英國《金融時報》對此評論道:" 這就像嗜酒如命的巴菲特用他的櫻桃可樂換了傑克 · 丹尼爾(威士忌)。"
來源丨證券時報、上海 / 證券報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