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4 日,賽力斯對外發布上半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據公告顯示:官方預計今年上半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 -13.9 億元至 -12.5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營性損益的淨利潤預計爲 -19.3 億元到 -18 億元。
對于本期業績預虧的原因,官方指出由于第一季度汽車行業的促銷導緻用戶觀望情緒,用戶對 M5 智駕版将在第二季度發布的預期,對現有車型的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造成上半年公司銷量未達預期。同時,還指出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領域保持高研發投入,并持續引進研發、技術人才,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關于後續的發展,官方表示随着 M5 智駕版及其他新車型的上市,以及海外銷量增加,下半年的銷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實際上,對于賽力斯發布上半年的預計虧損并不意外。自賽力斯與華爲合作以來,其虧損就在不斷加大。據财報數據顯示:賽力斯 2019 至 2022 年四年間虧損超百億,其中 2019 年扣非淨利潤爲 -8.84 億元、2020 年爲 -23.08 億元、2021 年爲 -27.93 億元、2022 年爲 -42.96 億元。
資料顯示,賽力斯集團的前身是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6 年 9 月。2021 年 4 月,小康股份與華爲達成合作關系,雙方簽署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備忘錄,推出首款合作車型賽力斯華爲智選 SF5。新車同步在華爲官網線上開售,同時進入華爲門店和旗艦店,售價區間爲 21.68-24.68 萬元。雖然說雙方都對首款車型給出了很大的資源來支持,不過華爲智選 SF5 銷量并不理想,2021 年賽力斯 SF5 全年銷量僅爲 8169 輛。
爲了扭轉銷量,小康股份與華爲再次合作,推出新能源品牌 AITO 問界,2022 年相繼推出了問界 /M5 EV、問界 M7 三款車型。有了多款車型的推出,2022 年問界銷量得到了高速提升,全年累計交付量達到了 7.5 萬輛。據官方銷量數據顯示,2022 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累計産銷量分别實現 139,132 輛和 135,054 輛,同比分别增長 233.64%% 和 225.9%。其中,賽力斯汽車累計産銷量達 83,701 輛和 80,041 輛,同比增長 660.37% 和 626.39%,問界占據了 2022 年賽力斯超一半的銷量。
進入 2023 年後,雖然華爲與賽力斯都在強調雙方的合作再進一步加深,但問界品牌的銷量卻在市場遇冷。當然,銷量下滑與年初特斯拉宣布大降價有一定的關系,雖說在特斯拉宣布大降價後問界也跟進降價,旗下三款車型最高下調 3 萬元,但價格下調了卻沒有刺激到銷量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 AITO 問界零售銷量爲 23246 輛。
除此之外,3 月任正非簽署《關于華爲不造車的決議》後,對于一直以來以華爲品牌背書的賽力斯來說,更是當頭一棒。或是意識到了危機,3 月 30 日,賽力斯推出旗下新品牌 " 藍電 ",并推出首款車型,售價 13.99 萬元 -15.19 萬元。據了解,藍電 E5 采用的是比亞迪弗迪電池混動技術及華爲的智能車機技術,上市後藍電 E5 的銷量同樣不理想,相關數據顯示:藍電 E5 上市後三個月銷量分别爲 250 輛、483 輛、376 輛。
不難看出,年初車企們的價格戰及華爲重申不造車一事,都給賽力斯汽車帶來一定的影響。畢竟如果沒有了華爲的光環,賽力斯自身在市場上的真實号召力還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對于與華爲的合作,賽力斯方面還是積極配合。賽力斯方面表示,6 月底公司已與華爲成立 "AITO 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 ",負責營銷、銷售、交付、服務、渠道等業務的端到端閉環管理,這也是雙方推進深化合作的又一裏程碑事件。未來,在堅定新能源戰略、持續研發投入以及合作夥伴加持下,将繼續駛向新能源汽車全新的快車道。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