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安妮的職場小故事 ,作者安妮的努力
文丨唐安妮 圖丨源自網絡
歡迎報名參加我和安妮老師的周日直播:模拟面試
2023 年 1 月,Salesforce 宣布裁減 10% 崗位,即 8000 名員工并縮減辦公空間。
2023 年 1 月,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裁員 1.2 萬人,占全球員工總數 6% 以上。
2023 年 1 月,微軟宣布全球裁員 1 萬人,約占員工總數 5%。
2023 年 1 月,音樂流媒體平台 Spotify 宣布裁員 6%,約 600 名員工。
2023 年 1 月,IBM 宣布将裁員 3900 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 1.4%。
2023 年 2 月,支付巨頭 PayPal 宣布全球裁員約 2000 名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 7%。
......
這場曠日之久的裁員潮何時結束,暫時還是一個未知數。
紮克伯格強調 2023 年的管理主題是 " 效率年 ",會繼續減少一些中層管理人員、削減績效不佳的項目 .......
企業發展好的時候,老闆更關注的是那些能幹出業績的一線員工;而在企業發展不順的時候,最先被裁撤的往往是中層。
企業爲啥首先裁中層人員
" 上傳下達 " 的功能是企業對中層人員的基本要求;如果把一個企業比作一個人,高層管理者就是大腦,負責思考企業的方向和戰略;而中層就是脊梁,負責協助大腦傳達和執行命令到四肢;四肢就好比是基層了。
當大腦的指令需要由四肢直接做的時候,也就是 " 扁平化結構 " 時,中層人員當然是可以被 " 去掉 " 而不影響全局的 " 存活 "。同時敏捷反應又是當前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市場環境對企業的基本要求," 扁平化 " 的組織結構是絕對大多數企業在此時必需的組織形态。
特别是當前在一些人數衆多的公司中的中層人員,因爲各種原因實際上已經處于 " 官僚 "、" 拉幫結派 ",做管理因爲缺乏全局思維而做不到 " 正确執行戰略 ",做實際業務時則應遠離市場而無法 Hands on 的狀态,處于 " 對上難以被信任、對下難以服衆 " 的尴尬境地。
而且有個不争的事實,衆多的中層人員事實上正是 " 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 " 于一身的中年人,處于精力不如年輕人,對錢的剛性需求卻要高于年輕人的生活狀态。
這種狀态也導緻相當一部分中層人員,沒有時間去學習,沒有勇氣去 " 創新 ",成爲快速發展企業、急速求變企業所嫌棄的 " 雞肋 ";但自身卻又是處于 " 怕 " 被企業抛棄想要 " 穩定 " 的在這個位置上。從而出現職場發展通道中的 " 單戀 " 狀态。
企業之所以裁員,是因爲要生存、要發展;不能滿足這種需求的上述中層人員們當然是裁員的首選對象。
中層人員(中年人)的破局之道
我特别喜歡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 中年人狠起來,怼自己也都毫不留情 "。企業的中層人員們,瞄準自身存在對公司的價值,對自我有理性的認知,破局其實也不是那麽難。
1. 擺脫 " 既要、又要、還要 " 的思維。
人的欲望當然是無窮盡的,處于人生最需要 " 錢和時間 " 的階段,對于種種不如意自然會心生出各種不滿。處于職場中的中層人們往往希望自己既能是好爸爸、好媽媽;也能是好兒子、好女兒;更要是工作中的 " 佼佼者 "。
奈何一天隻有 24 小時,用在哪個角色上的時間多一些,就必然會在其他角色上的時間會少一些。
此時可以用一個工具,叫做 " 生涯彩虹圖 ",可以幫助梳理當前的你最想要且并可能做好的是哪個角色,從而理性的做出合理的投入安排,比如當前的你是否合适晉升?是否要做團隊管理者?是否要做早九晚五的工作?......(關于更多生涯彩虹圖的使用,你可以自行百度;也可以約我的時間爲你做深度的梳理。)
2. 用足你可用的支持系統。
我的一位前上司說過這麽一句話:" 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她自己很喜歡做居室收拾、添置生活用品等事宜,但當她意識到自己更關注在育兒上的時間時,她就用自己擅長 " 招人 " 的優勢爲自己找尋了契合自身訴求的保潔人員,從而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工作和育兒上。
當她發現育兒這件事,不知不覺成爲她自己一個人的事情時,她就和伴侶深度溝通關于父母角色對于育兒的重要性,讓她的先生爲育兒這件事也行動起來。而她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上投入的時間也更多了些。
所以我們當時看到的她,是個不僅有将自己收拾的 " 山青水綠 "、活力滿滿并且工作熱情飽滿、專業度令人信服的上司,還是位擁有甜蜜伴侶、懂事聰明娃的成功職場職場女性。
隻是若幹年後,有機緣我和她做相對深入溝通時,她說:"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自己做,可以借助外力做 ",我才知道原來背後的原因。
3. 别 " 洩 " 掉與時俱進的那股勁兒
哪怕自己身處中層,并沒有繼續向上的想法,也要理性的知曉 " 不進步就是退步 " 并且爲之保持每日精進的習慣。
職場晉升的路徑也早已不是隻有 " 向上發展 ",這一條通道;你可以沒有想做 " 将軍 " 的野心,但你不可以有 " 一招用 10 年 " 的懶惰之心。縱向垂類的發展你不想,那也還可以爲自己設計橫向、網格狀的職業發展之路。
結語
說到底,不想被裁就得讓自己成爲對公司來說具有價值的人。而如何才能成爲對企業發展來說是有價值的人,這就需要職場人自身對宏觀環境、行業樣态、自身優勢等具有客觀、理性的認知從而找到适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路徑了。而這就是職業規劃的範疇了。
你有屬于自己的職業規劃了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