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除了螺蛳粉,還有「剁椒魚頭」。
别誤會,這裏講的「剁椒魚頭」,可不是那道源自湘南地區的傳統名菜。在廣西柳州,「剁椒魚頭」從一道家常菜搖身一變,成爲了繁忙街巷裏的常旅客。
▲ 街道上的 Mini EV 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2020 年,上汽通用五菱與柳州市政府達成合作,五菱正式投入柳州全域旅遊服務,以旗下微型車寶駿 E100 爲基礎,創建「WarmCar 共享汽車」智能出行平台,打通城市景點之間的最後一公裏。2.4 米的車長,帶來了足夠便利的出行通過性,以寶駿 E100 爲代表的微型車們被冠以「剁椒魚頭」的雅号。随着五菱宏光 MINI EV 的爆火,微型車在全國汽車市場刮起了一陣現象級「風暴」。
三年過去,當微型車市場開始「褪色」,被稱爲「微型車大師」的五菱,站在 A0 級車型市場的山頂,望向了下一座山頭。
今晚(10 月 16 日)的五菱技術進化日上,五菱正式發布旗下首款轎車星光,定位「超 A 級家轎」,整車「得房率」超過 57.9%,主打舒享空間路線。全新五菱星光提供純電、混動兩種動力結構,預計将會在 11 月下旬正式上市。
▲五菱星光
五菱,要造自己的新能源家用轎車。
下山的「神」,在走另一條上山路
微型車的輝煌,一直以來都是五菱的底色。
1982 年,柳州拖拉機廠純手工打造的第一輛微型車正式下線;1985 年,柳州拖拉機廠更名爲柳州微型汽車廠,憑借微型車生産業務打進汽車制造業,五菱的微型車曆史從這一年開始書寫。
如果說「神車」五菱宏光,打響了五菱在世界汽車市場中的重要一炮,那麽在 2020 年推出的五菱宏光 MINI EV,成爲了五菱造車曆程中最重大的轉折點。
人民需要什麽,五菱就造什麽。
在五菱「微成本高價值」的造車理念支持下,五菱宏光 MINI EV 撞上了 A00 級車型的市場窗口期,憑借不到 3 萬元的起售價,MINI EV 上演了一出「大力出奇迹」的好戲。
▲五菱宏光 MINI EV
上市後的第一個财報年(2021 年)中,五菱宏光 Mini EV 的總銷量達到了 42.65 萬台,占到上汽通用五菱車型總銷量的 75.87%;2022 年,MINI EV 的銷量進入爆發期,全年累計交付環比增長 29.9%,單車型銷量爲 55.4 萬台,作爲參考,同期特斯拉的總體銷量「僅」爲 43.9 萬台。
強勢的銷量增長表現,不僅讓五菱成爲了 2022 年全球最快達成百萬銷量的車企,還将新能源的波紋輻射到了更底層的車型結構上。發布會上,五菱汽車品牌總監思行透露,MINI EV 的出現改變了 A00 級車型市場的生态,國内代步車市場的新能源普及率被加速推進到了 99%。
狂野的市場表現加之市場生态的良性驅動,說五菱是微型車市場的「神」也不太過分。
不過,微型車市場的「熱帶風暴」并沒有蔓延到 2023 年。随着 A00 級車型市場的飽和,五菱宏光 MINI EV 在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被迫走向了下山的路。今年的上半年,MINI EV 總銷量爲 12.2 萬台,銷量的疲軟直接影響到了集團的利潤表現。根據上汽集團的半年财報顯示,上汽通用五菱的營業收入相比同期減少了約 60 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了 89%。
MINI EV 力不從心的疲态,比我們想象中還要更嚴重些。
五菱想要穩固國内新能源品牌銷量前三的位置,需要迅速調整找到下一個銷量突破口。走在下山路上的五菱,開始将目光投向了旁邊的家用 A 級轎車市場。
品牌總監思行向我們進一步透露,五菱對 A00-C 級車型市場進行了調研,最終他們發現在這五個級别車型中,A00 級的新能源滲透率無限逼近 100%,而 A 級車的新能源滲透率僅爲 20.9%,也是其中新能源滲透率最低的車型級别;除此以外五菱還發現,在 2023 年的 A 級車銷量前十榜單中,「馬路三大媽」赫然在列,而國産車型僅占據其中一席。
對于「專注爲人民造車」的五菱來說,家用 A 級轎車市場足夠廣闊。造出一台市場青睐的國産 A 級家用轎車,是五菱走向的下一條上山路。
卷能耗卷安全,我們來做
平民造車,未必就是「技術荒漠」。
思行認爲,在 A 級家轎市場,用戶的核心需求無非就是「油耗低」、「省油」以及「空間大」,五菱星光能夠精準打擊到這三大需求。
在首款轎車星光上面,五菱正式發布了兩項當家技術——靈犀混動架構以及神煉電池,一切都爲了更好地實現可靠、低能耗。
五菱星光将會搭載五菱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構「靈犀混動架構」,根據官方說法,靈犀混動架構能夠同時兼容純電、混動、增程等多種能源結構,在靈犀架構的研發上,五菱累計投入多達 20 億元。
五菱靈犀混動架構由「混動專用發動機」、「電磁式 DHT」、「電驅系統」以及「混動專用電池」等優秀硬件打下基礎,通過全場景數據軟件标定,爲用戶帶來更佳的能耗、駕控體驗。
在靈犀混動架構的「心髒」位置,五菱放置了一顆最高熱效率達到 43.2% 的 1.5L 混動專用發動機。這顆高效的發動機,在 92% 的工作時間都運行在「高效區」,發電功率覆蓋 8kw-60kw,實現更加順暢的油電轉換,做到全鏈路的節油環保。
既然是混動車型,就不僅僅隻有燃油發動機在維持高效。五菱在電車驅動的核心部件電機上,同樣付出了努力。五菱電機應用雙層短距低諧波繞組,低損耗高性能矽鋼片等材質,降低電機諧波損耗,将電機的最高效率提升到了 96.8%,電機系統效率處在 85% 以上的區間占比大于 85%。
除此以外,五菱發布了首創的電磁式 DHT 技術。通過電磁式彈射技術,電磁 DHT 的前後齒輪盤轉速差精度能夠控制在 50rpm 以内,在油電同驅轉化的瞬間,閃電調節發動機轉速與輪端車速同步,實現「0 頓挫」的動力響應,帶給車主用戶持續穩定的「純電駕駛質感」。
隻在硬件技術上追求高效率可能還不夠,五菱關注到了路況和風阻對續航的影響。基于數據大模型,五菱爲靈犀混動架構設計了更聰明的「大腦」,數據模型會根據車輛的當前路況,實時獲取最佳的工況數據,做到對發動機的靈活調節。
而風阻對續航的影響,要比我們想象中要大得多。風阻系數平均每降低 0.01,就可以增加 6-8km 的續航。五菱優化了星光車身上多達 17 處設計細節,最終将風阻系數控制在了 0.228cd,直降 25.1% 風阻,星光的續航表現足足提升了 56km。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新能源的車企都不再「卷」能耗了,我們五菱會繼續「卷」下去。
思行在發布會上這樣說道。他認爲,過多的電耗 / 油耗不應該是新能源車型的标簽,新能源首先就應該在能耗上做到最好。
五菱對能耗的重視獲得了回報,思行進一步公開了五菱星光的饋電行駛能耗,在 WLTC 工況下,五菱星光的百公裏油耗做到了令人咂舌的 3.98L。
再高效的驅動表現,再經濟的能耗表現,也需要足夠的安全、可靠性支撐。在發布會上,五菱正式發布了全新電池産品,神煉電池。
神煉電池能量密度突破 165Wh/kg,峰值功率超過 300kw。爲了保證電池的安全性,五菱采用了「MUST」多功能一體化結構技術,開創性将大飛機「主翼」設計理念引入設計結構,将電池保重的結構梁、側闆以及熱管理系統集成爲 MUST 功能件,形成「三橫六縱」的穩定結構。神煉電池經受了五菱多次的極限測試。在測試環境下,神煉電池可以在形變 40% 的條件下做到不失火,在 1/3 針刺極限條件下也可以做到正常循環。
壘實安全的底線,在五菱的理念驅動下,星空滿足了新能源 A 級家轎的「既要又要」,也承載起了五菱攀上另一座車型「山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