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媽媽每天都能收到寶爸寶媽的各種問題:
丁媽,是不是頭上兩個旋兒的寶寶更聰明?
丁媽,我家寶寶能吃蜂蜜嗎?
……
丁香媽媽是答了一茬兒又來一茬兒,怎麽都答不完。
好吧,今天幹脆來個大集合,20 條育兒常識,爸媽一次性看個夠。
1. 不要給 6 個月前的寶寶喂水
小寶寶的腸胃體積有限,水喝多了,母乳或者配方奶就喝得少了,這樣可能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
一般說來,6 個月以下的寶寶,可以從母乳、配方奶中或者足量的水,除非醫生說要喂水,不需要額外補充。
2. 寶寶 1 歲前不要吃蜂蜜
由于蜂蜜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可能含有肉毒素,1 歲以前的小寶寶腸道比較脆弱,容易中毒。
對于 1 歲以下的小寶寶而言,真的是彼之蜜糖,我之毒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 沖奶粉,先放水再放粉
沖奶粉的時候,應該先量一定量的水,然後在加入相應量的奶粉,拌勻。這樣沖出來的奶粉才不容易結塊。
4. 寶寶 1 歲前不要喝純牛奶
純牛奶裏面蛋白質的比例和母乳差異較大、礦物質的比例過高,小寶寶難以消化吸收,而且會給腎髒造成額外的負擔,所以,不要給 1 歲以下的寶寶喝牛奶。
5. 第一口輔食,應該吃含鐵高、營養豐富的食物
寶寶到了 6 個月,體内的鐵儲量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寶寶第一口輔食,推薦加含鐵量高的,比如做成糊糊狀的鐵強化的米粉、紅肉泥(比如豬肉泥、牛肉泥)。
6. 寶寶的飯最好單獨做,培養清淡口味
1 歲以下的寶寶,輔食中不需要加鹽、味精、醬油等調料,而 1 歲以上的寶寶,調味料也要少加,培養孩子清淡的口味,有利于降低寶寶以後患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7. 順産的寶寶不會更聰明
有人覺得,産道夾一夾能使寶寶更聰明,丁媽就奇怪了,如果用門夾一夾,效果不知道是不是一樣?
寶寶的智力,有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因素,與其糾結怎麽生,到不如想想怎麽養。
8. 頭上幾個旋兒和智力無關
頭上的旋兒是毛發生長的方向,每個人可能不同,也沒啥特别的地方。
要用頭發生長的方向決定智力,寶寶才不幹呢。
9. 寶寶擤鼻涕,不能兩個鼻子一起捏
如果在給寶寶擤鼻涕時,兩個鼻子一起捏,容易造成鼻子裏面氣壓過大,氣流進入耳朵裏面,可能引起中耳炎,甚至造成鼓膜穿孔,損傷聽力。
正确的做法是:用紙巾掩住鼻孔,然後捏一邊的鼻孔,擤另一邊的鼻涕,擤完一邊再擤另一邊。
10. 哺乳期飲食禁忌沒那麽多
絕大多數食物在哺乳期都是可以正常吃的,但以下食物媽媽們需注意,哺乳期不建議吃:
1. 避免食用含汞濃度較高的魚類,如鲨魚、劍魚、大西洋馬鲛或方頭魚;
2. 避免攝入過多酒精,最好不要飲酒,因爲攝入酒精後,少部分會進入乳汁,影響寶寶的健康。
3. 哺乳期可以适量攝入咖啡因,但不能超過 200 mg ,普通标準杯(約 235mL )的咖啡中大約含咖啡因 100~150 mg,哺乳媽媽每天喝不超過 2 杯就好。
4. 如果孕前吃一些食物會有不适或過敏,那麽哺乳期也不建議食用。
5.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有代謝性疾病的哺乳媽媽,那麽需要遵醫囑專門飲食。
11. 很多時候,寶寶不是便秘,是「攢肚」
有些寶寶出生 3~6 周後,由于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食物消化得徹底、食物殘渣減少,便便也減少。如果寶寶大便松軟、精神好、能吃能睡,一般不用太擔心。
12. 益生菌不治便秘
兒童醫生不優先推薦益生菌作爲治療便秘的治療手段。
寶寶便秘了,還是需要從增加飲食中的膳食纖維、養成寶寶良好的排便習慣的方面入手。如果便秘很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物治療。
13. 不建議 1 歲以下的寶寶學遊泳
對于 1 歲以下的寶寶,「學遊泳」的時候隻是在玩水,并不能「學會」遊泳。
而遊泳池提供的項圈可能損傷寶寶的頸部,如果消毒不過關,遊泳池的水或者毛巾都有可能刺激寶寶的皮膚或者引起疾病傳染。
14. 最值得的兒童安全措施投資,是兒童安全座椅
不論孩子是坐在家長懷裏還是用安全帶,都不是令人安心的選擇,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沒有安全座椅保護的孩子,是很容易受傷的。
13 歲以下的孩子坐車,都應該坐在汽車後座的兒童安全座椅裏,而且安全座椅應該按照孩子的年齡大小選擇合适的款式。
15. 給寶寶喂奶,不要頻繁換邊
媽媽在喂奶過程中,不要頻繁更換乳房,當一個乳房被吸的比較空的時候 ( 乳房軟塌塌,寶寶不太想吃了,或者單側乳房已經哺乳超過 20 分鍾 ) ,再更換到對側乳房,進行哺乳。
媽媽不需要過度焦慮每次哺乳的是前奶還是後奶。隻要注意以上幾點,按需哺乳,寶寶就能獲得足夠的營養,茁壯成長。
16. 普通感冒可以喂奶
媽媽感冒了,乳汁不會讓寶寶傳染上感冒。而且,寶寶可以通過乳汁獲得媽媽體内的抗體,對寶寶健康還有一定好處。
不過,要注意在喂奶和抱寶寶之前洗手、帶上口罩。
17. 寶寶吐奶多半是正常的
對于大多數寶寶來說,吐奶隻是個時間問題,通常在 4~5 月齡後吐奶會明顯減少。
随着寶寶消化道發育的成熟,坐立能力的發育以及開始吃固體食物,吐奶的情況就會逐漸改善。
沒什麽别的問題的話,家長們幫寶寶擦擦嘴、洗洗衣服就好了,不要太放心上。
隻有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才考慮是胃食管返流病或消化道阻塞等情況,需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體重增長不良
胃内容物從嘴裏射出(噴射性嘔吐)
吐出綠色或黃色液體
吐血或看起來像咖啡渣的東西
不吃不喝
大便中有血
呼吸困難或長期咳嗽
之前沒有溢奶,在 6 個月或以上才出現的溢奶
進食後異常煩躁
18. 寶寶長牙的時間跨度比較大,沒有「按時」出牙不用擔心
對于不同孩子,長牙的時間和順序差别還挺大的,通常寶寶在一歲半之前長牙了,就不算太遲,不用過于擔心。
19. 自費疫苗,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
自費疫苗标準名稱是「非免疫規劃疫苗」,是指由居民自願接種的其他疫苗,居民可通過自費或其他方式支付疫苗費用和接種服務費。
盡管不在國家免疫規劃範圍内,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考慮到接種效率、保護效果和保護疾病種類,可以選擇自費疫苗進行補充或替代。
如果同一種疫苗既有自費疫苗又有免費疫苗,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舉兩個例子:
1. 乙腦疫苗
對于身體健康的兒童,僅需接 2 劑種免費的減毒活疫苗,就能得到優質的保護。但明确診斷爲免疫缺陷的兒童,則應當接種自費的滅活疫苗;
2. 脊灰疫苗
在免費脊灰疫苗的接種程序中,前兩劑是三價的脊灰滅活疫苗(IPV),後兩劑是二價的脊灰減毒活疫苗(bOPV)。如果想徹底避免罕見的、由疫苗引起的脊灰病例,則可以自費用 IPV 替換後兩劑 bOPV。
20. 寶寶 1 歲前,不需要用枕頭
一般認爲,1 歲以内的寶寶時不需要使用枕頭的,寶寶出生後,脊柱還是 C 型的,平躺時脊椎和頸椎就是一個平面。
需要注意的是,1 歲内的寶寶還不能熟練翻身,如果一翻身被枕頭等物體遮住口鼻,無法移開,照料者又沒有及時出現,就有可能出現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
本文專家
鍾樂
審核專家
卓正醫療兒科醫生、湘雅兒科學博士
策劃制作
監制:林乙乙
排版:月餅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