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 8 月 4 日聯合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近年來,企業貸款利率下降成效明顯,未來還将繼續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指導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企業貸款利率下降,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且不僅貸款利率下降,存款利率也同步下降。一定程度上,存款利率比貸款利率下降幅度更大。隻有一項利率,一直 " 堅守 " 在高位,且面對輿論和公衆的強烈呼籲,仍然紋絲不動,那就是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雖然從近一段時間以來管理層的表态來看,似乎有一些調整的迹象,但是,在沒有做出正式調整前," 房奴 " 們仍然心中無底,仍然需要按照高利率支付房貸利息,以至于他們仍然在通過各種手段置換貸款,以降低利息負擔。
有點難以理解的是,自進入到降息通道以來,無論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都已經有過多次下調。與購房者密切關聯的房貸利率,也下調過多次,導緻貸款利率與此前 " 優惠 " 的房貸利率出現了倒挂。而應當同步下調的房貸利率,卻在銀行的 " 堅守 " 中,死死守衛在原來的高利率上。
于是,很多人在問,爲什麽新的貸款政策,包括房貸政策,利率都能一調再調,而存量房貸利率卻紋絲不動呢?難道存量住房貸款不是貸款嗎?存量住房貸款利率調整有這麽難嗎?技術上不能操作嗎?
顯然,與存量住房貸款利率能不能操作、如何操作沒有任何關系,而是與銀行利益密切相關。因爲,存量房貸都是銀行的既得利益,是銀行已經記在賬上、挂在銀行管理人員業績本上、與銀行工作人員績效挂上鈎的貸款,由此産生的息差,也已經記錄到銀行的成績簿上,甚至已經把績效兌付給了員工。如果降低貸款利率,就等于減少銀行利潤,此前已經兌現的績效等怎麽辦?收回,不大現實。不收回,就會形成缺口。于是,就想着用拖的方式避免出現政策調整現象。
更重要的是,個人住房貸款是相對安全的一種貸款,隻要沒有突發事件發生,正常情況下,個人住房貸款都是安全的。即便遇到斷供等方面的問題,銀行也完全有能力迫使 " 房奴 " 就範。否則,就會通過司法機關追究拖欠者責任,并将貸款者列入 " 黑名單 "。自然,也就極少有人願意去 " 失信 " 了。這樣的優質貸款,自然會讓銀行緊抓不放,更别說 " 房奴 " 們還站在高利率平台上。
相較于這些存量房貸,新增貸款則就很難說了。首先,還有沒有居民願意購房貸款,有多少居民願意當 " 房奴 ",已經越來越難以判斷了。如果再不把貸款利率降下來,對銀行來說,貸款發放就會有問題。别看個人房貸單筆數量不大,彙總起來,就是一筆巨大的貸款,而且是年年有利息進賬的長期貸款,最少都有 10 年,長的達到 30 年,真正的一勞永逸。對銀行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迫切需要增加這方面的基數了。其二,存量房貸已經既成事實,不需要煩心,就算最終調整利率,對銀行來說,也是穩賺不賠,隻是賺的利息少一點而已;第三,受居民住房觀念轉變的影響,願意貸款買房的居民比例下降,增量房貸的上升空間變小,因此,需要通過政策調整、利率下調來吸引居民購房。如果購房者增加了,房貸增多了,對銀行來說,優質貸款規模也擴大了。
正是因爲存量房貸是銀行已經放在口袋裏的利益,增量房貸則有許多不确定性,錢仍在居民口袋裏,會不會貸款的主動權掌握在居民手中。自然,銀行對增量貸款的關心度就要遠高于存量貸款了,如果能夠拖到輿論和公衆不再關注存量房貸利率,那才是銀行最喜歡看到的現象。于是,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難,也就十分正常了。
不過,也不要有什麽不好理解的。何止是存量房貸利率,通信資費不也是争論了多少年,最終還是在中央直接發話的情況下才下調的,且下調過程也是慢吞吞,下調幅度更是剝筍一樣,一層一層剝了多少年。因爲,對既得利益,壟斷行業都是緊抓不放的,要從他們手中争取到一些利益,難度實在太大。因此,希望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不要讓 " 房奴 " 們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