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微軟史上最大收購案,曆時近 2 年終于定了。
10 月 13 日,英國最高競争監管機構在當地時間周五批準了微軟以 690 億美元(約合 5041 億人民币)收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的提議,爲這筆交易的完成掃除了最後一個主要障礙。
英國競争與市場管理局(CMA)表示,已經批準了微軟收購動視的交易方案,這份經修改的收購案中不包含雲遊戲的授權。CMA 稱,微軟于今年 8 月作出了讓步,育碧将購買動視暴雪的雲遊戲版權。
CMA 在聲明中表示,随着雲遊戲市場的擴張,新的收購方案将能夠避免微軟輕易主導雲遊戲領域的競争,爲英國雲遊戲客戶保留有競争力的價格和服務。
收購案終于塵埃落定,微軟和動視暴雪終于 " 長舒一口氣 "。微軟總裁 Brad Smith 回應道," 我們感謝 CMA 今天的徹底審查和決定。我們現在已經跨越了最終的監管障礙,完成了此次收購,我們相信這将使全球玩家和遊戲行業受益。" 動視暴雪 CEO Bobby Kotick 也發布了全員信表示," 英國監管機構 CMA 批準了我們與微軟的交易,我們現在已經獲得了所有必要的監管批準。"
10 月 18 日爲微軟完成暴雪收購案的最後期限,随着英國 CMA 的點頭同意,意味着微軟在關閉交易閘門前的最後時刻終于拿到了關鍵通行證。
一、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這筆交易将是微軟有史以來最大交易,也是迄今爲止視頻遊戲領域最大交易。
微軟很早就動了收購動視暴雪的念頭。2022 年 1 月,微軟宣布計劃以 687 億美元的交易價格收購動視暴雪。
但天不遂人願。全球監管機構都擔心此次收購會減少全球遊戲市場的競争,尤其是在雲遊戲市場方面。雲遊戲市場被視爲下一個行業前沿,它可以在雲服務器上運行遊戲,玩家可以獲得幾乎與本地遊戲相同的遊戲體驗,它還提供訂閱服務。雲遊戲甚至可以消除對昂貴遊戲機的需求,用戶可以在 PC、手機和電視上玩遊戲。
其中,最大阻礙就是英美兩國的監管機構。不過,美國法院已于今年 7 月份批準了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動視暴雪 CEO Bobby Kotick 發布的全員信中提到,一位美國聯邦法官作出了有利的裁決,駁回了 FTC(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阻止與微軟合并的企圖,美國進入了收購交易可以進行的 38 個國家行列。彼時僅剩英國這一最後阻礙。
一直以來,英國競争與市場管理局(CMA)是此次收購案最堅定的反對者。但随着美國方面批準交易後,CMA 也迅速表态稱,随時準備考慮微軟提出的任何重組交易的建議,以解決其最終報告中提出的擔憂。與此同時,微軟、動視暴雪和 CMA 同意暫停在英國的訴訟,進行談判。
爲了安撫 CMA,微軟做出最大讓步。微軟稱其将不會獲得動視現有 PC 和主機遊戲的雲使用權,也不會獲得動視未來 15 年發布的新遊戲的雲使用權。今年 8 月,微軟重組了其拟議的動視暴雪收購交易,将動視暴雪的雲遊戲權益出售給法國育碧娛樂。
終于,CMA 松口,批準交易。這意味着阻礙交易的最後一個主要障礙得以掃除。
有遊戲産業分析師預測,此次收購交易是一場博弈。交易達成是以微軟付出了相應代價作爲前提的。雖然收購完成,但微軟爲了促成收購而給各大遊戲平台發 " 福利 ",使得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不會有自有平台獨占暴雪相關遊戲的可能。
二、昔日遊戲行業燈塔,淪爲資本的犧牲品
動視暴雪成立于 1971 年,是全世界最大的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之一。
公司旗下主要分爲動視、暴雪、國王三個部門獨立運行。旗下擁有諸多全球知名作品,如《魔獸世界》《爐石傳說》《守望先鋒》《星際争霸》《魔獸争霸》《暗黑破壞神》《使命召喚》等。
可以說,這是一家影響數代人的遊戲公司。
近年來暴雪的遊戲質量進入到瓶頸期。在《暗黑破壞神 4》之後,暴雪短時間内已經拿不出第二款質量相近的遊戲。
負面消息不斷。暴雪與玩家之間矛盾不斷升級,公司大量老員工離職,主創與團隊不合,管理層混亂等問題層出不窮。
二十年前,暴雪是遊戲行業的燈塔,如今爲何一手好牌打個稀爛?
因爲被不斷賣身,淪爲了資本交易的犧牲品。尤其少不了開法國媒體巨頭維旺迪的 " 功勞 "。
維旺迪,早年靠供水業務發家,後來通過資本運作,不斷并購重組,成爲一個龐大的媒體公司。1998 年,維旺迪将觸角伸到了電子遊戲,暴雪被維旺迪收購。
對于财團來說,遊戲公司的股票僅僅是一份資産,無關情懷。但遊戲行業本身卻依賴玩家和從業者熱愛與情懷。這種錯配導緻了暴雪的悲劇。
2002 年,瘋狂擴展的維旺迪開始陷入财務危機和信用危機,負債 310 億美元。維旺迪開始計劃将包括暴雪在内的遊戲相關部門競标出售。此舉遭遇了包括《星際争霸》創意總監在内的四名暴雪原創團隊反對,他們以集體辭職威脅維旺迪不要将暴雪競标出售。所幸,維旺迪最終挺過了危機。
不過,暴雪 " 四大天王 " 還是陸續離開了這家公司。創始團隊的出走,爲暴雪的 " 沒落 " 埋下了伏筆。
暴雪被收購後,在很多方面受限于 " 收益爲王 " 的維旺迪,遊戲研發環節多次受到資本幹涉。業内人士表示," 很多時候,遊戲公司一旦被财團收購,也就意味着他們對之後遊戲的開發與發行都失去了自主權。其最壞的結果就是,一個工作室隻要開發了一款不賣座的遊戲,就很有可能遭到雪藏、重組甚至解散。而那些叫好不叫座的遊戲系列,也可能因爲商業上的失利而難以推出新作,甚至直接被轉賣他人都有可能。"
爲了擺脫維旺迪的控制,暴雪努力賺錢回購。2013 年~2016 年期間,動視暴雪一邊炒冷飯賺錢,一邊和維旺迪爲首的董事會鬥智鬥勇,慢慢回購維旺迪的股份,爲自己贖身。但回購耗費了太多精力和财力,暴雪業績情況時好時壞。
經曆了長期業績疲軟之後,暴雪最新财報結果喜人。今年 7 月,動視暴雪公布了 2023 年第二季度的财報數據,營收高達 10.58 億美元,同比暴漲 238%。
對于暴雪來說,2023 年的第二季度終于是苦盡甘來,因爲自從 2023 年 1 月 24 日終止國區戰網服務後,随後的 2023 年第一季度暴雪的營收僅爲 4.43 億美元,相較于 2022 年第四季度的 7.94 億美元,暴跌 44%,情況相當慘淡。
暴雪的營收上漲主要得益于《暗黑破壞神 4》發布以及從 4 月份開始的大量活動及資料片上線,時隔 11 年的更新和玩家初期不錯的評價使得《暗黑破壞神 4》上線後銷量喜人,加上通行證等付費内容的推出,讓暴雪的 2023 年第二季度營收久違的突破了 10 億美元。
三、" 上帝給暴雪關上門,又開了一扇 Windows"
對于微軟收購暴雪,網上一個經典段子是:" 上帝給暴雪關上門,又開了一扇 Windows。"
690 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幾乎是 2016 年微軟收購 LinkedIn 價格的三倍。據計算,這次收購溢價約 45%,而且交易将全部以現金形式進行。即便對财大氣粗的微軟來說,這也下了血本。因爲相比 690 億美元的收購價,2022 财年,微軟淨利潤也不過 727 億美元。
然而,究竟是什麽原因促使這家軟件巨頭不惜花大價錢也要收購深陷醜聞泥潭的動視暴雪?
許是看中了動視暴雪衆多經典 IP。對微軟而言, 暴雪最大價值便在于此。這些核心産品可以和微軟的雲遊戲、Xbox 業務以及元宇宙相結合,帶來新的可能性。交易達成後,微軟在遊戲領域地位将飙至全球第三,僅次于騰訊和索尼。
這已經不是微軟首次涉獵遊戲領域了。
2014 年,微軟曾以 25 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電子遊戲開發商 Mojang,這家公司曾開發過《我的世界》等知名遊戲。
2020 年,微軟又耗費 75 億美元收購遊戲制造商貝塞斯達。金額之高,曾被業内稱爲 " 史上之最 "。
微軟在遊戲方面的招兵買馬,也給微軟帶來了豐厚回報。據悉,2021 年 1 月,随着 Xbox Series X 和 Series S 遊戲機的巨大需求,微軟的遊戲收入首次超過 50 億美元。而此次收購,微軟也将通過增加動視暴雪遊戲以及随之而來的近 4 億月活玩家,推動微軟遊戲業務發展。
具體來看,本次收購也是微軟在爲入局手遊做準備。正如微軟遊戲平台 Xbox 負責人 Phil Spencer 所言,衆所周知,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遊戲設備是手機。然而,微軟在手機遊戲領域卻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相比之下,動視暴雪旗下手遊工作室 King 曾開發了史上最受歡迎的手遊之一《Candy Crush》,或許能爲微軟在手遊市場殺出一條血路。據了解,Spencer 已被任命爲新部門 " 微軟遊戲 CEO",以作爲動視暴雪收購計劃的一部分。
另外,微軟一直對元宇宙抱有極高興趣。相比于競争對手 Meta 在社交領域的深厚根基,深知無法從社交端口快速切入的微軟,以遊戲爲切口。微軟首席執行官 Satya Nadella 曾表示," 遊戲是當今所有平台娛樂中最具活力和令人興奮的類别,并将在元宇宙平台的開發中發揮關鍵作用。" 此次收購将提供更大規模的遊戲社區來創建自己的元宇宙。
總之,微軟成功收購暴雪,對于暴雪來講,多少帶點英雄遲暮的悲涼,但對于玩家而言,至少自己所投入的熱愛不會徹底消亡,還能有機會重新煥發生機,内心多少是激動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投中網 (ID:China-Venture),作者:張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