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上汽高層吐槽小米汽車抄保時捷 # 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廣泛讨論。據媒體報道,近日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在采訪中吐槽小米汽車,認爲其外觀抄襲保時捷。
俞經民直言," 我直接噴一下小米,這個抄的是真不要臉。抄是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很多人不認識那個叫保時捷的車,保時捷車怎麽會難看呢?我很理解,沒什麽不好意思,隻要成功。" 随後他表示," 但小米汽車應該仔細地考慮品牌是幹什麽的,因爲這個不完全是電子消費品,手機都長得差不多,都同質化,汽車永遠不會,因爲有設計師,有品牌。"
對于俞經民的公開吐槽,多位博主也發表自己的看法。
對于小米 SU7 是否存在抄襲,業内早已有所讨論。此前,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Michael Kirsch)曾公開表示," 對于小米 SU7 和保時捷的相似之處,我認爲或許是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
賈躍亭也曾公開點評小米汽車,山寨文化令人擔憂,對标抄襲無法帶來技術變革。賈躍亭稱其山寨文化、走捷徑模式和 follower 思維卻被很多人奉爲圭臬,令人擔憂。" 賈躍亭表示," 價值觀決定天花闆,對标、抄襲和淺層次的創新無法帶來根本性的技術變革和基礎科技超越。隻有變革文化成爲主流,而不是山寨文化依然盛行;隻有原創精神刻進創業家的骨子裏,而不是将 follower 思維視爲創業 " 聖經 " ……
據了解,小米 SU7 是由寶馬全球首位中國設計師李田原、前奔馳德國總部高級外飾設計師仇臻、前寶馬高級内飾設計師 Shin 共同操刀完成。毫不誇張的說,放在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小米 SU7 的回頭率遠比保時捷高,首先是其 " 心有靈犀 " 的設計風格确實足以吸引消費者,再加上遠低于市場預期的定價,讓小米 SU7 一炮而紅。
毫無疑問,小米汽車是現階段營銷最爲成功的電動汽車品牌。上市之前虛無缥缈的定價吊足了用戶的胃口,定價 21.59 萬元起的小米 SU7 直接引爆汽車行業,雷軍一夜變成了 " 雷神 "。據了解,小米 SU7 自上市以來累計交付 43120 輛,6-8 月已經連續三個月銷量穩定在萬輛以上,小米汽車在 2024 年預期交付 10 萬輛,沖刺 12 萬輛。
此次對小米汽車公開吐槽的上汽高管,是上汽乘用車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據了解,俞經民是上汽集團的老将,自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上汽集團,曆任上汽大衆區域總經理、上汽大衆斯柯達品牌銷售總監、上汽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等職位。2014 年,俞經民擔任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一幹就是 7 年。在俞經民接手上汽乘用車之前,旗下榮威、名爵銷量不愠不火,而在其任職的最後一年,上汽乘用車銷量 65.79 萬輛,當年恰逢遭到疫情肆虐,但 2.29% 的跌幅遠低于市場下滑水平。2021 年 4 月,俞經民擔任上汽大衆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兼上海上汽大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
俞經民被視爲上汽大衆的 " 救活隊長 ",在出任上汽大衆銷售公司總經理之前,上汽大衆已經連續兩年銷量同比下滑,2019 年 -2021 年分别同比下滑 3.07%、24.79%、17.50%,在接任上汽大衆銷售公司的次年,上汽大衆銷量實現同比增長 6.35%,但 2023 年又在自主品牌大反攻的背景下,全年銷量下滑 8.01%。時隔三年,俞經民重返上汽乘用車,意圖也很明顯,那就是扭轉乘用車業務。近年來,包括榮威、MG、飛凡汽車在内的上汽乘用車,一直遭遇銷量和品牌力下滑的打擊,與目前市場上的主流自主品牌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事實上,不隻是上汽乘用車,整個上汽集團今年都面臨着嚴峻的壓力。6 月,上汽集團(30.05 萬輛)銷量被比亞迪(34.17 萬輛)反超。7 月,比亞迪再次反超上汽集團,前者銷量 25.15 萬輛,後者銷量 34.24 萬輛。此消彼長之下,上汽集團在國内市場的地位已經遭到嚴重威脅。截至 7 月底,比亞迪累計銷量 195.54 萬輛,同比增長 28.83%,而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爲 207.84 萬輛,同比下滑 15.92%。上汽集團和比亞迪的銷量差距僅 12.3 萬輛,随着合資品牌的式微,上汽集團的跌幅正在不斷擴大,按照目前的市場表現,比亞迪僅需兩個月便能反超上汽集團,成爲國内最大的汽車廠商。
這可能也是上汽集團管理層集體換防的主要原因。7 月 10 日,上汽集團官宣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原董事長陳虹由于到齡退休辭去董事長及其他職務,王曉秋擔任上汽集團新董事長,賈健旭擔任上汽集團總裁。此後,包括華域汽車、上汽大衆、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等公司陸續完成管理層更換,但此舉能否扭轉市場局勢,還有待考驗。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