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管理評論(dfglpl)
1
自我定位
無論何時,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人們在遇到失敗的時候往往會重新定位。
但是我要說的是,你在成功的時候就應該重新定位,因爲隻有那時你才有這個資本。
2
長遠眼光
在職業生涯的早期,人們看問題通常隻能看到很有限的時間範圍,差不多隻能看到 4 年,他們無法想象 4 年之後的事。
但是,當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後,時間範圍就擴大了。他們突然開始思考往後 20 年、30 年甚至更長時間範圍的各種選擇。
這樣長遠的眼光,會帶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清晰思路。
3
要有信仰
巨大的成功與回答人生根本問題的能力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
我認爲最成功的人士都有很堅定的信仰;宗教信仰、持守敬虔與社區中的成功人士有巨大的相關性。
4
有緊迫感
把你的人生當成你的最後階段,唯一值得努力的目的,是把平凡的一生變成有意義的一生。
5
抓住機遇
機遇往往不期而至。
太多的計劃會讓你對機遇充耳不聞……機遇會來敲門,但隻敲一次。你必須爲這個機遇做好準備。
6
尊重工作
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你不僅做不好這份工作,而且還會使你消沉下去,最終甚至可能殺死你。
7
善始善終
我對成功的定義在很久以前就改變了,我熱愛咨詢工作和寫作——做這些事的時候我經常忘記了時間。
要善始善終,要想讓人們記住我什麽,這些事情現在就很重要。對一些人的人生産生影響,是一個很值得爲之奮的目标。
幫助一些人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我的确想要人們因此而記住我。
8
有種有收
有很多年的時間,我用産量(output)來衡量自己的工作——主要是書籍和其他寫作。
好多年中我的工作效率都很高。今天我的工作效率沒有那麽高了,因爲現在是收獲之年,不是播種之年。
9
重視成果
非營利機構通常成果不夠,因爲它們不要求成果,根本就不知道它們想要什麽成果。
它們是好意,具有最良好的意願,但是(如格言所說)良好的意願隻會鋪下通往地獄之路。
10
終身成長
我看到越來越多的 40 多歲的人,他們一直很成功,他們在工作和職業生涯中做得很好。但以我的經驗,他們最終會成爲這三種人之一:
第一種是退休,他們一般不會很長壽。
第二種,他們繼續做原來的工作,但是已經失去了熱情,感到活力減退了。
第三種,他們還在繼續做原來的工作,但是想方設法尋找有所貢獻的途徑。
他們感覺自己得到了很多,因此尋找回饋的機會。他們不滿足于隻是給人以金錢上的資助,他們想參與進去,更積極正面地去幫助他人。
這最後一種人是善始善終的。(本文完)
一個企業的未來
取決于其組織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