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在飛機、地鐵、大巴或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吵鬧不休,很多人一定會下意識認爲是孩子太熊的原因。
而通常熊孩子背後都有熊父母的縱容,厭惡難忍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很多時候還會因此而爆發沖突。
誠然,若孩子已經到了一個能夠約束自己行爲的年齡,一直吵鬧不休而父母又不管教,這确實讓人難以忍受。
但如果對象是一個生理心理都處在懵懂階段無法自控的嬰幼兒呢?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是不是就能讓他像大人一樣在最短時間内平靜下來呢?
男童高鐵上吃 " 泡面 " 遭辱罵,寶爸很委屈 ..
不管是坐高鐵還是火車,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有一個毛病是改不掉的,那就是上車之後就很容易感到饑餓,尤其是有人吃東西很香的時候更是。
而說到火車高鐵必備,那很多人的腦袋中冒出來的一定是泡面。
然而,一位寶爸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煩惱……
在高鐵上兒子囔囔着自己餓了,于是讓爸爸給自己煮泡面。
蓋子一打開味道就出來了,香極了,爸爸看孩子吃上就去上廁所了。
結果回來就聽見兒子的哭聲,周圍還圍着一群人。
還聽着那些人說男孩子在高鐵上吃泡面很沒有教養之類的辱罵!
寶爸一下就怒了,沖過來,把兒子護在身後冷靜地說:" 你們有素質?你們這樣對一個小孩子就是有素質?有教養?"
一時間車廂内都陷入沉默了,那些人老臉一紅也不說話了就回到座位了。
寶爸也十分難堪,怎麽在高鐵上吃泡面,就成沒教養了?
不得不說這種經曆真的會給男孩子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奇怪的是,網友們對這件事看法不一:" 不會給孩子提前喂飽嗎?封閉空間吃泡面味很大啊!就不能吃點正常的東西嗎?"
" 隻要鐵路部門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在車廂裏吃東西,其他人就無權幹涉!"
" 我估計批評的人把高鐵當地鐵了吧,估計也是窮慣了,總以爲自己坐的是地鐵。"
你怎麽看?
" 你孩子那麽吵,扔下飛機吧!"
作爲父母,最難堪的事情莫過于有人在公共場合指責你:" 你不配當媽媽!" 以及 " 你的孩子真沒有教養!"
之前,一對情侶在亞洲航空飛機上争吵的視頻火了。
視頻大概的事情就是一個媽媽帶兩個小孩坐飛機回國,一個是嬰兒,一個稍微大一點。
年輕情侶中的男子激動地說," 整個飛機上不止你們一個小孩,爲什麽就你們小孩吵?"
媽媽回嘴:" 我一直在管啊,最好你們兩個一輩子不要生孩子!"
期間還能聽到嬰兒的哭聲。
媽媽下了飛機一隻手抱着一個小男孩,另一隻手牽着小女兒。
很無奈的說道," 那個人要我把小孩管好,我沒辦法,其實我一直想辦法弄,但怎麽都不行。"
看到這個畫面,明爸想任何一個媽媽都能立馬腦補這個可憐的女人從收拾好行李,到帶小孩出門上飛機再到回家,這一路都經曆了些什麽 ......
但其實也能想象,幾個小時的航程如果有嬰孩一直尖叫嚎哭,周邊的旅客心中該有多麽崩潰。
可是,在飛機上吵鬧的小孩子,怎麽就沒有教養了?
年齡小的孩子确實沒有辦法在任何時候都安靜乖巧,這是客觀事實。
你覺得 " 小孩應該是個什麽樣子 " 呢?
小孩是不是應該要聽話、有禮貌、守規矩、懂得團體生活的潛規則…甚至是,要 " 體貼大人 "?
所有教育的順序,都應該尊崇孩子的天性!
小編認爲相比于那些指責一個小孩子沒教養的成年人,他們才是真正的沒教養沒素質!
但也有父母糾結,遇到了這種事應該如何解決呢?
人與人之間,禮讓 " 六尺 "
公共場合,每個人都會有需要打擾别人的時候,相互理解和包容,才是真正的教養。
天津一對夫婦搬到新家後,考慮到自己的孩子正在學走路,害怕打擾到鄰居,便送了鄰居一個腳墊,還有問候信,對可能造成的打擾表示歉意。
一位樓層住戶,因爲孩子每天要練琴,擔心打擾到别人,便給樓上樓下每個鄰居都手寫一封保證信,告訴鄰居們孩子幾點練琴,如果生活被打擾了可以随時打電話。
還有一個大叔,明明買了卧票卻睡在車廂外,就是害怕呼噜聲太大打擾到别人,最後被整節車廂的人勸回去。
多考慮别人的感受,這是禮讓三分;而你的周到,能讓别人理解到你的不容易,自然也會禮讓三分。
古有兩家人各讓三尺,成就 " 六尺之巷 " 的佳話。
今天的人們多理解彼此,多一點情分,在颠沛流離的人生路上,多感受一份陌生人的善意,何嘗不是一種溫暖呢?
回到帶孩子出門的問題,父母們雖然不容易,但多考慮别人的感受,才能換取更多的包容。
預設好孩子可能出現哭鬧的情況,提前準備好應對措施。
比如帶寶寶坐飛機時,要了解到孩子在起飛和降落時,會因爲氣壓變化導緻的耳膜疼痛而容易哭鬧。
所以在這兩個階段可以母乳喂養或者奶嘴,通過吞咽動作緩解寶寶的不适感。
而買機票的時間,也可以盡量挑選孩子睡覺的時間。
同時盡量照顧周圍乘客的感受,事先誠懇地道歉,求得别人的諒解。
曾經就有新聞報道,一歲的寶寶的父母帶孩子坐飛機,害怕打擾到别的乘客,就給每位乘客準備了糖果和耳塞。
裏面還有一封信,以孩子的口吻和乘客們解釋:
" 這是爸爸媽媽第一次帶我坐飛機。"
" 我會盡量不添麻煩。"
這樣有素質的爸媽,以及害怕打擾到别人的小心翼翼和周到,哪怕孩子哭鬧,周圍的人也會更加包容。
因爲乘客們能通過孩子爸媽的行爲看到他們的真誠,理解到他們的盡心盡力,也自然不會忍心再去苛責。
一方多考慮别人,不管再怎麽不願意,确實給别人造成了困擾;
一方多一分理解,小孩子的哭鬧不受控制,父母也很不容易;
幹戈才能成玉帛。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