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2023 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 59 人,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 74 人。其中,現年 45 歲的結構生物學家顔甯新當選爲中科院院士。
23 日,顔甯本人公開回應了當選中科院院士一事。
據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視頻号 " 直新聞 " 消息,11 月 23 日上午,在深圳舉行的女科學家論壇交流環節上,剛剛當選中科院院士的顔甯在回答主持人的問題時表示:" 我說這些‘帽子’什麽,其實它不能改變你這個人,不(能)改變你是誰。不會說因爲有這個(‘帽子’)你就更優秀,或者怎麽樣。"
" 作爲一個科研工作者,我想我們追求的都是,在科學史上我留下了什麽,爲這個社會我做了什麽。所以你從這個初心出發,你就會想,一直要 aim high(追求高目标)。" 顔甯說。
目前,顔甯擔任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道,顔甯 1977 年 11 月出生于山東,現年 45 歲,2000 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後留在該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07 年 10 月,不滿 30 歲的顔甯回到母校清華大學,組建實驗室,成爲清華大學醫學院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在清華大學任教的十年間,顔甯的科研成果兩次入選《科學》(Science)雜志評出的年度十大進展,其本人還因在蛋白質結構方面的突出貢獻而入選《自然》(Nature)雜志評出的 10 位 " 中國科學之星 " 之一。
2017 年,時年 39 歲的清華大學教授顔甯曾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名單,成爲當年最年輕的院士候選人,但最終遺憾落選。
同年,顔甯離開清華大學,擔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擔任雪莉 · 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同年 5 月起任清華大學兼職教授。2019 年,顔甯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兩年後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2 年 11 月 1 日,顔甯在 "2022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 " 上宣布将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回國協助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簡稱 SMART,英文有 " 聰明 " 之意)。2022 年 12 月 10 日,深圳醫學科學院揭牌,顔甯獲發聘書,出任創始院長。2023 年 11 月 21 日,深圳醫學科學院正式宣告成立。
延伸閱讀
兩次從普林斯頓歸來的 " 女神 " 顔甯 : 拒絕被叫 " 女科學家 "
5 年前被輿論解讀爲落選中科院院士而 " 負氣出走 " 美國的 " 清華女神 " 顔甯,又回來了!
" 清華女神 " 顔甯又回來了
在 "2022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 " 上,45 歲的顔甯身着粉色上衣上台,身後的屏幕上寫着:歸去來兮。顔甯宣布,自己将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從美國回國,加盟深圳協助創建深圳醫院科學院。
45 歲的顔甯身着粉色上衣上台,身後的屏幕上寫着:歸去來兮
30 歲當上清華正教授,39 歲當選 " 中國科學之星 ",40 歲成爲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 · 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42 歲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44 歲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09 年以來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發表 19 篇論文 …… 這樣一位學術大咖,爲何在如今選擇回國?
考上清華的山東妹子
1977 年,顔甯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普集街道博平村。博平村始建于東晉(公元 417 年),至今已 1600 餘年,是國家級傳統村落、省級曆史文化名村。村書記李曰學說,這幾年,來村裏旅遊的人經常會問,這裏是不是科學家顔甯的家鄉,想去看看她家。
其實,顔甯隻在博平村待了兩年。顔甯的父母在當時的山東省交通廳汽車制造廠工作。兩歲時,父親顔景君工作調動至濟南市萊蕪區,顔甯也跟随父母搬去了萊蕪。6 歲的時候,顔甯随着父母搬遷到北京。
顔甯的父親顔景君
在北京,顔甯就讀于大興區第五小學。從一年級開始,顔甯就是 " 别人家的孩子 " ——擔任中隊幹部,少先隊大隊委、大隊長等職務,曆年來都被評爲優秀少先隊員和三好學生。當時學校剛成立了小記者站,顔甯就成了第一屆小記者站的站長。
顔甯的中學就讀于大興一中(當時是黃村一中),在這個當時大興區唯一的重點中學度過了六年時光。上學時,顔甯的興趣點在文學方面,她喜歡唐詩宋詞,喜歡讀散文小說。功課幾乎門門都是第一,在多次全市學科競賽中獲獎。
因爲家中有很多親人從醫,所以顔甯的父母也希望女兒學醫。但顔甯很怕解剖,決定學習和 " 醫學 " 比較相似的 " 生物學 " 專業。1996 年,19 歲的顔甯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在清華讀本科時,顔甯一開始并未想着要出國深造
在清華讀本科時,顔甯一開始并未像周圍大多數同學那樣想着要出國深造,更未想過要從事生物學的科研工作,古靈精怪的她其實更想當一名記者。這可能和她小學時候當過小記者站站長的經曆有關。
不過在大學氣氛的感染下,顔甯萌生出 "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這一念頭,于是開始準備考托福、申請去國外讀書。說來有趣,顔甯英文名中的 "Nieng" 實際上應該是 "Ning",原因是家長在幫她托福報名時不小心多寫了個 "e",反而使得顔甯的英文名 Nieng Yan 獨具特色。
兩次從普林斯頓歸來的 " 科研女神 "
2000 年,顔甯本科畢業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著名科學家施一公,并獲得博士學位。
2007 年,顔甯回到母校組建實驗室,在 30 歲的時候成爲當時清華大學醫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而她确立下的幾個研究目标都是業内公認的硬骨頭。
在清華的十年時間裏,顔甯的科研成果令人矚目,在最權威的國際頂刊上發表了諸多論文。2014 年,顔甯帶領着團隊攻破了人體蛋白 GLUT1 的三維晶體結構,攻克了 50 年的不解難題。這一年,顔甯隻有 37 歲。
2007 年,顔甯回到清華組建實驗室
顔甯還在 2016 年被《自然》評爲 10 位 " 中國科學之星 " 之一。
顔甯還在 2016 年被評爲 " 中國科學之星 " 之一
顔甯真正出圈,是在 2016 年央視制作的系列節目《開講啦》。當時,39 歲的顔甯因其優雅的氣質,以及主持人撒貝甯随口一說的 " 顔值 " 外号和二人的精彩互嗆,收獲了象牙塔内外一衆粉絲。
顔甯直言,對于 " 女科學家 " 這個說法是拒絕的,别人稱呼她爲 " 女科學家 ",是絕對不可以的。" 爲什麽要在科學家前面加個‘女’字呢?這是帶有歧視色彩的。"
2017 年 4 月,40 歲的顔甯做出了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的決定——離開待了 10 年的清華大學,成爲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 · 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雪莉 · 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 200 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裏被認爲是獨一無二的。
由于當時的顔甯正好落選中科院院士,她的這一舉動也被輿論解讀爲 " 負氣出走 ",外界對此褒貶不一。
在美國期間,顔甯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二十年多來輾轉于清華和普林斯頓的顔甯,可謂是象牙塔裏的 " 常住民 ",這回卻 " 麻溜地 " 向普林斯頓遞交了辭職申請,再次跳出舒适圈。
在解釋爲何回國時,顔甯表示,自己想去打造一方平台,同時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的合理機制,說明科研平台和科研環境對一個人選擇至關重要。
顔甯曾對自己的人生如此評價:" 當我定義了(探索未知)這樣一種人生意義,也同時意味着選擇了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一種自找麻煩的思維方式,和一種自得其樂的存在方式。"
這一回,她又開始 " 自找麻煩 " 而 " 自得其樂 "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