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南國都市報消息,近日,湛江至海口高速鐵路項目建設工作動員大會在湛江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湛海高鐵始于湛江市霞山區湛江北站,經雷州市、徐聞縣後通過輪渡接入海口南站,正線全長 127.84 公裏(陸上部分),湛江西聯絡線長度 11.73 公裏,總投資約 314 億元,設計時速 350 公裏,已成功納入國鐵集團及廣東省的 2023 年開工建設計劃。
圖片來源:南國都市報
湛海高鐵是完善國家 " 八縱八橫 " 高鐵網絡之包銀海高鐵的一部分,近期采用 " 人過海方案 ",預留橋隧過海通道建設條件,建成後将構建湛江至海口 2 小時交通圈,是海南通向其他省市的快速出省通道,同時也是連接 " 絲綢之路經濟帶 " 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的重要紐帶。此前,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表示,湛海高鐵建設工期爲 3.5 年。
解讀:廣東省和海南省在 2014 年就曾對湛江—海口高鐵進行接洽。如今時隔近十年,湛海高鐵迎來新消息,有望今年開建。一直以來,海南與其他省份之間的往來交流主要通過海、空兩種方式,直到 2003 年 1 月,海南首條跨海鐵路——粵海鐵路正式通車,才告别沒有島外鐵路貫通的曆史。
需要指出的是,粵海鐵路是由 " 兩線一渡 " 工程組成,簡單來說,就是把火車拆了裝上船,再漂洋過海,以時間成本計算,從廣州到海口耗時近 11 個小時。相比之下,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海洋服役環境的高鐵工程福廈高鐵,設計時速 350 公裏,預計 2023 年通車後乘坐動車隻需 98 秒就可風馳電掣跨越大海。
從目前的報道來看,湛海高鐵近期仍采用 " 人過海方案 ",同時提出 " 預留橋隧過海通道建設條件 "。此前,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官網發布的一份《海口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含樞紐規劃)(2020-2035 年)》(公示稿)中也曾透露,要加快實現瓊州海峽湛海高鐵開通運營,并提出 " 遠景預留瓊州海峽跨海工程 "。
關于瓊州海峽跨海工程的研究曆時多年,但囿于技術難度、投入成本、經濟價值等問題,始終未有更多推進。此前還有交通領域的專家直言,湛江—海口高鐵穿過瓊州海峽的直線距離并不長,通過隧道、架橋的成本極高,且施工難度大,反而借鑒粵海鐵路的方式,通過輪渡過海,更加節約高效。
不過,随着海南自貿港建設快速推進,瓊州海峽運輸數據連創新高,也爲推進瓊州海峽跨海工程提供了新的動力。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僅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湛海高鐵建成後,将構建湛江至海口 2 小時交通圈,同時無縫對接廣湛高鐵,大大縮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貿區(港)的時空距離。
# 動向
哈爾濱市級機關事業單位開展編外用人清理
3 月 20 日,哈爾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微信公衆号發布消息:從 3 月初起,集中力量和時間開展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人清理規範工作。哈爾濱市委編辦明确: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現有編制内人員能夠保證工作正常開展的,不準使用編外人員。用人單位要制定編外用人員額年度精簡計劃,市直機關編外用人原則上 5 年内精簡完畢,每年精簡不少于本單位編外用人員額的 20%;市直事業單位編外用人結合職能調整情況及空編率适度精簡。
海南在北京、廣州、西安、重慶四地高薪攬才
3 月 21 日,海南在北京、廣州、西安、重慶四地同步舉辦 " 百場萬崗 · 四城同辦 " 校招活動(第二場)。數據顯示,到四城參加線下招聘的用人單位中,有 300 家事業單位,213 家國有企業(含央企),112 家民營企業,以及 44 家社團組織、法定機構等其他類型用人單位。這是繼 2022 年 12 月 21 日在上海、武漢、成都、長沙舉辦 " 百場萬崗 · 四城同辦 " 校招活動 ( 第一場 ) 後,海南又一次主動出擊招攬人才。
重慶制定新材料産業發展 " 路線圖 "
3 月 21 日,重慶市經信委消息稱,該委拟定《重慶市新材料産業發展行動計劃 ( 2023 — 2025 ) ( 征求意見稿 ) 》向社會征求意見。《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5 年,全市将基本建成産業結構合理、研發水平較高、産業規模持續提升的現代新材料産業體系,新材料産業産值突破 2000 億元,成爲國家重要的輕合金、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合成材料産業基地。
西安發布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 最高補貼 6000 元
3 月 21 日,陝西西安市出台《西安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擴大生産促進消費若幹措施》,提振市場信心,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在西安市限額以上汽車銷售企業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并上牌的消費者給予補貼,支持新能源汽車生産和消費。對 2023 年 3 月 21 日至 4 月 30 日在西安市限額以上汽車銷售企業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并上牌的消費者給予補貼,最高每輛補貼 6000 元。
# 聲音
今年春天沙塵暴怎麽這麽多?
受冷空氣影響,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過程侵襲北方。中央氣象台 22 日繼續發布沙塵暴黃色預警:預計 22 日 8 時至 23 日 8 時,18 省區市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内蒙古東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沙塵暴,局地有強沙塵暴。預計 23 日白天沙塵天氣将逐漸減弱,影響趨于結束。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近期北方沙塵天氣頻發,不少公衆疑問:今年春天沙塵暴怎麽這麽多?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濤介紹,之所以出現沙塵天氣,是因爲當前大地回暖,日曬使得地表松動,春季又恰好是冷空氣大風頻發的季節,所以當強風經過蒙古國和我國内蒙古西部、甘肅等地的沙源地時,會将沙塵卷到空中,随着低空氣流向東向南傳輸,影響内蒙古以東以南等區域。
專家表示,今年三月以來,沙源地溫高雨少,大部分地表基本無積雪覆蓋,一旦有冷空氣入侵,出現大風天氣,易造成沙塵天氣傳輸。
# 數讀
51 個月來全國百城住宅庫存首次同比下降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近日發布報告顯示,當前住宅庫存指标出現積極信号。即 51 個月來全國百城住宅庫存規模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據統計,截至 2023 年 2 月底,全國 100 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爲 51181 萬平方米,環比減少 2.4%,同比減少 0.2%。在過去連續 50 個月庫存規模同比正增長的情況下,當前庫存數據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态勢。
報告還顯示,2023 年 2 月,全國 100 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即庫存去化周期爲 18.9 個月,這也意味着市場消化完這些庫存需要 18.9 個月時間,即超過 1.5 年。報告認爲,單純看這個數據,其實還是略偏高,和 2011 年、2014 年有相似之處。但數據其實不悲觀。鑒于銷售市場數據有進一步改善的可能,所以目前 2 月份的數據有持續轉好的空間,或者說去化周期數據将逐漸走出最大壓力期。
# 放榜
浙江上規模民企報告首發 杭州都市圈 " 霸榜 "
3 月 21 日,《2022 浙江省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分析報告》發布,這是浙江省工商聯首次發布上規模民企的報告。從市域範圍來看,杭州都市圈城市在入圍企業數量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其中,杭州以 315 家位居全省 11 個地市之首,占全部樣本的 22.71%。嘉興、紹興、湖州分别以 233 家、219 家、108 家排名第二、第三和第五,杭湖嘉紹四市占據全省規上民營企業總數的 63%。此外,杭州、紹興、嘉興位居入圍企業增量排名前三位,分别新增 123 家、81 家和 75 家。
從縣域分布看,這一優勢同樣明顯。全省入圍數居前二十的 22 個縣區中,杭州都市圈共有 17 個,并包攬了前五名,杭州蕭山區、紹興柯橋區、桐鄉市、杭州拱墅區均有超 50 家企業入圍。杭州濱江區、紹興柯橋區、湖州安吉縣分别位居入圍企業增量排名前三位。其中,安吉縣總入圍數 28 家,新增數就達 23 家。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