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修複人員用妙手修複彩繪兵馬俑,使得這數千年前的 " 士兵 " 們更加栩栩如生了。可能細心的你會發現,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有那麽多 " 兵 ",咋沒有 " 女兵 " 呢?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追蹤解謎
從史傳文學中的禮制傳統談起
兵馬俑的題材來源于秦代軍隊,秦軍常态化兵役制不涉及女性,國家危機關頭啓動 " 應急預案 ",才發動女子參加戰争。俑坑中出土的兵器劍入鞘,戟罩韬,弩有檠,沒達到 " 劍拔弩張 " 的程度,用不着啓動應急預案。
看起來 " 沒有 " 很好解答,但要說清楚 " 爲何沒有 ",我們從史傳文學記載中可窺一二。
" 戎事不迩女器。"(春秋 · 左丘明《左傳 · 僖公二十二年》)
這充分體現了當時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地位。
公元前 638 年宋公與楚人戰于泓,鄭國是楚國的同盟國,鄭文公于十一月初八日早晨派出花枝招展的夫人芈氏、姜氏,來到柯澤慰勞楚成王。楚成王有點嘚瑟,帶着女賓欣賞戰利品:一群俘虜、一堆耳朵。咋樣,看我們楚軍厲害吧。
夫子們爲此憂心忡忡,便發出了 " 作戰期間不能接近女人的用具 " 這句話。男主外,女主内,女人抛頭露面不合于禮,兵戎之事女人更不能介入。
誰知第二天事态繼續惡化,楚成王進入鄭國接受享禮,賓主互換禮物,把酒言歡,這是國與國之間的邦交會晤,會談、宴請等環節如禮進行,氛圍莊重,議程正常。豈料夜幕降臨,鄭文公夫人文芈氏親護楚成王返程,同去的還有鄭二姬。
預言家斷言這真不是好征兆。楚成王這麽作,恐怕不得壽終正寝。執行禮節而最後止于男女混雜不合于禮,他怎麽能得好死?這件事等于昭告天下:楚成王不能完成霸業。公元前 626 年,楚成王遭太子商臣(楚穆王)和潘崇逼迫自殺,谥号成王,果然不得善終。
别再以訛傳訛
所謂的 " 女權 " 謠言和婚姻平等沒什麽關系
曾經一段時間,秦始皇 " 不立皇後是因爲其不近女色 "" 不設女俑是爲尊重保護女性 " 等解說在社交媒體曾掀起一陣熱議。
在冷兵器時代,女性的體力确實不适合野戰,女性的存在更是會動搖軍隊士氣,但若打上 " 尊重 " 的标簽,這着實是太過于美好幻想了。曆史教訓,禮制傳統,是兵馬俑中爲何沒有女俑的答案。可是戰争何曾讓女人走開過?戰國晚期,愈演愈烈的掠奪兼并戰争使婦女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暴力傷害。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論著中引述希臘《荷馬史詩》說,戰争中 " 被俘虜的年輕婦女都成了勝利者的肉欲的犧牲品,軍事首領們按照他們的軍階依次選擇其中的最美麗者 "。畢竟 " 美人與戰利品是英雄時代恬不知恥地提出來的口号 "。
在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的封建社會中,一位帝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對于一些諸侯君,秦始皇主導的所有武力戰事雖沒有一件與 " 色 " 有關,在近女色方面确實可稱得上 " 節制型 ",但統治者都具有依仗權勢漁色縱欲的本性,伴随着統一戰争,秦始皇甚至每破諸侯就要掠奪各國美人鍾鼓充實後宮…… " 美人 " 和 " 鍾鼓 " 并稱,可見美人隻是一種 " 物件 " 而已。
秦始皇是否尊重女性,先看看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就知道了。
2013 年秦始皇陵園發現了十座小墓,内埋着一批死于非命的年輕女子,很多肢體殘缺不全。這對應了史書記載的秦始皇死後二世令後宮無子女者全部殉葬一事。女人等同于戰利品,即财物,自然無法納入國家政體。秦始皇陵園是國家建制的濃縮版,截止目前尚未發現一例女俑。百戲俑,男俑;水禽坑,男俑;文官俑坑更不用多說,亦是男俑。
秦簡文化牆。新華社 唐榮沛 / 圖
秦統一天下後,确立了國家保護婚姻的制度,明确了離婚需要官方認可的程序。但秦律保護的男女婚姻關系,男方掌握主動權,他們可以單方面提出離婚,而如果女方對婚姻不滿,僅有私下出逃而又不被捕獲一條險路可走。
" 棄妻不書,赀二甲。" 其棄妻當論不當?赀二甲。(雲夢睡虎地秦簡《法律問答》)
以《法律問答》來證明他對男女婚姻關系的态度,這有點像憑空追加一些美德美政。事實上男子出妻必須上報官府,私自離婚的話不但男方罰錢,被抛棄的女方也要同等受罰。不論是非對錯,各打五十大闆,着實令人哭笑不得,哪裏看得出婚姻平等呢?
曆史的謎團:
爲婚姻立法的秦始皇
爲何終身未立後?
秦始皇一統天下,皇帝成了專制政權的核心符号。《漢書 · 外戚傳》中也有 " 漢興,因秦之稱号,帝母稱皇太後,祖母稱太皇太後,適稱皇後,妾皆稱夫人 " 的記載。在中國古代,後宮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裏,皇帝必須與皇後緊密合作,共同維護後宮的秩序和安全。
中國的皇後制度應該出現于秦始皇時代,但制度确定者自己爲何卻從未立過皇後?這成爲一個難解的曆史之謎。
有人認爲是家庭因素影響了秦始皇。也有人認爲秦始皇是要求過高,無合适的皇後人選,所以才未立後。另外一部分人認爲秦始皇是爲求長生而延遲立皇後,但無奈還未立後就一命嗚呼。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秦始皇在長達 37 年的統治時期一直沒有立皇後,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但究竟哪種原因起了決定性作用,史料中并未記載。
如今,我們也隻能夠憑借當時的點滴資料和想象進行猜測了。對這段充滿傳奇和神秘色彩的曆史進行追溯和深入研究,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曆史的發展和演變。
策劃制作
出品丨科普中國
作者丨許衛紅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員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數創(北京)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責編丨楊雅萍
往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