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再遇銷量瓶頸,價格戰硝煙不斷。
今年 2 月第一天本該是銷量放榜的日子,朋友圈顯得冷清了不少,此前争先恐後的銷量海報在朋友圈銷聲匿迹了起來。
或許是因爲衆人還沉浸在迎财神的準備當中,2025 年的首月銷量大概率是近幾年最差的單月銷量。
有分析認爲,今年 1 月市場出現季節性回落,主要受到春節假期和以舊換新政策的影響。在春節及返鄉潮的影響下,節前客流及成交有所減少,部分購車需求在 12 月提前釋放,車市出現短暫空窗期。
隻能說 2025 年的開門紅,紅在了去年 12 月裏。

先看一組數據,直接驚掉了外界下巴。理想汽車交付新車 29,927 輛,環比下滑 48.85%。蔚來交付新車 13,863 輛,同比增長 37.9%,環比下滑 55.48%。其中,蔚來品牌 7,951 輛;樂道品牌 5,912 輛。小鵬汽車交付新車 30,350 輛,環比下滑 17.29%。
" 蔚小理 " 中,小鵬意外地超越了理想和蔚來,成爲 2025 年 1 月銷量最高的新勢力車企。上一幕演繹這個場景還發生在 2018 年。
小鵬汽車的成績離不開兩款新産品—— MONA M03 和 P7+ 的助力。數據顯示,MONA M03 連續 2 個月交付超 15000 輛,累計交付量超過 60000 輛,而小鵬 P7+ 上市 2 個月累計交付量已突破 20000 輛。

新品規劃方面,小鵬汽車在 2025 年将發布全新車型 G7 和 G6、G9 的改款車型,幾乎每個季度都有新品和改款車型。與此同時,小鵬也發布了今年全年的銷量目标 35 萬輛,計劃實現 83% 的增長。
面對激烈的市場環境,理想在去年 11 月底推出的 3 年免息政策促進了已有車型的銷量增長。但就在今年 2 月份各車企似乎都發現了這一金融政策的威力,甚至直接向特斯拉看齊,直接推出了 5 年 0 息的優惠福利。
小鵬、蔚來都是 5 年 0 息,樂道則給出了 3 年 0 息的福利,總之價格戰似乎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畢竟都走到這一步了所有人都想突破瓶頸。

在此也單獨強調一下,涉及所有品牌的銷量下滑均爲環比,也就是對比 2024 年 12 月的數據。同期比較的話,有不少品牌還是取得不錯的增長。但大部分車企環比腰斬也能側面說明,去年年底的那個繁榮是一個以提前透支銷量爲代價的僞繁榮。
很多刺激出來的曆史新高以及銷量紀錄都将成爲曆史和紀錄,這一高度将是未來衆車企的一個瓶頸。
除蔚小理外,零跑交付新車 25,170 輛,環比下滑 40.8%;極氪交付新車 11,942 輛,環比下滑 56.08%。廣汽埃安銷量爲 14,393 輛,環比下滑 69.28%。說腰斬已經是比較委婉的了,有些都是一刀砍在了大腿主動脈上。

零跑憑借性價比打法和成本控制能力,過去一年實現累計交付新車超 29 萬輛,超額完成了銷售目标。零跑 B10 有望在今年 3 月上市,零跑根據同平台打造的轎車 B01 也有望在下半年上市。
更重要的是,零跑 1 月發布盈利預告,宣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實現淨利潤轉正,提前一年達成單季度盈利目标,這标志着零跑成爲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今年同樣有望實現更高的盈利增長。
已經連續多年下滑的埃安今年将推出埃安 AION UT,同時還将落地後續的增程産品,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推 " 增程萬能藥 ",不知能否幫助埃安銷量重回巅峰。

另外,深藍汽車 1 月交付新車 24575 輛,環比下滑 32.81%。阿維塔 1 月銷量 8,826 輛,環比下滑 20.25%。岚圖汽車 1 月交付新車 8,009 輛,環比下滑 34%。曾經邁入萬輛俱樂部的品牌再次被打回原形,但并不妨礙岚圖汽車今年将沖刺年銷 20 萬輛目标,同樣阿維塔也把今年的銷量目标定在了 22 萬輛左右。
華爲系的鴻蒙智行在今年 1 月全系交付新車 34,987 輛,雖環比有接近 30% 的下滑,但相對來說幅度較小,以品牌軍團的形勢奪得造車新勢力 2025 年首月 " 銷冠 ",爲品牌新一年開了一個好頭。

其中問界 M9 是銷量冠軍,交付新車 12,483 輛,問界 M7 系列交付 8,443 輛;智界 R7 交付 11,420 輛,增程版也開啓全國交付;享界 S9 系列交付 643 台。值得一提的是,尊界 S800 将于今年春季上市,問界 M8、享界 S9 增程版等在内的全新車型也将上市。官方宣布,鴻蒙智行 " 四界 " 将在 2025 年挑戰 100 萬輛的新高度。
除掉不太給力的 1 月,還有 11 個月的時間需要賣出 96.5 萬才能達成目标,平均下來每個月需要賣出 8.8 萬輛,按照目前的銷售狀況,除非鴻蒙智行再打造幾個爆款,不然百萬銷量隻是一個空想。
在一衆環比下跌的哀鴻中,小米成爲唯一交付穩定的品牌。

據小米汽車官方 2 月 1 日公布的數據,小米 SU7 車型在 1 月的交付量再次超過 2 萬輛,已連續四個月交付量超 2 萬輛。盡管整體市場處于低位徘徊狀态,但小米汽車憑借穩定的交付表現,在競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站穩了腳跟。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 30 萬輛。
在國産售價 20 萬元以上純電動轎車中,小米 SU7 是唯一一款能夠實現連續 4 個月銷量突破 2 萬輛的車型,也是爲數不多具備跟特斯拉 Model 3 正面競争的車型。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雷軍造車的含金量還在上升,限制小米銷量的從來都不是終端,而是産能。隻要給夠小米充足的産能,小米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