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0 月 17 日 07 時 30 分 31 秒 409 毫秒,神州十一号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九十一号發射陣地發射升空。
靜寂宇宙中,地球安靜秀美,如同一顆藍色彈珠。
超重的壓迫感驟然松開,從艙窗望出去,陳冬看到了有生以來見過的最明亮的星空。
天穹上的亮光,是彼時每一個國人的希望,舉國歡慶,群情激昂。
這是中國乃至人類工業文明的驕傲。
沒人會注意一個小小的拉鏈,但神州飛上天的每一秒,都沒有人能忽視一個小小的拉鏈。
兩位宇航員的宇航服的拉鏈,由福建晉江一個名叫浔興的企業研發生産。
從 2016 年神舟十一号開始,浔興拉鏈已伴随中國航天員 6 次問鼎蒼穹。而這,已經是浔興産品質量最好的佐證。
作爲爲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拉鏈生産商,拉鏈制造龍頭企業浔興的業務遍布全球。
" 我們公司是生産拉鏈的。衣服上的一條小小的拉鏈,我們一做就做了将近 40 年。" 浔興拉鏈 CIO 林宇的介紹樸實無華。
僅憑一條成本 5 毛、平均售價 1 元的拉鏈,創立近 40 年的浔興拉鏈年營收超 20 億元。
它怎麽做到的?
1、當訂單像股價一樣跳動
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生産力大幅提升,世界工業體系發生新的變化,标準的規模化生産成爲制造業的核心。
在勞動力成本、市場、西方經濟轉移等天時地利人和因素下,中國制造業以一種無法想象的速度崛起,成爲 " 世界工廠 "。
粗放式發展階段,隻要有資金,買設備,擴大生産規模,就能帶來效益。
在成爲世界工廠的 20 餘年裏,中國的制造業已經非常成熟,而中國也進入新的經濟階段:從以規模化的剛性生産向以小單快返爲核心的柔性生産大步躍進。
傳統的剛性生産的核心邏輯是生産效率,自動化生産模式主要實現單一品種的大批量生産,滿足市場基本需求。
柔性生産的核心邏輯是效率和彈性,數字化生産模式更能夠滿足當今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而精益生産是柔性生産精髓的表現,核心是以訂單爲導向,按需生産,生産效率提高,生産周期縮短。
在柔性生産中,考驗的是生産線和供應鏈的反應速度,需要企業具有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換個更直觀地例子,今年夏天,社交媒體最火的服裝風格是多巴胺,如果你反應慢一拍,三個月才鋪貨,爲時已晚了,現在已經是美拉德色系的天下了。
信息時極速流動的時代,一股風潮像龍卷風襲來,又會在下一股流行風暴來臨前轉瞬即逝。
從生産效率角度,爆款誕生快,消亡更快,留給生産制造的反應時間越來越短。
這也是浔興曾面臨的問題。
在前 30 年,背靠時代紅利,浔興拉鏈一路狂奔。
過去,每個季度都會有産品訂貨會,一個訂單就是幾十萬條,根據訂單生産、鋪貨再發貨,一個車間可能就負責消化幾個訂單。
早期,服裝風格單一,浔興的訂單規格簡單且需求量大,隻要保證高質量,基本能解決。
浔興 CIO 林宇告訴雷峰網,浔興有接近 1 萬家客戶,那時候的生意很好做。
如今,個性化時代,傳統的訂貨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 " 小單快返 " 模式:
" 小單 ",意味着小批量、多規格,一個訂單可能就下幾百條拉鏈,甚至最小的時候,是隻有十幾條的試單;
而 " 快返 ",則意味着從下單、生産到拿貨的頻率和周期都極速縮短,客戶随時下單,最快 3 天就要求交貨。
訂單像股價一樣跳動,市場需求的變化,極度考驗企業的應變能力。
中國的制造業不斷在擁抱變化,企業不僅要比價格、拼質量,還要比誰能更快響應市場。
" 一條拉鏈,最複雜的工序要 100 多道,傳統業内生産周期平均是 10 天;而現在最極緻的情況下,當天下單,3 天内就要交貨給海外客戶,如果做不到 3 天,客戶就去找别家了。"
生産效率稍微跟不上的企業,就會像趕潮, 跟着浪頭踉踉跄跄的跑,随時被吞沒。
轉型是不是找死不知道,但不轉型一定是等死。
身處其中的企業們怎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要說生産效率,中國的工廠其實已經是世界頂尖,産線上的生産效率已經逼近極限了,還能往哪裏轉?怎麽轉?
2、柔性生産:被忽視的管理、流程效率
金融學有個著名的杜邦公式理論。
杜邦公式:總資産收益率(ROA)= 銷售淨利率 × 總資産周轉率
換句話說,利潤率 = 效益 * 效率
時間就是金錢,同樣的人力,一個月完成 1 個訂單還是 10 個訂單,利潤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爲什麽很多企業吭哧吭哧上數字化設備,效率不見提高呢?
其實深入工廠,你會發現," 生産效率 " 經常與 " 生産 " 本身無關。
那跟什麽有關?
溝通與協作,即管理和流程,這也是數字化轉型時代極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
經濟學家香帥提到,她曾去佛山調研,發現某鋁材廠的生産效率已經很高了, 一根鋼管從鋁材擠壓成型材隻需要幾分鍾。但批次質量确認,有時甚至會耽誤 2-3 天時間。
因爲生産環節如果産生過多廢料就需要定責任,對于質檢員上報的材料報廢,需要有人專門去現場巡檢,才能确認廢料,明确産生廢料的原因。協調同步,就是兩三天。
就是這些非直接生産,但又是必須有的小環節,流程與流程之間的銜接,很容易被忽視,導緻整個交付周期的 " 低效 "。
而浔興也趟過同一片泥沼。" 我們以前認爲交付速度的快慢是由産線決定的,後來發現我們錯了。訂單過來,審單需要 3 個小時,轉單再到做生産計劃,再花 3-5 個小時也正常,出貨放到倉庫,再砍掉幾個小時,1 天就沒了,而 SHEIN 下過來的訂單,留給我們的時間隻有 3 天,傳統模式根本做不了。"
的确,中國工廠的生産效率已經是世界頂尖的水平,除了一個環節:流程和流程之間的協作,尤其是工廠内部不同部門、以及工廠和工廠之間的協作。
浔興意識到," 小單快反 " 模式的變革,需要對生産體系和供應鏈體系進行數字化改造。
一個冷知識,小小的拉鏈,整個生産過程竟然需要 133 道工序。
不誇張的說,制造一條拉鏈所用到的工序流程,幾乎覆蓋了制造業涉及的絕大多數工藝。生産線的快速切換、前後工序的銜接、采購備料的協同都被急速放大,人、機、料、法、環,環環相扣,一環都不能出錯。
而每一條工序完成後,還有嚴格的檢驗流程,品名、數量、機器等等信息,所有信息都需要手動記錄,最後再錄入系統。
這個過程極爲耗時耗力,且容易出錯,管理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
如何優化流程效率,讓協作變得更絲滑?作爲 CIO,林宇很早就開始布局浔興的數字化。
" 數字化最核心的不是技術問題,對我們傳統企業來說,技術已經足夠用了,但怎麽用好技術,幫助精簡流程、提高效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也不是随便上一個系統,就能夠跑起來。"
而符合這一邏輯的數字化工具,企業微信是最明顯的一個。
2017 年,浔興将工廠内部的系統接入企業微信,逐步開始啓動全面數字化轉型。
最開始,浔興信息化主要使用的 ERP 系統,在看到企業微信可以跟微信打通的優勢之後,引入企業微信作爲工作交流工具。後來,他們發現企業微信可以做的遠不止交流。
例如訂單進度,僅尼龍注塑車間一個産線就有十幾道工序,一個班負責一道工序。以前,産品流轉到了哪裏,完成質量如何,領導并不清楚。其中,質量管理是極爲重要,也是問題最多的環節,因爲流程多,各個班之間容易産生糾紛推诿。
浔興把内部的 ERP 和企微做整合,所有流程通過企微做一個移動門戶,讓信息更透明,所有部門協同更快。
接入企業微信系統後,産品信息錄入系統,在嵌入的算法輔助下能判斷質量情況,結合企業微信,還能以最快速度定位問題出處。
通過企業微信, 質檢員可以在線上提交廢料的料号和對應圖片,審核員能快速确認,手機上就能審批簽單。
一個車間幾十萬的訂單信息,不同客戶有不同的訂單需求、進度,交期是否延誤、質量問題 ...... 所有數據和環節進度,在企業微信裏,各種問題都能直觀清晰呈現,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
" 比如我現在在這裏和你們做交流,假設工廠有情況,我現在就可以把事情處理了,同樣,工人也不是能時刻能坐在電腦前,移動端可以随時接收消息提醒,推進流程進程,這種溝通的效率非常高效。"
後來他們把審批系統放到企業微信,讓移動審批變得更快速,接着又逐步把訂單查詢、質量管控、各種經營報表、合同管控等各種功能都移植到企業微信上。
浔興每解決了一個問題,就在企業微信上沉澱了一個應用,從幾十個慢慢到上百個應用、到兩百個應用,浔興的數字化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完整。
拉鏈制造是勞動力密集型産業,十幾年前,車間裏的工人都是年輕人,現在現在願意進工廠的年輕人不多,工廠以四五十歲的工人爲主。
這是不少數字化難以推進的重要原因,而這道在其他軟件面前的坎,對于企業微信來說不是問題,甚至是優勢。
因爲個人微信是人手必備的軟件,企業微信使用方法類似,即使是四五十歲的工人,也能快速接受、上手。
如今,浔興所有的流程、質量、訂單,甚至考勤都在企業微信上,研、産、銷幾大闆塊的所有流程,已經全部線上化。
企業微信已經成爲浔興的移動辦公入口,浔興的整個業務流程從 " 磕巴 " 變得 " 流暢 " — 正如杜邦公式, 效率提高了,盈利能力也就上去了。
3、一劑良藥:極緻高效的供應鏈
僅僅是企業内部效率提升,可能還不夠。3 天極限交付的背後,也在倒逼産業鏈上下遊的變革。
SHEIN 給了浔興很大的啓發,産業鏈上跨企業間的協作,還有提升效率的空間。
面對中國成千上萬家服裝供應鏈企業,SHEIN 把供應鏈上的企業,都加入到自己的一個強大的數字化供應鏈系統,讓上萬家企業像一家企業一樣快速協作。
就比如 SHEIN 和浔興通過企業微信,共享了系統中的供應鏈數據,包括訂單、生産進度、質量、庫存物流的數據等等,這樣一來,SHEIN 需要什麽型号的拉鏈、多少條、什麽時間要、運輸到哪裏,在系統裏輸入,浔興這邊所有的管理人員、生産人員,就能在企業微信裏看到訂單數據,工廠車間根據數據看闆,直接生産備貨。
同樣的模式,浔興也在它自己的上下遊夥伴中推廣了起來。
林宇告訴雷峰網,外部協作上,最緊迫需要解決的是倉儲物流。産品越來越細分、訂單越來越精細,出貨頻率越來越快。如果靠傳統的倉儲物流模式,完全響應不了需求。
" 企業上下遊的連接對我們來說很關鍵,尤其交貨着急的時候。"
國外的訂單,在 2-3 天的交貨期下,物流隻能走更快的空運。但是,拉鏈的利潤本來就很薄,1 條拉鏈的毛利隻有幾分錢,浔興有 30% 左右的海外客戶,每年的國際物流費達千萬。
因此,浔興在接到訂單後,需要第一時間找到性價比最高的空運物流商。
空運與國内貨物物流不同,前者的價格是實時變化的,除了每一單貨物的體積、重量不同,不同航線、航司、航班的機票價格也不同,而且每時每刻都會變化。
其中,有一個必經的詢價環節,這個過程是不透明的 " 黑箱 ",程序繁瑣,且低效。
不同供應商有不同的報價體系,數字化程度高的企業可能使用 ERP 系統,裏面有報價模塊,有的是注冊賬号,登錄報價系統,有的是打電話、發郵件詢價。
業務員每次都需要給五六家以上的物流供應商挨個詢價,一件事情,就有三種傳遞信息方式,打電話、發郵件、登錄不同系統,業務員一天的時間都耗費在一件事情上,什麽都幹不了。
" 如果有 10 家、30 家供應商,簡直要瘋掉了。最麻煩的是,等這幾家物流供應商都回複了報價,準備決策的時候,最便宜的那家漲價了,因爲機票價格變了,于是又重新報價。"
如果遇到幾天交貨的緊急訂單,隻能硬着頭皮選最快最貴的一家。
去年,企業微信推出了 " 上下遊 " 功能,主打 " 跨企業協同 ":他們将上下遊的企業主體連接起來,形成一套通訊錄,能更快速地跨企業找人。這樣一來,浔興和物流供應商溝通,就不用打電話,也不用額外加微信好友,在企業微信的上下遊通訊錄裏,就能非常快地找到對方,發消息。同時,上下遊企業可以共享應用。供應商都不用自己再安裝下載程序,他們直接在自己的企業微信上就能使用數字化系統。
浔興發現它來得正是時候,他們基于企業微信上下遊的 " 共享應用 " 功能研發了一套物流詢價體系,将應用共享給 10 家合作緊密的物流供應商。
" 比如我們有要發往孟加拉的訂單,我在企業微信上填完單,把信息推送給我們的幾家承運商,承運商可以在我的單上報價,哪家報價、航線合适,我們就選哪家,尤其交貨時間着急的時候,這個功能更重要。" 林宇補充," 承運商就算出差在路上,看到我們的訂單,拿着手機評估一下,就可以直接搶單,很快。"
線上比價、快速成單、信息公開透明,杜絕人爲控價,物流詢價的 " 黑箱 " 變成了的 " 白箱 "。效率也大大提升,以前得花 1 天,現在 10 分鍾内就可以完成詢報價,還能快速鎖定性價比最高的物流商。
發現沒?浔興和上下遊供應商們之間的業務流程沒有改變,但信息流轉更方便了,而且,極大減少了運輸成本。
鑒于企業微信快速叠代,浔興後續又基于上下遊開發了更多功能,比如承運商篩選等。
" 企業微信一個小功能,能減少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合作縫隙,讓不同企業,像同一家企業一樣,敏捷協作。"
企業微信提供了一個入口,浔興等企業基于自身業務與之相連後,不僅将散落在工廠内的各個系統連接起來,并清晰呈現,還延伸到外部。
信息流轉數字化極大提高了生産效率,而數字化爲浔興帶來的想象力或許還不止于此。
柔性制造,企業微信帶來的不僅是後端供應鏈的提效,還有前端生産方式的數字化升級。
浔興與上遊企業的前端訂單集成,打通了企業間的 " 任督二脈 "。
浔興參與品牌商的成衣設計,浔興的生産流程被更大程度前置,這就意味着有更富裕的訂單時間,根據對方庫存進行備貨。
上遊企業在系統中下單,信息直接流轉到浔興,無需再次下單,浔興生産完的産品,對方也可以直接掃碼入庫,在這套流程中,企業微信上都一目了然。
一件衣服的生産制造,需要整個産業鏈每個環節的系統的高效協同,才能更好實現數字化轉型。浔興通過一條拉鏈,連接起了一個産業的數字化脈絡。
而不斷更新叠代的企業微信,在一步步深入企業業務的方方面面過程中,已經不僅是管理工具,真正鏈接了上下遊各個環節,實現企業間的高效協同的絕佳數字化工具。
4、結語
C2B 戰略下,企業微信構建的底層框架,打破了信息孤島,建立了全産業鏈的高效信息連接與适時同步與共享,實現内外部信息高效流轉和業務的高效協同,打通線上與線下的兩個世界,提高經營效率。
企業微信行業拓展總經理陸昊表示,企業微信當下做的就是高效連接,重點也必将是人的連接。做好連接角色,提供工具,讓行業内人學會使用工具。
基于企業微信,浔興具備了柔性生産、極速交付的能力,得以勝任小單快反的客戶需求,讓浔興抓住了數字化機遇,在極速變化的市場中占據高位。
" 不要太高看我們企微,它隻是一個數字化工具,真正的應用和業務專家是客戶自己,不是我們,但我能夠讓你的生意更高效、溝通成本更低。可能你原來一天隻能做三單,用了我們可以做十單,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企業微信行業拓展總經理陸昊謙卑地表示。
多變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競争,所有企業都走在求生、求上之路。
數字化給了傳統制造業新能力,以敏捷響應市場變化,企業需要借助數字化工具,和上下遊連接在一起,在合作紅尋找機會,才能不被洪流淹沒。
也許正如香帥所言,企業家不需要宏大願景,隻需要堅韌靈魂。
當企業和時代狹路相逢的時候,懷抱希望,擁抱變化,這是唯一的選擇。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