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猜不到内娛下一個爆的會是誰。
這就是魚叔最近刷熱搜時的感想。
誰能想到,新晉頂流,不是什麽古偶美男。
而是,魏大勳。
他在新劇《我的人間煙火》中戲份很少,隻是特别出演。
但讨論度卻遠遠超過了男主。
憑着一身西裝金絲眼鏡造型,在二創視頻裏大殺四方。
昔日綜藝咖,飛升禁欲系男神。
說到底,除了演技之外,靠的還是cp 感。
劇中,魏大勳和女主角名義上是兄妹關系,但又有一絲暧昧。
「骨科 cp」(指同輩且有血緣關系的兩個人)的禁忌感,讓一衆觀衆欲罷不能。
其實,這不是「骨科 cp」第一次爆火了。
90 後觀衆,會記得台偶《惡魔在身邊》。
賀軍翔示範了什麽叫花式撩「姐」。
而更早之前,還有一部骨科劇,紅遍大江南北。
戲外也成就了一段佳話。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兄妹戀愛情劇鼻祖——
《血疑》
《血疑》70 年代在日本播出,即引發轟動。
1984 年,它更是成爲了中國引進的第一部日劇。
曾風靡一時,創下了 40%的收視率。
女主角山口百惠,由此成爲一代女神。
從鞏俐、江珊,再到上戶彩、石原裏美 …… 許多女演員出道時都曾被稱作「小山口百惠」。
山口百惠在劇中的發型、服飾都被争相模仿,掀起一股熱潮。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
此劇在中國播出時,山口百惠已經退出演藝圈四年了。
而這正是因爲,她和劇中搭檔三浦友和成了真情侶。
1980 年,她在事業巅峰期,宣布退圈結婚。
一曲《再會的彼端》成爲了她獻給大家的最後一首歌。
後來被張國榮翻唱爲那首著名的《風繼續吹》。
如今,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已經攜手走過四十餘年。
是當之無愧的演藝圈愛情神話。
回頭再看,《血疑》是二人愛情的見證。
也是愛情偶像劇界的教科書。
劇中熊貓血、白血病、兄妹戀情等元素,不斷被模仿。
雖然現在看來相當狗血。
但之所以成爲經典,是因爲它對愛情的诠釋從沒有落入俗套。
17 歲的幸子(山口百惠飾),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裏。
但一次,她去找身爲醫學院副教授的父親時。
校内正好發生了核洩漏事故。
一無所知的她不小心誤入了事故現場,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
就在這時,被父親的學生光夫(三浦友和飾)所救。
兩人一見鍾情。
殊不知,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妹。
幸子的父親其實是她的養父。
不像很多青春劇中,不厭其煩地拍誤會、堕胎、三角戀,簡單粗暴地營造沖突。
這部劇在愛情萌芽的同時,就暗暗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核洩漏事故,将會把幸子的命運推向深淵。
或許正因爲這樣淡淡憂傷的底色,劇中的愛情被拍得含蓄、克制。
情感的天平也沒有傾向于任何一方,雙方始終平等。
在被光夫告白的時候,幸子不知道該怎麽回話。
但她也沒被光夫逼迫。
鏡頭緩緩拉遠,幸子隻是遠遠望着光夫,靜默中勾勒出内心的懵懂。
兩人之間甚至連直白的情話都很少。
相互扶持,心靈相通,這樣的愛情稱得上一股清流。
很多時候隻需要通過一個眼神來傳遞思緒。
當然,作爲骨科 cp 界的初代頂流,這部劇有相當多的經典橋段,奠定了同類劇的走向。
比如,真相大白的關鍵總是血型。
每當幸子白血病惡化,需要輸血的時候。
隻有同爲熊貓血的光夫能爲她輸血。
這讓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也少不了令人抓心撓肝的糾結過程。
囿于身份限制,兩個人都各自進行着漫長的内心鬥争。
既想繼續這段感情,又不想以兄妹相稱。
在幸子決定跟白血病抗争,而且還要正常參加高考的時候。
光夫被幸子的勇敢打動,對她更添愛慕。
但也隻敢摸摸幸子的頭,說句「你是一個難得的好姑娘」。
這樣的情絲百轉千回,都藏在細節裏。
這也是現在大家喜聞樂見的骨科虐戀和背德感,讓人欲罷不能。
而當幸子得知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妹時。
她沒辦法割舍跟光夫的愛情,決定一起投湖自盡。
所幸,被救了回來。
值得一提的是,二人戲外同樣是一段禁忌戀。
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相識時才 15 歲。
況且,她還是超高人氣的少女偶像。
但山口百惠卻從一句平常的關心中感受到了三浦友和的愛意。
就像《血疑》劇中,愛情還是排除萬難,以它最純粹的模樣降臨。
或許在外人看起來大逆不道。
但誰又能否認這是愛情呢?
這部劇雖然是骨科虐戀的奠基者,但是它并沒有止于虐戀。
反而相當前衛。
我們往往認爲,骨科 cp 沒辦法沖破倫理的桎梏,是一出注定轟烈的愛情悲劇。
如今大家對于魏大勳飾演的孟宴臣的喜愛,就是建立在這種憐愛之上的。
但《血疑》卻沒有這樣做。
在幸子的白血病顯現後,她的生命進入倒計時。
這部劇的主題也開始由二人之間的情愛,轉向對生命的大愛。
既然死亡是注定的,那麽能做的就是讓餘下時光盡可能美好。
于是,幸子和光夫真正做了情侶會做的事。
他們一起打網球,做飯,參加幸子養父的生日會 ......
還接吻了。
直到最後,幸子死在了光夫的懷裏。
就愛情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在這背後,則是對愛情更深層次的探讨。
愛情可以是一種犧牲。
但關鍵是爲誰犧牲。
如果是爲了倫理道德,那會變成一種折磨。
而如果是爲了情字本身,那就有了一股理想主義的色彩。
就像幸子所說,小時候,她一直想要一個哥哥。
但之後才發現,原來想要的是一個愛人。
幸子和光夫的戀愛,回到了愛情的本真。
隻是在爲對方考慮,讓彼此能好過一點。
這讓他們不會再因爲血緣的事發生争執。
在光夫決定将自己的骨髓移植給幸子的時候,她會用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寬慰自己和光夫。
「這危險的手術,在他們看來,又給了他們一次機會來證明相互之間的深情。」
更前衛的是,劇中其他人都知道真相,卻沒有反對這段禁忌戀。
甚至還主動成全。
光夫的女同學一直喜歡着他。
但在知道光夫和幸子是兄妹後,她反而選擇主動退出,還支持光夫和幸子的愛情。
這并非是出于對将死之人的憐憫和縱容。
而是感動和理解。
「我覺得幸子和光夫都是很好的人。好事一樁,還是聽其自然吧。」
這樣的愛情就如光夫所說。
「真正的愛情是沒有欲望的,也沒有自私心理,隻想着對方,一種最純潔,經得起痛苦、悲傷的感情。」
它不是占有和欲望,而是成全。
這種大愛不止關乎愛情。
還有親情。
在這段禁忌戀背後,是兩個家庭之間血淋淋的碰撞。
劇中,光夫媽媽是一個十足的大反派。
經常阻撓幸子和光夫的感情。
但她又是可悲的。
在發現丈夫的婚外情後,她明白丈夫已經不再愛她,可她還愛着丈夫。
在之後的十八年間,她依然本本分分,盡好妻子的責任。
甚至在發現丈夫餘情未了,偷偷見幸子親生母親的時候,也沒有選擇離婚。
她的愛已經落到塵埃裏,可始終沒辦法讓丈夫回心轉意。
隻能通過控制兒子來滿足自己缺失的愛。
強硬地插手兒子的感情,讓兒子必須走她安排的路。
而幸子的媽媽同樣是痛苦的。
在分手時,她其實還愛着光夫爸爸,這才生下了幸子。
又因沒有辦法養育,隻好托付給了哥哥。
之後的十八年裏,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幸子。
可以把幸子寫給她的信背下來。
但因爲害怕對幸子造成打擊,所以狠下心來,遠走他鄉。
說到底,上一代的錯誤才是痛苦根源。
讓幸子和光夫不得不在情理之間糾結。
而這部劇卻沒有停留在這一層面上,将父母塑造成阻止愛情的工具人。
他們都是立體、有血有肉的,能夠爲了親情退讓。
光夫媽媽一開始不能接受,在将真相告訴幸子,導緻幸子白血病發之後。
她遭到了兒子的譴責。
「迫不及待地跑去告訴幸子我們是兄妹,這不是置她于死地嗎!」
而正是這次吵架,讓她清醒了過來。
接受兒子的建議,去給幸子賠罪。
幸子的養父母也經曆了很大的煎熬。
剛開始時,幸子養父曾反對她跟光夫戀愛。
但之後,他發現是自己太殘忍了。
隻顧着考慮女兒的感受,卻沒想到因此會增加光夫的痛苦。
于是,也選擇理解。
愛情是不自私的,親情同樣也是。
兄妹相戀,家人成全。
這樣的情節,按理說會挑戰觀衆的三觀,有被唾沫淹沒的風險。
但卻大受歡迎,萬人空巷,成了一代人的回憶。
那可是四十年前。
現在,恐怕再也無法複現。
說到底,禁忌之戀隻是爲引出大愛而設。
愛情兩字無法概括的羁絆,人活一世無法放棄的火花。
才是這部劇最珍貴的内核。
可如今,大家對于骨科 cp 的喜愛卻僅僅止步于磕糖。
既是時代的變化,也是創作者的遺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