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觀看,視頻更精彩 *
這個地方擁有大量的極品、孤品車型,這不是什麽私人車庫,這裏是上海汽車博物館,門票 60 元,非常非常小衆但非常值得一來的地方。我其實很好奇那些今天帶你看哪哪哪有什麽什麽車的博主怎麽沒來,按理說聞到肉味,狗其實應該上了。
60 塊錢參觀三千萬的車!
先說幾個博眼球的貴車,這輛車是奔馳 300SL,是這個博物館裏的鎮館之寶,價值幾千萬,它爲什麽能賣這麽貴,就是因爲它有一個 300 SLR Uhlenhaut 版本,之前拍賣拍出了 9.6 億人民币的天價,是曆史上最貴的一輛車,所以整個 300SL 系列全系價格也都跟着上來了。
這輛車本質是一輛賽車,車體是鋼管結構,大家都看過巴吉賽車嗎,大概就是那個感覺,所以這個車做成鷗翼門的初衷不是因爲炫,而是因爲門檻裏有鋼管,避不開。門把手是隐藏式的,這輛車可以開着門駕駛,但是因爲炫,從而引起了一股鷗翼門潮流,屬于無心裝 X 成矽膠的一種代表。
這個是法拉利特斯塔羅薩,極品飛車 1 裏的 512TR,就是這輛車的後續車型。
這輛車爲了讓重心更低,把 V12 發動機的夾角改成了 180 度,但它不叫水平對置,而是叫平置發動機。
這個算是法拉利羅薩的冤家,蘭博基尼康塔什,經典的楔形車身,我們拍的這輛是 25 周年紀念款,由帕加尼創始人重新設計,這款車拍賣的價格達到了 405 萬人民币,12 缸,400 多馬力。
這是初代 911。
這是初代路虎。
這是阿爾法 · 羅密歐,性能家用車的先行者,接縫體現的不是事故,而是意大利工藝。
這輛車估計知道的不多,去年奧迪推出一款失敗的車型,霍希版 A8,說的就是這個霍希,非常奢華的一款老車,奧迪早期是一個汽車聯盟,而霍希是這個聯盟裏最豪華的一個品牌。所以奧迪給家譜翻爛了,給霍希翻出來,可惜有點辜負這個名字。
這個是上海爲國家領導人造的檢閱車,人坐在這後邊,這輛車當時和紅旗一起競标,最後選的是紅旗,所以這輛車一共也沒有幾輛,我們拍的這輛車公裏數是 9 公裏。
這是早期的加油站,有固定的和移動的。
這是一些汽車銷售廣告," 車内坐五人十分舒适 ",多麽樸實的語言,放到現在一定是,"UP 主花光積蓄買車,居然死在了車上 "。
除了一些稀有的車,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這些車湊在一起,能明顯的感覺到時代對于造車的影響,比如這輛凱迪拉克 Eldorado,外号火箭車,造型極其浮誇,現在車評人不都愛用什麽戰鬥氣息形容一輛車的設計嗎,如果那些車是戰鬥氣息,這輛車就是核戰鬥氣息,前臉兩個大子彈,一個像小男孩,一個像胖子。
這是有史以來最誇張的車尾,沒有什麽實際作用,就是炫,配置極高,空氣懸挂、自動門鎖、霧燈、帶記憶功能的六向電動加熱座椅。
不止是凱迪拉克,這個時期的美國跑車都是這個風格,這是克萊斯勒的。
這是福特的,貓王曾經擁有過這輛車,這種車怎麽坐,帶着姑娘,姑娘腳踩第二排座椅,屁股坐在車體上,但這樣的姑娘不行,必須得是破産姐妹合體後的感覺,比如瑪麗蓮夢露,而夢露确實也是埃爾多拉多的車主。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車呢?1945 年二戰結束,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戰争秃噜一遍,唯獨美國本土沒打過仗,而且還在二戰中發了很多戰争财,所以那時候的美國,有錢,沒什麽文化又非常有錢,結果就是變得浮誇。再往後,美國繼續膨脹,在 60 年代,出現了美國特有的 Muscle Car,肌肉車,代表産品,龐蒂亞克 GTO,我們前面講的 300SL,SL 的意思就是超級輕,歐洲人爲了性能愛搞輕量化,處在黃金年代的美國覺得墨迹,直接堆排量,加馬力,跟姑娘接觸,拿錢不管用,正常人可能要考慮提升一下自我的修養,土豪選擇繼續加錢,加到你滿意,這就是美國車當時的邏輯,這輛 GTO 的排量是 7.5L。
再看看火箭車同時期的英國車,阿斯頓 · 馬丁 DB4,濃濃的克制的老貴族範,泰坦尼克号女主角衣服勒的再緊點就是這個氣質。
然後看看同時期的意大利車,法拉利 250GT,賓尼法利納出品,簡直是一個藝術品,英國車是老錢貴族氣質,意大利是藝術老錢貴族氣質,這輛法拉利和剛才那輛凱迪拉克對比一下,真不怪老歐洲嫌美國人沒文化,同樣是藍色的内飾,這輛車的藍色像是古典油畫的顔料,凱迪拉克那個像是色素放多了的奶油蛋糕。
我們再看看同時期的德國汽車頂流,規規矩矩,即使是豪華車車型,跟凱迪拉克大火箭比,也是一副被揍老實的樣子。
然後看看德國給老百姓開發的車型,更有意思,首先是這個梅賽斯密特 KR200,這個公司在戰争期間是造戰鬥機的,因爲是戰敗國,二戰結束後被要求不許造飛機,于是這個公司用不少造飛機的零件造出來這麽一個車。三個輪,可以理解成三蹦子,車的造型,車内零件,包括座椅布局和飛機很像,顔值非常搞笑,如果我是這輛車,對着鏡子我會自己笑出來,這輛車被鳥山明畫在著名漫畫《龍珠》裏。
另一個德國老頭樂是著名的寶馬 Isetta,這種車型誕生于另一個戰敗國意大利,然後被寶馬買了過去,推出了 Isetta250 和 Isetta300。我覺得這就是德國的富路,内飾跟國内小蛤蟆真的太像了。
這個時候日系車在幹什麽,戰後的日本被美國接管,直到石油危機,日本車才靠着經濟适用擠進了美國市場,所以,這是那時候的日本車,本田 N600,思域的祖宗,Type R 開堂會都得先拜它,而這輛車借鑒的是英國小 MINI。
這是馬自達初代轉子發動機車型,cosmo,logo 就是一個轉子,這是和奧特曼一起戰鬥過的車,馬自達的顔值真是從一而終的高。
這是最早的卡羅拉,那個時候的日系車可以用鑽空子來形容,吃的都是低端市場,趕上石油危機,成功的打入當時最大的汽車市場美國,很符合日本這個國家當時的定位。
但是日本在 80-90 年代經濟騰飛,黃金時代的日本号稱一個東京的地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我覺得,當時的日本人一定認爲自己可以走上世界巅峰,所以看看那時候的日本做出了什麽車?GT-R,就是車頭很重的那個車頭,技術日産的代表作,拿下戰神稱号的一代 GT-R。
旁邊就是神車愛我蘆筍,馬基甯的賽車,馬基甯曾在 1996-1999 賽季拿下四個車手冠軍,同時幫助了三菱車隊拿到了 1998 年的車隊冠軍。
其實這個館裏面還應該再來一輛翼豹 WRX STI。這幾個完全可以稱之爲神車,也許在未來,我們目光所及的時代,很難再出現這種烙在車迷心裏的 JDM 了。
最後我想和大家讨論一個問題,這輛車(圖 1)和這輛車(圖 2)的外形,你們更喜歡誰?大部分都是(圖 1)這個吧?反正我身邊都這麽選,給的理由是優雅。
(圖 1)
(圖 2)
那麽各位爺們們,這個和這個,你們更喜歡誰,或者更會想點開誰的視頻?
左邊扣 1,右邊扣 2,所以我們喜歡某一樣東西真的是它本身優雅嗎,或者還是其它什麽原因?所以我總覺得,文明隻是欲望的遮羞布。要不拿冠軍那麽爽,爲什麽還要去賭博呢。
歡迎關注幾分鍾義務教室視頻号!
" 當我們旅行時我們在回憶什麽" 更多内容!
敬請期待!
感恩三連這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