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在華銷量持續低迷,合資企業已經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
據韓國起亞公司發布 2022 财報顯示,截至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合資企業和聯營企業财務信息中,在華合資公司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負債總額已達到 24768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130 億元),資産總額爲 20809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109 億元)。按此計算,江蘇悅達起亞已經資不抵債,資産負債率達到 119.0%,此前宣布破産的北京寶沃負債率爲 133.5%,而正在破産清算的廣汽菲克爲 110.8%。
資料顯示,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2 年 9 月,法定代表人張乃文(現任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注冊資本 12.24 億美元,曾用名 " 江蘇現代起亞悅達汽車有限公司 "、"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 ",現爲外商投資、非獨資有限公司。
據新車交強險購買數顯示,2022 年起亞在華銷量爲 94345 輛,同比下滑 40.5%,其中銷量最高的車型是福瑞迪,同比增長 4.2% 至 19758 輛,需要主因的是這是一款售價不到 10 萬元的車型。按照起亞的規劃,其将陸續停産 10 萬元以下的車型,目前起亞汽車官網已經查不到福瑞迪這款車型。
回想起東風與起亞近 20 年的 " 婚姻 ",也曾有過轟轟烈烈的美好。
2002 年 8 月 18 日,由東風汽車集團、江蘇悅達集團以及起亞汽車共同成立的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起亞汽車、東風汽車集團、江蘇悅達分别占股 50%、25%、25%。三個月後,東風悅達起亞第一輛新車 " 千裏馬 " 在鹽城生産基地下線,有 1.3L 和 1.6L 兩種發動機供選擇。" 千裏馬 " 在市場極具價格優勢,曾被譽爲銷售神話的家庭經濟型轎車,上市短短一年間即創下了 5 萬輛的銷量,一舉成爲中國車市的 " 黑馬 "。
自 " 千裏馬 " 上市後,東風悅達起亞一路高歌猛進,其市場銷量從 2006 年起一路穩步增長,憑借務實的外觀以及高性價比獲得了不少消費者追捧,并在 2016 年達到年銷 65 萬輛的巅峰。這也讓東風悅達起亞賺得盆滿缽滿,2015 年和 2016 年東風悅達起亞的營收分别爲 633.54 億元和 669.98 億元,淨利潤分别爲 10.20 億元和 14.93 億元。
2017 年 2 月,時任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蘇南永信心滿滿,提出要帶領東風悅達起亞踐行 "New DYK 2020" 戰略,在 2017 年實現 70 萬輛銷量目标,2020 年實現百萬輛銷量目标。然而,彼時的蘇南永一定想不到,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東風悅達起亞開始經曆銷量滑鐵盧,直至最後國内再無東風悅達起亞。
2017 年,東風悅達起亞全年累計銷量 35.95 萬輛,同比下滑 45%,僅完成 70 萬輛年銷目标的 51%。至 2021 年,東風悅達起亞全年銷量僅剩下 16.34 萬輛。《汽車行業關注》從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悅達投資 ")所披露的信息了解到,2017 年 -2021 年東風悅達起亞歸母淨利潤分别爲 -11.23 億元、-4.92 億元、-12.99 億元、-47.50 億元、-26.12 億元,四年半時間 DYK 公司累計虧損 102.76 億元。
在持續虧損下,曾經合作夥伴東風汽車于 2021 年 11 月挂牌出售東風悅達起亞(DYK)25% 股份,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爲唯一競拍人。随着東風悅達起亞股份的出售完畢,東風汽車集團完全退出,在中國市場經營近 20 年的東風悅達起亞更名爲——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起亞汽車成爲絕對控股股東。
失去東風的起亞,也好不到哪去。更名後的江蘇悅達起亞,2022 年江蘇悅達起亞批發銷量爲 129897 輛,同比下滑 20.35%。
2022 年 11 月,起亞獅鉑拓界上市,新車定位緊湊型 SUV,售價區間爲 17.98-24.08 萬元,這是 Sportage 自國産以來售價最高的一代車型。動力方面,獅鉑拓界提供 1.5T+8AT、2.0T+8AT 以及 2.0L HEV+6AT 三種動力可選。
獅鉑拓界,其可視爲起亞 KX5 的換代車型。對于中國市場來說,Sportage 也并不是陌生的車型,其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車型都曾分别以獅跑、智跑、KX5 的名稱在中國市場銷售,而獅鉑拓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江蘇悅達起亞推出的第一款車型。
獅鉑拓界的競品直接瞄準本田 CR-V、豐田 RAV4 等車型,但起亞在中國的品牌價值遠不及 " 兩田 "。因此,在中國消費者的認知中,拔高産品售價的同時卻未有與之匹配的品牌認知,進一步驗證了起亞試圖用拔苗助長的方式提升品牌力的焦躁心态,這無疑是飲鸩止渴。據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自 2022 年 10 月上市以來,獅鉑拓界的銷量基本維持在三位數,至 2023 年 1 月累計銷售 1242 輛,市場表現并不客觀。
2023 年 2 月,新款起亞 K3 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爲 11.29-14.39 萬元。作爲中期改款車型,新車針對外觀和内飾進行不同程度的升級,動力依舊提供 1.5L 和 1.4T 兩款發動機。作爲一款緊湊型車,新 K3 的直接競争對手是日産軒逸、豐田卡羅拉、大衆寶來等。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 年 K3 銷量爲 1.27 萬輛,而軒逸爲 42.07 萬輛,朗逸爲 35.11 萬輛,卡羅拉爲 24.99 萬輛。起亞 K3 的銷量連上述幾款車型的零頭都比不過。
不同于中國市場,起亞在全球市場表現十分亮眼。2022 年,現代起亞全球總銷量 684.8 萬輛,成爲繼豐田、大衆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其中起亞全球銷量 290.36 萬輛,同比增長 4.6%。财報顯示,2022 年起亞汽車全年營收 86.56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4756 億元),同比增長 23.9%,淨利潤爲 5.41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297.2 億元),同比增長 13.6%。
韓國起亞在中國 20 年,從狂飙到失速是見證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但随着未來競争的加劇,起亞必須重拾中國汽車市場。據起亞官微消息,"2023 起亞中國新能源戰略發布會 " 将于 3 月 20 日舉行,正式宣告起亞中國加快向電動化轉型的藍圖。發布會上,起亞将發布中國中長期新能源戰略,同時還将亮相 EV5 概念車、EV9 概念車以及 EV6GT 三款全新電動車型。
問題是,從登頂中國汽車市場到無人問津,失速的起亞能重拾中國汽車市場嗎?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