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新車型的熱銷,賽力斯的股價再次飛升。
10 月 31 日,AITO 汽車官方發布公告,新款問界 M7 上市 50 天大定突破 8 萬台,平均下來每天大定 1600 台,受此影響,賽力斯的股價也開始持續上漲。
數據顯示,自 9 月新款問界 M7 上市以來,賽力斯股價累計漲幅高達 141.93%。截至 11 月 1 日收盤,賽力斯每股報 82.74 元,漲幅 1.53%,重返千億市值,公司市值總市值 1247 億,在 A 股車企中排名前五,僅次于比亞迪、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和長安汽車。
不過,股價上漲的背面,卻是賽力斯持續虧損的業績。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賽力斯第三季度實現營收 56.48 億元,同比下滑 47.25%,當季淨虧損達 9.5 億元。
01
三年合作虧損近百億
賽力斯發布的财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 166.8 億元,同比下降 27.86%;淨虧損 22.94 億元,上年同期爲淨虧損 26.75 億元,虧損有所收窄。
營業收入下降,主要受終端銷量下滑影響。據産銷快報數據,賽力斯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爲 13.68 萬輛,同比下滑 30.65%。對此,賽力斯也将希望寄托于四季度的新品交付上。
賽力斯在财報中表示,新款産品問界新 M7 系列車型于 9 月中下旬發布及交付,随着公司産品的逐漸交付,公司的營業收入有望明顯增長,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将有望得到持續改善。
目前,賽力斯也發布了 10 月的銷量數據,随着新款問界 M7 的上市,其 10 月銷量同比上漲了 9.38%,約 2.86 萬輛。此外,新款問界 M7 的大定目前已有 8 萬台,将于 12 月上市的問界 M9,預訂也超過 1.5 萬輛。
但産品訂單量的上漲,并不意味着賽力斯的業績能就此改善。
比如去年,賽力斯全年銷售整車 26.72 萬輛,同比增長 0.24%,其中銷售新能源汽車 13.51 萬輛,同比暴漲 225.9%。在此情況下,賽力斯還是虧損了 38.32 億元。
更重要的是,自 2019 年與華爲開始深度合作以來,賽力斯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态。數據顯示,在 2020 — 2022 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分别淨虧 17.29 億元、18.24 億元、38.32 億元和 22.94 億元,累積淨虧損 96.79 億元。
02
單車利潤相差 10 倍
一直以來,賽力斯銷量與利潤不成正比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研發投入巨大但單車利潤卻很低。
事實上,AITO 問界是華爲與賽力斯合作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該品牌在 2021 年 12 月正式發布,目前,AITO 問界官網有 M5、M5 純電版、M5 智駕版、M5 純電智駕版、M7、新 M7,再加上拟在第四季度發布的問界 M9,共有 7 款車型。
爲支撐這些車型的研發,賽力斯在去年累計投入超 120 億元。到了今年,賽力斯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領域上,仍然保持高研發投入,并持續引進研發、技術人才,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今年前三季度,賽力斯研發費用合計 10.91 億元,同比增長 20.42%。
" 以 30 萬作爲分水嶺,30 萬以内的車純利潤在 3.5 萬左右,幾乎大部分都給華爲。" 有知情人士透露,賽力斯在車輛生産中負責硬件,鍛造、底盤、車身和各種零配件等,屬于非常傳統的車企模塊,每輛車生産産生的利潤爲 2000-3000 元,主打薄利多銷。華爲則負責部分電機采購、輔助駕駛系統和所有軟件的開發。其中,整體輔助駕駛的最初定價是 10 萬元,但實際采購卻壓到了 7 萬 -8 萬(軟件 5 萬 -6 萬元,硬件 1 萬元)。
也就是說,光靠軟件部分,華爲的利潤就達到了 2 萬 -3 萬元,是賽力斯利潤的 10 倍。即便按 3000 元的單車利潤來算,賽力斯也要賣 36 萬輛,才能抵消今年前三季度投入的 10.91 億元研發費用。
03
爲華爲做了 " 嫁衣 "?
" 整體來看,賽力斯方面是有些虧損的。賽力斯也希望有利潤,因此并非完全接受虧損。" 該知情人士表示,但賽力斯又确實需要華爲這個品牌效應,而且從股價來看,賽力斯目前還有其他盈利渠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問界最近的成功其實帶來了一個重要的産業變化:那就是消費者真正開始爲智能駕駛買單了,智能駕駛也逐漸成爲購買一輛車的重要決策因素。
過去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更關心的是 " 續能 ",因此造就了甯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巨大成功,但現在問界、小鵬、理想等車企的成功明顯讓 " 智能駕駛讓車企進入競賽的下半場 " 這件事變成了現實。
這也意味着,華爲類似于 FSD 的收費模式,以及其在車内構建的巨大的鴻蒙生态體系的收費,随着未來智能駕駛比重的提升,賽力斯将更難分到一杯羹。這也意味着,新款問界 M7 的熱銷,也不像是特地爲賽力斯準備的一場 " 翻身 " 仗,到像是華爲在智能駕駛領域走向巅峰的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