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自己與俄羅斯的關系不是很和諧,拉脫維亞國防部計劃加強邊境地區的防禦工事建設。
首先需要确定防禦工事的重點,考慮到俄羅斯陸軍最強大的是裝甲力量,因此拉脫維亞決定将反坦克障礙作爲防禦工事的重點。但是,那種形式的反坦克障礙可以阻擋主戰坦克的進攻,就需要進行實驗來驗證。而模拟俄羅斯主戰坦克的就是 T-55 中型坦克,這種坦克同樣是蘇聯研制的,具有出色的機動性。
拉脫維亞要測試的坦克障礙共有三種,第一種就是反坦克蒺藜 ,結構非常簡單就是将鐵軌斜插在土裏,削尖的一頭傾斜朝向敵人方向。這樣敵方坦克在撞上這種障礙時,會因爲巨大的沖擊而穿透其首下裝甲。
第二種是三根型鋼交錯焊接而成的鋼鐵障礙物,綽号叫 " 捷克刺猬 ",是二戰時期捷克斯洛伐克工程師發明的坦克障礙,在戰争期間得到快速普及。别看 " 捷克刺猬 " 結構簡單,卻可以損壞坦克的行動部分,甚至能夠刺穿較薄弱的底部裝甲。如果用炮火擊毀它,又因爲它的外形較小,火炮難以準确命中。并且它有六條 " 腿 ",随便三條腿着地就能立在那裏,确實挺讓進攻方頭疼的。
最後就是反坦克錐,這是鋼筋混凝土材質的四棱錐,綽号 " 龍牙 "。" 龍牙 " 是出現很早的反坦克障礙,由于其結構相當穩固,擺放在地面上很難被移動,并且強度很大,當坦克翻越它的時候很容易 " 托底 "。如果坦克底部裝甲較薄,會因爲其自重而造成裝甲破裂。
用于測試的 T-55 坦克在車首和炮塔前部兩側都配備了附加裝甲,同時炮盾上方安裝了激光測距儀,達到了 T-55AM1 的标準。
當這輛坦克撞上反坦克蒺藜時,露出較多的鋼軌立刻被坦克頂開。
這是反坦克蒺藜最理想的工作狀态,即部分鋼軌插入到履帶與車體之間的空襲,影響行動系統的正常運動。
可能這些反坦克蒺藜都是直接插入地面的,所以能夠被坦克輕松頂開。二戰時期納粹德軍通常都是将其澆築在混凝土基座上,或者在鋼軌下方澆築一個混凝土立方體,然後一起埋入土地中,以提高穩定性。
接下來将測試 " 捷克刺猬 "。參與此次測試的有多個廠家制造的 " 捷克刺猬 " 和 " 龍牙 ",通過測試結果來決定哪個企業中标。
這個 " 捷克刺猬 " 的阻擋效果并不理想,被坦克頂開。
這個則被直接壓了過去。
正在測試另一個企業制造的 " 捷克刺猬 "。它的材料和制作方式與前面展示的不同,它采用的是角鋼,較差部分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從材料上看,它非常接近傳統意義上的 " 捷克刺猬 ",并且在連接部分還有加強,但是它還是不正宗。
之所以說它不正宗,是因爲角的兩端缺少了 V 形缺口。這是最初的 " 捷克刺猬 ",它的角鋼兩端有缺口,可以有效卡住坦克的行動部分,阻擋坦克行進,并有幾率造成坦克故障。
三個 " 龍牙 " 爲一組,之間用鋼絲繩相連,以提高整體重量,增強阻擋效果。
從排氣管冒出的大量白煙來看," 龍牙 " 确實起到了阻擋效果,但效果也就是這樣,讓駕駛員多踩了兩腳油門。
如果從兩個 " 龍牙 " 之間穿過,難度顯著降低。
當坦克在 " 龍牙 " 上方翻越時," 龍牙 " 的一側平面與坦克底部接觸,這樣較大的接觸面會降低壓強,不會刺破坦克的底部裝甲。
" 龍牙 " 誕生時,坦克正面裝甲才十多毫米厚,當然可以起到損壞坦克的效果。而現在的坦克結構強度非常大,同時冶金技術的提升,讓坦克裝甲的防禦效果已經今非昔比。
" 龍牙 " 上還有制造企業的名稱,用來檢查哪個企業的産品防禦效果最好。
不能說這些反坦克障礙的制作水平差,隻能說這樣的障礙已經無法阻擋先進坦克的進攻。
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是否會讓拉脫維亞軍方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回到辦公桌前重新制定新的防禦工事規劃。
拉脫維亞的位置就很微妙,其國内政客爲了個人利益煽動民粹,置國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顧,就挺讓人無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