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星球媽媽說,這是一檔分享媽媽們真實經驗的欄目。
休完産假準備複工時,仍舊在母乳喂養的媽媽們,有不少需要使用的工具和物品,在背奶過程中,究竟哪些是一定要準備的東西?
一起來看看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愛較真的羊咩咩 是如何挑選的。
轉眼已經複工一個多月了,對背奶這件事,也已經逐漸融入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我覺得好用和不太好用的東西,給即将返回職場的媽媽們一個參考。
我的基本情況
我的喂奶和吸奶節奏:
早上四點左右親喂,七點到七點半左右親喂,中午十一點半吸奶,晚上六點半 - 七點左右親喂,晚上十點 - 十點半吸奶
我的通勤時間和工作環境:
通勤單程耗時 15~30 分鍾不等,午休一個小時(含吃飯),園區有食堂(路程很近但是排隊比較耗時),二三十人的大辦公室,辦公室邊上就是茶水間(有微波爐和家用冰箱),再邊上是更衣室(女更最裏面用簾子攔出來一小塊地方,放了兩把椅子一個小茶幾,可以吸奶!),工作時不常在工位上。
下面就進入主題,且看我的愛用和閑置清單!(排序不分先後)
個人愛用清單
舊吸奶器主機 + 新配件
一說到背奶,就會需要買吸奶器,想着如果買新的,一直奶水偏少的我也不确定還能用多久,總覺得有點不劃算。正好親姐姐當年用過的吸奶器還留着,主機還能用,但配件都年老發黃啦,本着勤(舍)儉(不)節(得)約(買)的傳統美德,隻重新買了些配件,組裝組裝就這樣用上了。嘿,還别說,自從解鎖了喇叭罩口徑轉換這項神技能,還真的是可以不挑吸奶器的牌子呢,我可真是省錢小能手!
圖片來源:@愛較真的羊咩咩
迷你保溫袋
迷你保溫袋是選擇了之前買其他産品附贈的,這次真不是舍不得買了。寶寶剛出生住保溫箱的時候,爲了送奶我早就買了保溫袋和藍冰。本來是打算複工後背奶繼續用的,但是用了幾天之後,覺得實在是大,拿着那是真不方便!棄用。
在家裏一頓翻箱倒櫃,找到了這個大小剛好夠兩個冰袋再加 1~2 袋奶的保溫袋,堪稱完美!!就是凍奶的時候要盡量讓儲奶袋躺平,扁一些。其他,沒毛病!小小一個不占地兒,春秋天試過,一兩個小時,奶也沒化,好用好用。當然,如果沒有冷凍條件或者時間要很久的話,還是建議買厚實的保溫袋和藍冰的,保溫效果會更好些。
定時插座和電熱飯盒組合
園區食堂排隊人很多。加上午休時間短,我選擇每天自己帶飯。
對于午休時間本就不富裕的我來說,能夠準點吃上飯 = 準點吸奶 = 下午準點上班 = 可以利用哺乳假提前下班!這對我來說很重要!于是就搞起了定時插座(公牛)+ 電熱飯盒(小熊)的組合。
感謝科技,拯救了孕傻在身丢三落四的我,不用排隊,準點吃上一口熱乎飯,還小巧便攜,是它最大的優點。當然,缺點也是有的。比如底部加熱的模式始終熱得沒那麽均勻,菜和飯沒法完全隔開會串味會泡脹,密封性也一般(不要長時間側過來,湯湯水水不要太多就還好)。如果對口味要求比較高的話,建議選擇有分格的,帶水加熱的那種,應該會好很多哦!
左:小熊電熱飯盒;右:機械定時插座
普通雙肩書包
各種東西精簡再精簡,縮小再縮小之後,也就可以一股腦塞進一個普通雙肩書包裏了!不用大包小包地拿,尤其在下雨天,還是非常方便的!
美林 / 泰諾林
随時備一點哺乳期能用的退燒藥可太重要了!複工之後吸奶和喂奶時間改變,就很容易堵奶,一堵奶就很容易發燒,隻要還沒發展到乳腺炎,燒退了也就基本好了(實在排不出來的奶最終會被自體吸收掉)。
折疊小臉盆
吸完奶洗各種東西時,就用得上。小小一個,可折疊不占地兒,推薦!我買的是迷你号,直徑 19.5 cm,稍稍小了那麽一丢丢,全丢進去就滿出來了,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小号儲奶袋(奶霸請自動忽略這條)
瓶喂總是會浪費一些。可是母乳又那麽珍貴。所以我會把吸出來的奶分開裝,裝得總是比娃一次能喝的少那麽一些。這樣每次喝完母乳再加點兒奶粉,最後喝不掉也就沒那麽肉痛了。這樣一來,200 ML 容量的儲奶袋就顯得點大了,100 ML 容量則剛剛好,儲奶袋一定選擇出奶口比較好撕開的款式(新貝就比較難撕,最近剛換了 BC 家的,還沒試過)。
個人閑置清單
便攜奶瓶刷
2. 微波爐消毒袋
這兩個得放到一起寫。爲啥呢?因爲理由都是同一個:我隻在吸完奶後簡單沖洗,帶回家還要進行一番「精洗」後再消毒。開始背奶前想得很好,吸好後洗幹淨,然後微波消毒。現實卻是:微波消毒後依舊濕答答,不敞開晾不幹,敞開了白消毒。所以,我選擇帶回家再好好洗,洗完消毒 + 烘幹,完事兒!便攜奶瓶刷我至今還沒打開用過,但看起來應該還不錯的樣子,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我閑置的兩樣,東西都是好東西,隻是對于我來說不合适罷了。不知道評論區的各位關于複工背奶有什麽好物推薦嗎?一起在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