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前有 " 名利雙收 " 的國民爆款《山海情》
後有 " 茅盾文學獎 " 背書、一衆戲骨加盟的《人世間》
這兩部能爆火,
就說明現在的觀衆可不是以往預想的那樣,
對農村戲、年代戲不感冒。
隻是可惜了,
《人生之路》
目前還沒開分,但随機打開豆瓣評論,
這口碑兩極分化還蠻嚴重的
劇本改編自文學大家路遙(《平凡的世界》作者)的中篇小說《人生》
(從《平凡的世界》就能品得出來,路遙作品多是現實主義題材,講的就是普通人,并沒有那麽高的布景、道具要求)
主角陳曉、
李沁,
二位模樣端正,正劇氣質足,
也比較讨路人喜歡。
李沁之前也出演過 " 田小娥 " ⬇️
楊開慧⬇️
這類有文學作品背景或有曆史原型的角色,
表現都挺不錯。
(雖說當初選她演 " 田小娥 " 實在讓人驚訝,但播出後感覺她把 " 田小娥 " 的純欲拿捏得蠻好)
導演是前幾年拍過口碑獻禮劇《功勳》的閻建鋼,
拿過飛天、金鷹,多次提名白玉蘭。
編劇之一楊筱豔,是《喬家的兒女》的原著作者及編劇,
原創能力不拉垮,而且也參與過《山海情》的制作。
配角幾乎都是熟人,
林永健作配,演老奸巨猾的村支書,
劉威則是再度出演老農民,
那叫一個駕輕就熟,
所以說從制作到演員,大王小王握在手裏,
誰也沒想到就因爲一個點,
硬生生吵到了熱搜上。
(看看這讨論度)
不得不說,李沁這波屬實冤枉呐,
海報看起來還可以,
頗具年代感的碎花衫,油亮烏黑的大麻花辮,很符合設定。
但是打開劇一看,
??很難不懷疑她是不是得罪了化妝師,
這回是故意給她化這麽黑的麽?
橘印象裏她紮麻花辮是這樣的啊 ……
偏黑的膚色和沒有一絲紅潤的唇色,
再配上她潔白整齊的牙齒,
(不是說陝北農民牙不能白,而是不能 " 假白 ")
反正是咋看咋别扭,
(右下角露齒那張,已經調了色了還是有種違和感)
梳個卷毛劉海,
說土吧,一般村裏姑娘不這麽打扮,
倒是符合村花的人設,
說洋吧,實際效果不太好看還不如不燙。
披發顯頭大,
紮起來又覺着發質太差,
整個人顯得毛毛躁躁的,讓人看劇時總是忍不住關注她的小卷毛。
抹黑粉,
是爲符合八十年代設定,
農村女性日常勞作,護膚品又不像現在這麽齊全,
膚色黑,可以理解。
但搞得膚色不均,總像沒洗幹淨臉,
這就有點奇怪了吧!
再加上李沁多少還是有點過于瘦削,
比起活力健康的古銅色皮膚,
她更像是面黃肌瘦、營養不良。
白天戲看起來頂多是風沙吹多了,
到了夜戲打光一集中,黑粉反着光,
不僅把人襯得過黑,
還帶了點妝感不自然的油光 ……
真的别太離譜 ……
年代感沒營造出來,
反倒是被觀衆诟病不上心、用力過猛,
質疑制作組是不是對農村人有什麽刻闆印象,
(媽耶,七萬多人認同的 " 偏見 ")
可惜了李沁,本人是豁出去爲了角色犧牲形象,
但是觀衆對化妝師的妝發造型不買賬,直接鬧上了熱搜。
甚至原著原型出面回應,
說這勁頭還算符合時代特色,都沒能平息網友們的怨氣 ……
不過也不能說網友無理取鬧,
畢竟這稍微離了暖光,膚色就暗到發灰,
以及這自帶爆炸效果的卷發,确實有點影響觀劇。
而且有小說文本擺在那裏,
李沁扮演的女主角巧珍,十裏八鄉有名的村花一枚,
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又能幹能操持一大家子,
太過幹瘦的身材确實有點不符合實際,
對照當時流行的審美,應當是圓潤健康美,
參考一下劇中倆人看《大衆電影》時的封面人物潘虹 and 劉曉慶,
那會兒流行的是典型的面若銀盆式美人,
而且原著裏還專門寫過,
" 劉巧珍看起來根本不像個農村姑娘,漂亮不必說,裝束既不土氣,也不俗氣。"
設定裏她的家境并不貧苦,
再怎麽幹粗活,也犯不上比男主角還要黑上一個色号吧。
(而且明明隻要稍微一調色,李沁就美得突出,靈氣十足)
所以這才掀起了網友們關于 " 村花 "" 淳樸美 " 的大讨論,
論幹淨淳樸,《我的父親母親》裏的招娣
年齡設定和巧珍相仿,不大新潮但有種朝氣蓬勃的美,
大熒幕上印象最深刻最美的農村女性,
《紅高粱》裏的九兒,模樣端正但一看就帶點性子,
往近了數,還有俺們水花,
也是風沙漫天裏成長起來的西北女娃,
演員也并不白皙,
但整體妝造設計和全劇色調在視覺上就很協調,
就覺得自然。
甚至當年被诟病妝造不接地氣的《平凡的世界》,
也都能貢獻出正面例子了
沒想到哇,
有老版電影《人生》極其貼合原著的選角、
(巧珍的扮演者吳玉芳可是靠着這部拿下了百花獎)
滿分妝造擺在那裏,
(鮮豔的碎花棉衣,紮着兩根烏黑的大麻花辮,符合那年代女孩子的着裝)
(再加上見到心上人時激動的情态,一張動圖就能把巧珍心屬高加林但又略帶腼腆的形象立起來)
這化妝師,
對着正确答案還能考這麽低,橘也是真的服氣 ……
就說吧,如此健康紅潤的巧珍
幹嘛要給人家化成面如菜色
拍現實主義題材,
不考察不了解真實背景,觀衆不滿意也是正常。
至于李沁,隻能說可惜了,
看得出她轉型的決心和敬業的态度。
但也妹人說,造型上搞誇張一點就等同貼合角色,
造型師倒油,她個人努力也沒有用啊 …
不僅是在妝造設計上整花活兒,
讀過原著的都懂,如果隻照着小說拍,
根本達不到《人生之路》37 集的體量,
(最後高加林爲前途抛棄了巧珍,選擇了城裏姑娘黃亞萍,結果他走後門進城裏工作的事情被人告發,美夢破碎)
電視劇版不僅加了新角色,還做了極大的情節擴充。
最後隻是保留基本人物關系,
諸多細節都經過大量加工,多少有點 " 面目全非 "。
中篇變成長篇,劇情豐富了,和原著的關系也相對遠了,
所以,估計李沁的角色形象變化也和接下來劇情的新發展有關系
目前劇在央一播出,收視比較有保證,
但橘倒要看看,這編劇、導演故意抻出來的二十多集,
最後要怎麽找補回來 ……
最後一句,
李沁的拖拉機開得好 6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