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刺猬公社,作者|弋曈,編輯|石燦
曾經一度堅信梵音瑜伽不會倒下的學員與老師,剛剛結束了無比痛苦的一周。這種痛苦來自于身心俱疲,她們忍受着真心被辜負的巨大壓力,艱難地走上了維權之路,等來的卻是退款無望的結果。
成立 20 年之久的梵音瑜伽,一度被視爲業内标杆,無論是老師的專業程度、會員的滿課率還是場館環境均爲一流,會員費用也是一流的,甚至被稱爲瑜伽屆 " 愛馬仕 "。
2 月 25 日,梵音瑜伽社群内部 " 停業整頓 " 的消息傳出,即日起,全國 82 家門店一夜閉店。次日,梵音瑜伽的創始人饒秋昱(饒秋玉)在公衆号發文,回應欠債風波,曆數自己在疫情時期經營不易,但對于梵音 2000 多名員工的生計、上萬會員後續的課程安排沒有任何交代。
2020 年,瑜伽連鎖品牌長沙陰瑜伽暴雷,2022 年上海瑜舍瑜伽倒下,行業龍頭相繼暴雷,不僅沒有吸取前車之鑒,反觀梵音的崩塌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從欠薪、負債到收購失敗,再到創始人跑路,每一步都如此相似。
三年前,梵音大肆擴張門店,從 60 家擴張至 80 家,并在北京、上海核心商圈擴張素食餐廳,對于疫情的預判失誤爲梵音的困境埋下隐患。
2022 年 7 月,梵音瑜伽内部就有經營不善等消息傳出,兩個月後,全國瑜伽老師的工資均已停發。而此時,梵音瑜伽的老師們并不知道,他們并未與公司簽訂勞務合同,一旦公司出現問題,薪資極有可能追不回來。
一、理想之城,一夜崩塌
顧裏是梵音杭州某門店的瑜伽老師,刺猬公社聯系到她的時候,她剛從勞動仲裁局離開,正在前往法律援助中心。
顧裏告訴我們:"由于梵音與瑜伽老師簽訂的是‘教練合作協議’而非勞務合同,且并未給老師們交社保,想要回工資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我們還留着釘釘打卡的截圖記錄,差點就無法證明我們是梵音的員工。"
随後,她語氣無奈地說:" 被欠薪十幾萬的老員工依然在維權,但希望渺茫。到了這個地步,我已經準備放棄維權了,半年的工資也不打算要了,法律的空子已經被他們鑽得明明白白,我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是,在顧裏的印象中,饒校長不是這樣的人," 至少她人不壞,一直給我們傳遞積極、溫暖、利他的正面思想,她不是那種‘黑心’的人。" 顧裏堅定地回答。
2021 年,顧裏在梵音學習瑜伽教培,通過考核後先是成爲梵音湖北靜修中心的助教,完成助教考核後才成爲門店的教練。她認爲,梵音對瑜伽教練的要求相對同行來說更高,且每個月都有考核。那個時候,顧裏也是憑借認真努力地練習好不容易才考進來,從未想過會是今天這樣的局面。
也正是在湖北深山裏做助教那段時間,顧裏才能經常見到饒秋玉,她做過饒校長講課時的模特、助教,爲她演示動作、配合教學。顧裏表示:" 饒秋玉上課很有趣,她本人講話也很幽默。對人很溫暖,絲毫沒有老闆的架子。"
顧裏描述着自己去年夏天在大山裏上瑜伽課的經曆:" 教培班每個班有五六十人,我每天帶早晚課、領課,那種感覺是花錢很難買到的。當你在戶外大自然裏上過大課,再回來上這種人數少的課,感覺又不一樣。"
她總結道:" 無論梵音現在如何,我也不想抨擊他,因爲它給我的成長很大,現在的損失就當是我爲自己的喜歡埋單。
不僅是被校長的個人魅力所吸引,梵音的工作氛圍與工作環境都很舒适。在瑜伽教練看來,梵音可謂是每一個 " 瑜伽人 " 都想要抵達的 " 理想之城 "。
首先,梵音的課時費在行業内偏高,成熟的瑜伽教練每月薪資可以達到 2~3 萬元;其次,梵音的瑜伽老師不需要坐館,時間相對自由;最關鍵的是,教練并不需要承擔銷售的壓力,隻需要專注教學,保證課程質量,跟市場如何、銷售業績都沒有太多關系。
顧裏還提到:" 梵音不管是老師、助教、前台,還是工作人員,給别人的感覺都是很溫暖很細心,細節也做得比較到位,我們也沒有職場上那些勾心鬥角,工作氛圍還是很好的。"
梵音的會員李霏霏也曾在湖北靜修中心見過饒秋玉,大概是在四年前,霏霏對饒校長的第一印象是很親和、很會保養。她将湖北靜修中心稱爲:" 梵音的聖地,與世隔絕,最能修心 "。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裏的保潔阿姨,阿姨很愛笑,熱情開朗,時不時還喜歡唱上兩句,言語之間流露出能在這裏服務大家的驕傲與喜悅。霏霏當時頗爲動容,她驚歎于這種凝聚力,應該不是以簡單的管理手段就可以做到的。
2 月 24 日,梵音宣布閉館前的最後一天,霏霏照常來上課。因爲已經遲到,她有點着急,看到洗手間沒有洗手液時,她立刻大喊保潔阿姨,阿姨歉疚地拿來洗手液。當霏霏後來得知保潔阿姨已經半年沒發工資時,頓感後悔,她很心疼阿姨,也想好好對她說聲謝謝。
二、别再責怪我們 " 傻 "
" 很多人不理解,質問我們爲什麽半年多不領工資還能繼續在這裏堅持?"
" 以前人們提起梵音的瑜伽教練,大家對我們的印象是‘專業’,在此之後可能就多了一個‘被騙’的标簽。"
" 最近一周,我都不敢上網,我怕看到落井下石的人,笑話我們的同行。我聽說,甚至還有言論說瑜伽讓我們失去了思考能力。"
以上三句話代表了大多數梵音老師的心聲,不止一位瑜伽老師向刺猬公社言明自己目前身處的困境。
梵音暴雷,饒秋玉跑路,留下的瑜伽老師或多或少都在經受着家人、會員乃至輿論的指責,盡管大多數學員明白老師和他們一樣身爲受害者,想要幫助他們,但依然有部分學員不能接受,爲什麽在讨薪無果的情況下依然幫助饒秋玉唱完這場戲。
顧裏回答:" 因爲是真的很喜歡。"
" 一方面,我很喜歡瑜伽,很享受上課的過程。大家都是老會員,經常出現在你的課堂上,我們每天聊的都是一些關于瑜伽的知識,很純粹,也很開心。
另一方面,我很喜歡梵音,當初我來杭州就是爲了梵音而來。就想着再等等看,到底是被人收購還是徹底好起來,或是像現在這樣徹底敗下去,我們就想着等到最後,看看到底會是什麽結果。"
" 其實公司哪怕發一個月工資,大家都還是會願意在這幹的。" 她又補充了一句。
當被問及沒有工資怎麽生活的時候,她的聲音有一些顫抖:" 多少人都是靠信用卡、網上的借貸款、家人還有朋友的資助生活,不然半年不發工資,我們在外面怎麽可能生活得下去?像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他們壓力确實很大,好多人還不起房貸,房子都被收回去了。"
她接着回憶:" 起初我身邊有人勸過我,很多瑜伽館、健身房跟這個套路一樣,先是拖欠工資,緊接着就跑路了,我不信梵音也是這樣,總覺得真的隻是疫情原因,而不願意承認這裏面有人爲的因素。"
顧裏在梵音的最後一節課停留在 2 月 15 号,情人節的第二天。據她回憶,那段日子非常辛苦,每天連續上五六節課,特别累,特别忙,很是難熬。她原本還以爲這是個成長的機會,原來的老師走了,她撐了過去,還能晉升。
結果沒想到,等來的卻是閉館。
對于會員來說,梵音瑜伽一夜消失,但對于像顧裏一樣滿心信任的員工來說,信任的損耗與信念的崩塌遠非一日之功。
2022 年 11 月 ~12 月,幾位創始時期就跟随饒秋玉的資深阿湯瑜伽教練相繼出走,對外隻稱是 " 轉館教學 "。
但當時由于疫情嚴重,幾乎不怎麽上課,所以絕大多數員工并未意識到有什麽問題。直到農曆新年的前幾天,有一場小規模的爆發。
沒有工資,沒有說法,公司内部一封郵件、一個批文也沒有,員工們開始坐不住了。有人開始在群裏強勢問責,有人開始停止教學,當時由梵音的總經理出面回應,2023 年 3 月中旬發放 2 月份的工資,逐月補上,直到 9 月份補齊。
一部分員工聽到回應後,選擇與梵音站在一起共度難關,顧裏就屬于其中之一,她相信困難隻是暫時的。
沒過多久,公司火速出了另一項批文,要求老師一起幫助招生,以學費的 20%~30% 來抵扣工資。這條公告一出,大部分老師才真正意識到事情不對勁了,新的畫大餅行動又一次開始了。
緊接着,梵音内部群裏進入了一位名叫王凱的投資人,自稱是武漢合和瑜伽的老闆。有消息稱,因其負債過大吓跑了投資人,也有消息稱,因饒秋玉希望投資人幫她自己還清欠款,導緻談判崩裂。
顧裏疑惑地說道:" 我們無法判斷,王凱是真的打算接手還是公司雇來演戲的。将近一個月時間王凱都以‘投資人’的身份出現在群中,但沒有任何正式文件、公章,也沒有拿出具體的方案。中間有人提出過質疑,還被王凱以粗魯的方式應對,老師們逐漸開始懷疑‘投資’的真實性。"
真假投資,都不重要,結果已然注定。
2 月初,不少老師提出抗議,每天都有連鎖店開始 " 鬧事 ",内部消息已經十分混亂,沒過兩天,他們等來了高層離職的消息,總經理、财務總監相繼出走。
在這一系列的風波中,饒秋玉自始至終沒有出面說過一句話。顧裏說:" 她之所以在公衆号發那篇文章,都是我們内部員工譴責她、逼她,這才出來應對的,不然的話,她不會說一句話。"
2 月 27 日,饒秋玉本人終于出面回應,而公衆号那篇文章也在當天突破了 10 萬 + 的閱讀量,但饒秋玉依舊沒給出任何實質性的解決辦法,甚至連承擔的勇氣都沒有,就消失了。
圖源公衆号
直到這一天,像顧裏一樣對饒校長懷抱期待的人,幻想破滅,終于開始接受現實。
談話的最後,她說," 我還是希望校長能好好的,好好掙錢,哪一天良心發現了,把曾經欠我們的工資還給我們就好。"
三、應該釘在 " 恥辱柱 " 上
随着事件發酵,矛盾的源頭指向了饒秋玉本人,會員們怒其不争,爲什麽她不能像老羅、俞敏洪一樣 " 收拾舊山河 ",隻會一味躲避。在會員的眼裏,他們認爲饒秋玉本人不值得被原諒。
以北京的梵音門店爲例,每家門店會員預付款在 1 萬 ~5 萬之間不等,且大部分會員都是在 2 月中旬剛剛續費。由于梵音的目标客群就是女性中産,大部分梵音會員收入可觀,且忠誠度與會員粘性都很高,北京某店長透露,每年大概有 7 成的會員願意續費。
盡管有經營不善的消息傳出,他們選擇續費完全是出于對梵音的信任,也想幫助他們度過眼下的難關。
其中,陳意是梵音六七年的老會員,從事法律工作長達二十餘年。1 月 13 日,她在梵音續費了四萬多的卡,得知全國閉館的消息後,陳意的第一反應是匪夷所思,她告訴刺猬公社:" 我覺得事情不至于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
她解釋道:" 既然大家都覺得梵音可能會有問題,此時隻要不發生擠兌就不會出現特别多的問題。就跟銀行存錢似的,隻要不是大家同時取錢,穩定取錢過一段時間也就能恢複正常了。所以我覺得,我們也不擠兌,你就好好經營,至少保留盈利的幾個店,突然間全關了,這太出乎意料了,這種做法也太極端,太過分了。"
2 月 26 日,陳意就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倡導大家進行維權:" 我建議大家都去訴訟維權,我給大家做好了訴訟的模闆、怎麽使用的說明,包括訴訟是怎麽個過程,以及訴訟需要使用的各類文書我們都寫好了。爲此,我還專門建了一個新郵箱,如果想要的話就自己給我們發信息,我們助理會把這些材料發送給他們,大家可以拿着去告她。"
經曆了維權全過程的杜菁表示:" 訴訟耗時費力,即使勝訴,如果瑜伽館賬上沒錢的話也是退款無望,之後還需要求強制執行,其實告赢了也就等于拿到一張廢紙。"
對此,陳意有不同的意見,她認爲,無論怎樣饒秋玉都必須上失信名單。不還錢也要用訴訟把她控制起來,讓她釘在恥辱柱上,這件事絕不能就這樣輕易結束,也讓以後想要做同類事情的人吸取教訓。
陳意接着說:" 我可以不跟她(饒秋玉)計較錢的問題,但她得付出代價。法律是最基本的判斷标準,讓她不能坐飛機、高鐵,限制高消費,不把這件事解決好,就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我覺得必須要做到這種效果才行。每個人都得做道德的警察,才能增加那些擁有道德感受的人。"
盡管陳意此時又驚又怒,曾經,她也非常信任梵音,認同他們對于瑜伽的教學體系,甚至向周圍的朋友推薦梵音:" 他們對于肌肉的使用都是從專業的方式來看的,并且梵音也能保證所有的教練都是差不多的水準,可能不會特别驚豔,但是肯定不至于出錯,不至于把身體練壞。"
盡管對于饒秋玉本人的行爲不解以及憤怒,陳意依然回憶起她的 " 功德 " 來:" 梵音确實是把瑜伽培訓體系化、标準化,培養出很多很好的教練,也爲這個行業輸送了不少人才。"
陳意也指出,盡管教練的專業水平無可挑剔,但他們的自由意志以及叛逆精神似乎十分不足。據她自己觀察,大部分教練都是性格比較溫柔、順從的年輕女孩,一些個性跳脫的人在整個篩選機制下,可能并不适合留在這裏。
北京地區的教練佩佩告訴刺猬公社,整個梵音體系下的老師都是實行教學統一的。所有老師上課的框架,包括一些口令的表達都需要和饒校長 80% 保持一緻,允許有 20% 個人自我風格的發揮,但整體還是要向她的方向靠攏。
佩佩認爲,如此一來,教學也就簡單明了。對會員來說也有好處,因爲他們每天練那些比較傳統的體式,而且對動作熟悉之後,他們就可以更好的專注呼吸了,這樣能夠爲練習帶來更好的效果。" 不用去想這節課老師要教我什麽動作,下一節課老師又要教我什麽動作。"
四、一個值得探讨的問題:預付費是原罪嗎 ?
在瑜伽乃至健身這個大市場,穩定、持續、有忠誠度的用戶對于品牌來說尤爲重要,是品牌的立足之本,也是最重要的無形資産。對于梵音來說,根基一直都在,但是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任何資産好像都失靈了。
梵音瑜伽突然倒台,更多人将矛頭瞄準了健身行業普遍存在的 " 預付費模式 " 上來,即用戶在使用業務之前必須預先支付費用,這個費用在成功使用業務之後給予實際的扣除。
元石普拉提創始人 Fiona 認爲:" 預付費,就是整個行業的不定時炸彈。它不存在暴利,而是在當下消耗未來的錢。"
陳意解釋道:" 預付費在國外不是把錢交給經營者,而是一種金融服務,資金由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監管,不在經營者手裏。反觀國内這種預付費形式,其實是把國外的那種方式簡單化了,那麽多錢放在經營者手裏可能會激發他的貪婪,所以經營者就非常有沖動把錢帶着跑了。因此,就産生了特别大的資金風險。"
Fiona 認爲:" 梵音倒下,是行業的不幸,更是行業的警鍾,健身服務本身作爲一種快消品,可以有很多種商業模式去探索,既要真實無欺,也要懂得及時止損,不過度消耗信任,才能在這個行業安身立命。"
正值三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運動,健身行業也逐漸複蘇,但屬于瑜伽的春天似乎很難到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顧裏、李霏霏、陳意、佩佩爲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