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夥兒發現沒有,最近魅族在 " 手機評獎 " 這件事兒上的參與度,還挺高的。
先是他們自己搞的 " 2023 年手機百花獎 " 中,魅族 21 斷層領先拿下了 " 最佳顔值手機 " 的桂冠。
接着又是在微博主辦的 " 微博年度手機大賞 " 中,暫時取得了 " 年度大衆旗艦 " 的第一名。
如果說是自己搞頒獎,自家産品在榜單上露個臉拿個獎,倒也沒啥奇怪的。
可魅族 21 能在年末這麽多手機中脫穎而出,獲得微博的 " 年度大衆旗艦 " 評選的領先,還是有些讓人意外的。
畢竟這兩個月國産旗艦手機們打成什麽樣、卷成什麽樣,大夥兒也是有目共睹。
魅族 21 是旗艦沒問題,但和 " 大衆 " 兩個字,差的實在有些遠。。。
抛開這些表面功夫和情懷不談,你要是還好奇魅族 21 到底是一台怎樣的手機?和其他家旗艦機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那今天托尼就好好和大家聊聊這台,除了魅友和吉利車主之外,可能不太會有人考慮買的這台魅族 21。
其實托尼上手這台 " 魅族白 " 的魅族 21,也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選這個顔色最大原因,也正是因爲它在當下 2024 年的手機中,獨有的正面白色邊框。
雖說是正面的白色邊框,但要是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白色邊框的内部,還是會有一圈細細的屏幕黑邊,這是因爲屏幕闆材的特性,讓屏幕邊緣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的白色。
但如果你拿出幾年之前同樣是正面白色邊框的錘子堅果 R2 來比較的話,就會發現魅族 21 的黑邊部分,确實已經要收窄太多了。
左邊爲錘子堅果 R2,右邊爲魅族 21
而爲了達到這樣的四等白邊的效果,魅族 21 的這塊屏幕在參數上也确實沒能用上目前旗艦機主流的 1.5K 或者 2K,僅用上了一塊 1080P 的三星 OLED 直屏。
在亮度和顯示效果上,魅族 21 相比上一代魅族 20 的 " 周冬雨屏 ",實在是要好上太多,這次換成正規三星屏的鑽石排列,在屏幕觀感上确實提升了一整個檔次。
再來看看手機的背面。
整體而言,魅族 21 還是采用了上一代魅族 20 的設計,攝像頭模組豎置一字排開的造型,除了他們,也就還有遠在南韓的 " 異性兄弟 " 在用了。
不過在尺寸上,魅族 21 相比三星 S23 還是要大上一圈不止,相比三星有些許弧面處理的立邊,魅族 21 的立邊握在手裏要更有棱角一些,分量也重上了不少。
從左到右分别爲三星 S23、魅族 21、魅族 20 Pro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魅族還給原來的環形閃光燈,用上了 RGB 燈效,并取了一個叫做 Aicy 靈動環的名字,讓它可以實現無級變色。
這玩意兒不光能給來電、通知、信息、充電、音量調節等常規燈效,像遊戲、拍照、音樂播放器等特定 App ,也能做到燈效的一一對應。
托尼用下來這個功能好是挺好,但在大部分情況下,你要把手機背面朝上,才能看到這個環亮起來,屬于是一個秀給别人看的功能。
接着來看性能方面,魅族 21 的表現不能說不好,也隻能算是剛剛踏過及格線,能用。
高通骁龍 8 Gen 3 這顆處理器,從今年各家手機廠商旗艦産品的表現來看,大都是穩中穩的出色表現,稍微拉拉頻率、優化一下,安兔兔基本都能拉到 210W 分左右。
但很遺憾,托尼手上的這台魅族 21 在室溫下開啓了高性能模式之後,隻跑出了 197W 分的成績,稍稍有些偏低。
而在性能遊戲《崩壞:星穹鐵道》星槎海中樞的 30 分鍾繞圈跑圖測試中,魅族 21 隻拿下了 50.6 幀的成績。
相比之下幀數波動和第一梯隊的手機,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魅族 21 背部的溫度控制,在冬天玩遊戲屬于一個小暖手寶的狀态,可以接受。
該說不說,這樣的成績和表現在托尼看來,就是沒做遊戲方面的調校,希望魅族能在後續系統 OTA 中,能在遊戲上有所改善。
比遊戲性能更讓人不抱期待的,是魅族的影像。。。
衆所周知啊,上一代魅族 20 的拍照,就基本是一個半擺半涼的狀态,成像效果在如今把算法卷上天的一衆旗艦手機中,主打一個差生成績差、文具還少。
沒有算法、沒有大底、沒有潛望更沒有什麽可變光圈,魅族 21 上唯一給到的,是一顆三星的 2 億像素主攝。
這一下就激起了托尼的好奇心了。
你們說,這麽一台講究 " 原汁原味 " 拍照的魅族 21,和末代的錘子堅果 R2 的拍照拿出來比一比,不知道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結果。
嘿嘿,都是白色的,真好看 ~
我們分别來看看兩台手機的樣張表現。
魅族 21 樣張(向左滑動對比)
錘子堅果 R2 樣張(向左滑動對比)
不得不說啊,差了 3 年技術的相機模組,還是有很大區别的,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明顯魅族 21 鏡頭的解析力要更好一些。
而在逆光和暗光環境下,需要算法處理的一些樣張,魅族 21 和錘子堅果 R2 就有些半斤八兩了。
魅族 21 在暗光噪點的部分沒能處理好,堅果 R2 則感覺像是畫面塗抹過了度,整體看起來有些假。
在主攝對于色彩的處理上,托尼本人會更喜歡堅果 R2 一些,魅族在色彩上的調整有些過于濃郁了,整體的畫面解析力還是魅族 21 要更出色些。
魅族 21 主攝
錘子堅果 R2 主攝
不過話說回來,會選擇買魅族手機的人,一定也不會太在意它的性能和拍照,最重要的部分,還是 Flyme 系統。
在系統的穩紮穩打上,你永遠可以相信魅族,托尼這小一個月用下來,魅族 21 的系統還是原來 Flyme OS 的味道,Bug 不多,功能不變。
就比如像魅友們一直以來都用的 mBack 交互邏輯,不管更叠了幾代振動馬達,輕按返回,重按返回桌面的操作,是刻在基因裏的。
這玩意兒不知道比側滑、底部上滑優雅到哪裏去了。
而像整理桌面時的搖晃排列圖标、桌面側邊滑動檢索 App 等老功能,也并沒有随着系統版本的更新而改頭換面,該有的也都還在。
當然了,Flyme 現在還多了一項使命,車機交互。
托尼拿同事新提的領克 06,測試了一下魅族 21 的 Flyme Link 車機互聯,看得出魅族還是在互聯的動畫以及桌面布置上,還是花了心思的。
或許連上車之後,才是魅族 21 的完全形态。
總的來說,魅族 21 這台手機使用下來,托尼感受到最多的,是 " 小廠的倔強 "。
在如今這個國産手機品牌隻卷剩下 " 華米 OV " 爲主流的時代裏,像魅族、努比亞等爲數不多的 " 小廠 ",要從這些 " 大廠 " 嘴裏搶到一份蛋糕,似乎已經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魅族的做法是,不去迎合大部分的消費者,不爲自己的特色做出讓步,布局車互聯。
我可以沒有拍照算法、性能優化、最新的國産屏、更快的充點速度。
但我一如既往的正面白色面闆、mEngine 最大體積振動馬達、超聲波屏下指紋、Flyme 各項實用功能,我一樣都不會少。
或許這樣的方式很難吸引到新用戶,但在如今這個人心浮躁的手機市場,能做到真正堅持本心的手機廠商,也确實不多。
可能這也是爲什麽,魅友一如既往支持魅族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