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劉潤 ,作者劉潤
輪值主編 | 智勇 責編 &值班編輯 | 金木研
第 7166 篇深度好文:4361 字 | 10 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2022,世界充滿了不确定性。2023,要把自己活成确定性。
但是,怎麼活?
這需要我們對世界有更深的理解。
所以,我特别建議你要認識這個人:納西姆 · 尼古拉斯 · 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
塔勒布是安皮裡卡資本公司的創辦人,但他更出名的,是他寫過的書,《随機漫步的傻瓜》、《黑天鵝》、《反脆弱》等等。
他也因為 " 黑天鵝 " 理論,被人們稱為 " 黑天鵝 " 之父。
黑天鵝,說的是那些無法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意料之外,卻威力極大,改變一切。
但現在的世界,黑天鵝都變成家禽了。每天我們都在見證曆史。可盡管如此,我們到底要怎麼理解和行動?
塔勒布認為,我們并不是無所作為,依然可以規避風險,獲得收益。他自己就在 "9 · 11" 事件發生前做空美國股市,一夜暴富。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再次做空,又大賺一筆。
每個創業者、管理者,都應該讀讀他的書。
他的思考,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一、認清世界的真想
想要活成确定性,首先我們要認識和理解世界。
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是随機性。是意外。
項目做到一半,員工突然離職,是意外。創業很順利,但說好的融資突然不到賬了,是意外。兩個上海老人,一個支持烏克蘭,一個支持俄羅斯,打起來了。最後,甚至一個咬掉了另一個的耳朵。俄烏沖突,是意外。被咬掉耳朵,更是意外。
世界就是這樣,充滿随機和意外。
塔勒布說,回頭看看我們自己的生活吧,你的職業選擇,你邂逅的伴侶,你被迫離開家鄉,你突然的緻富和潦倒,有多少是按照計劃發生的?
太少了。
好的意外發生,可以讓我們學習如何把公司做得更大,也許還研究怎麼購買名貴的奢侈品。但壞的意外發生,可能就要讓我們學習怎麼生存糊口,研究怎麼一天打兩份工了。
當成功時,我們容易把原因歸為自身,是我厲害。失敗時,我們容易把原因歸為外界,是我不幸。
我們總有合理化自己處境的傾向,這樣,當意外發生時,很多事情都可以解釋。
人的大腦,就是一台解釋機器。總想找到原因和理由。
但是,商業世界裡的很多事情,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沒法做太多的解釋。
無法解釋,很多人就不舒服,特别難受。但與其難受,不如接受。接受不确定性,接受随機性,接受意外。
認清世界的真相後,不慌張,也不頹廢,而是積極過好現在的生活。
這可能是塔勒布給我們最重要的建議,認知和心态上的建議:影響我們能影響的事情。改變我們能改變的事情。
二、盡人事,聽天命
但是,具體影響什麼呢?改變什麼呢?影響和改變我們自己。
盡人事,聽天命。
因為這個世界,風險和收益,都是不對稱的。我們必須有能力躲開巨大的風險,有能力獲得超額的收益。
什麼意思?
塔勒布講過一個民間故事,說是一位國王對他兒子大發雷霆,發誓要用大石頭壓死兒子。
但氣頭過後,發現自己說錯話了。但國王不能食言啊,怎麼辦?
于是,他們把大石頭砸碎成小石子,就用這些小石子投向國王的兒子。這個調皮的兒子,幸免于難。
1000 塊小石子,和同等重量的大石頭之間的區别,就說明了風險的不對稱性。1000 塊小石子的 " 小風險 " 砸不死人,但一塊大石頭的 " 大風險 " 會要了人的命。
量變産生質變,風險累積到一定程度,會有可怕的災難。
同樣,收益也是如此。
這個世界可能不是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而是 " 一分耕耘沒有收獲,八分耕耘一分收獲,十分耕耘一百分收獲 "。
世界上不到 0.25% 的上市公司占據着大約一半的市場資本,世界上極少部分的小說占據了約半數的小說銷量,不到 0.1% 的藥品為制藥工業赢得了超過一半的利潤。
收益,也是非對稱的。
這也告訴我們,要拼命努力,做得更好,好到運氣願意站在我們這一邊。
這個過程,會充滿血汗和眼淚,但這是值得的。
在商業世界裡,努力讓自己變得稀缺,稀缺,稀缺。稀缺的人,有更高的收益。稀缺的公司,有更高的溢價。
所以說,産品做得更好一點,管理技能再精進一點,這些 " 一點一點 " 累積起來,都是不得了的優勢。
極緻是 99 分,頂尖高手是 90 分,優秀大概 80 分。但是大部分人,誤以為 10 分就是滿分。
三、把自己活成一個啞鈴
那麼,還有什麼更具體的建議嗎?
塔勒布有一個經典的," 啞鈴策略 "。
啞鈴策略 = 極度保守 + 極度冒險。
比如說你要投資,應該把大部分的錢,比如 85%-90%,投入極為安全的渠道,比如國債。
然後,剩下的 10%-15%,投入到極具投機性的 " 賭博 " 中。
這樣,即使發生黑天鵝,因為你 " 極度保守 ",非常安全,它并不能傷害你。同樣," 極度冒險 " 的部分,最多也就虧 10%-15%,但是萬一賺了,卻可以獲得巨大的收益。
一邊不承擔風險,一邊承擔高風險。二者的平均值是中等風險,但能使你從黑天鵝事件中獲益。
這就像一個啞鈴,照顧兩頭。
而啞鈴策略,還可以用在各個地方。比如創業,那麼職業選擇的啞鈴,應該是先做非常安全的工作,然後去創業。
塔勒布舉了個例子,他有個朋友就找了一份很安全的工作,圖書編輯。
但在 10 年之後,這個人離職從事一個投機性很強風險很高的職業。
這就是啞鈴策略。如果成功,他會實現躍遷。如果失敗,完全可以回歸老本行。
比如上班,那麼應該是進行高強度的工作,再徹底的放松。
認真專注工作,然後好好休息。而不是刷着手機,半桶水晃蕩着幹活。效率低,效果也差。
喬治 · 西姆農,這名作家一年隻有 60 天的時間用來寫作,其餘 300 天 " 什麼都不做 "。但是,他出版的小說超過 200 本。
比如和人交談,那麼應該 " 上與帝王同坐,下與平民同行 "。
既要向最優秀的大師學習,也要和出租車司機攀談。一個能讓你擁有大格局,一個能讓你接地氣。
但不要和平庸的人聊天,他們隻會浪費你的時間。這就是,啞鈴策略。
在不确定的世界裡,把自己活成一個啞鈴。足夠強韌,足夠堅硬。
四、抓住一切機會,或者像機會的東西
因為我們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啞鈴,選擇極度保守 + 極度冒險的策略,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嘗試。
我們要抓住機會,或者任何像機會的東西。
機會其實很少,比我們想象的少得多。所以,看見時就不要客氣,勇敢一點。
而想碰見機會,就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好的環境裡。
比如塔勒布舉的一個例子,一定要生活在城市裡。因為碰見機會的概率更大。
在互聯網時代,你住在郊區也能和人聊天,但終究不能面對面交流。
外交官知道,在雞尾酒會上,常常會有驚喜。創業者知道,在咖啡館裡,常常能迸發靈感。
人是活的。要見人,要聊天。要不停碰撞和體驗。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别人的隻言片語,可能就是你的醍醐灌頂。你的頓悟,也可能隻是别人的基本功。
泡在一個好的環境裡。每年見 50 個人,每年去不同的地方,一定有更大的概率撞見機會。
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城市,選擇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進入一家不斷進步的公司,都是好的環境。
這些環境,有更多的機會。然後,機會來臨時,毫不猶豫抓住它。
五、擁抱壓力
但在這樣的環境裡,可能會感受到壓力。
你不要害怕。正相反,應該興奮。過于穩定和安逸,會毀掉一個人的。
壓力,可以推動着我們前進,讓我們思考和行動。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财主看到乞丐在乞讨,就把他接到家裡,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過了一年多,乞丐離開财主家,穿上原來的乞丐服,繼續乞讨去了。
但沒過多久,這個乞丐就死了。
為什麼?因為他再也吃不下殘羹剩飯,再也住不慣茅草屋子,就連風吹日曬,都會讓他崩潰。
寒冷和饑餓,輕而易舉就能擊垮他。這就是安逸的代價。
你把獅子拔了牙,當寵物一樣喂養,當他失去鬥志再放回獅群裡,這隻獅子一無是處。
安逸,會讓我們感受不到外界的刺激和變化,察覺不到危險。
所以,保持壓力,擁抱壓力。
六、保持冗餘
但可能有人說,壓力真的很大,萬一壓垮了怎麼辦?
所以,一定要保持冗餘。
買一個冰櫃放在家裡,是冗餘。手頭上留足半年一年的錢,是冗餘。
很多人說冗餘是浪費,但冗餘是我們的選擇權。
選擇什麼?選擇說 " 不 " 的權利。
不用做違背意願的事情,不用成為穿着白襯衫的奴隸。
比如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你可能也明顯感覺到,有些公司賣東西太用力了。特别用力。這麼用力,肯定是有巨大的業績壓力。
去年賣 1 個億,今年一定要做 3 個億。如果做不到,投資人覺得團隊沒有增長性,根本沒有估值,也就不投錢了。
可都快年底了,銷售還是上不去,整個團隊都特别緊張。然後拼命賣東西,拼命賣東西。
用力吆喝隻有一個目的,把數字做起來。産品價值,用戶體驗,也都甩在了一邊。
這就是因為壓力,導緻的動作變形。
但是,如果有些冗餘,整個公司的發展節奏都會不一樣。會更加從容和淡定。
還記得前面講的啞鈴策略嗎,極度保守 + 極度冒險。
首先,要極度保守。極度保守,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安全的冗餘。
冗餘,是為了有說 " 不 " 的權利。
不用點頭哈腰,不必委曲求全。
不用參加不想去的聚會,不必見不想見的人。
不用幹不想做的事,不必違背良心和意願。
七、2023,活成确定性
在不确定的世界裡,我們想活成确定性,很不容易。
這個過程,可能會經曆孤獨和失敗。
但塔勒布有一個思考,一定要分享給你。那就是我們不管面對什麼情況,都要保持尊嚴和優雅。
他是這麼說的:
行刑日那天把最好的衣服穿上,挺直腰杆站直,顯現一股傲氣,好在行刑隊心裡留下美好的印象。
診斷出罹患癌症時,不要哭天喊地,一副無辜受害的樣子。隻和醫生讨論病情,切莫讓别人知道,如此就可避免聽到老掉牙的安慰話。
此外,那種有尊嚴的态度,可以讓挫敗和勝利一樣,都叫人覺得具有英雄氣概。賠錢的時候,務必對你的助理更為客氣,不要對他發怒。
不要将你的命運怪罪于任何人,即使他們确實是禍首也是一樣。
塔勒布認為,這是一種英雄主義。
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承擔風險的。
承擔風險,本身就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行為。我們不像一些貪得無厭的人,比如無良的銀行家和西方的政客,不承擔風險就獲得了收益。
創業也是,管理也是,都是。
為了公司的經營,為了團隊的發展,都承擔了風險,這些本身就是英雄式的活動。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2023 年,依然會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我們依然要做得更多,承擔更多。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