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商業漫遊指南,作者:甯來,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國慶假期,我帶家人逛了幾個商場,順便做點市場調研,了解品牌動向。但逛到一半,老媽突然來了一句:" 這些商場有啥區别?都長一個樣!"
她雖然是個路癡,但對品牌的記憶力相當了得:" 這家酸菜魚,這幾天見了三次;那家火鍋店,跑不掉也刷了兩遍;還有什麽椰子雞、數碼店、新能源車 …… 都快看吐了。你們年輕人喝的奶茶,不就是換來換去那幾家嗎?"
我意識到老媽說的是 " 商業同質化 "。
我立馬進入工作模式,認真解釋:" 其實,每個商場都有差異啊!有的主打環保,有的搞親子,有的帶公園景觀,還有做潮流快閃的 ……" 然而話還沒說完,老媽就已經走神了。
面對千篇一律的商場,消費者的困惑直擊靈魂,而我們這些商業人卻無力反駁。
一、商場 " 表面差異化 " 有用嗎?
每個商場項目從規劃之初就喊着 " 要與衆不同 ",但現實裏真正的差異少之又少。PPT 上可以無限吹牛,隻讓領導感知到了,但如果消費者感受不到就是白搭。
一般在探讨差異化時,我們常常從建築風格、場景設計、業态組合、品牌引進等方面做文章。比如,設計上可以選擇工業風、極簡風、奢華風;品牌引進上會試圖争取首店或新的概念店,或者打包一堆品牌做主題街區;有些商場,我們會深挖在地文化,從當地的宗祠、民俗、遺址裏找靈感;現在還有很多跨界做商業的企業,我們會想辦法融入企業自身的基因與文化。
這些都是在 PPT 世界裏行之有效且能大殺四方的思路,但也都是些美好的願景,所謂的 " 差異化 ",最終呈現出來的可能隻是視覺差異和文學修辭的不同。
但一旦遇到像老媽這種直白的消費者," 酸菜魚還是那家酸菜魚,奶茶也就那幾家換個杯子。" 對于用戶來說,商場貼的标簽再多,逛起來的感受是同質的。
二、标準化産生生産線産品
标準化是商業地産陷入同質化的根本原因。
過去十幾年,商場像流水線産品一樣批量生産,尤其是萬達廣場的模式——一個購物中心搭配一條金街,外加一堆品牌打包招商。這種模式運營高效、賺錢穩當,迅速成爲行業模闆,各大開發商争相模仿。
那個時候,商業地産隻是地産項目的配套設施,目的不複雜:隻要賺錢就行。經過市場驗證的标準化模式,自然成了最安全、最高效的選擇。
更有意思的是,萬達不僅帶火了這套打法,還培養了一批商業精英。這些人進入市場後,把标準化流程擴散到整個行業——從項目定位到設計、招商、運營,全都跑出了一條成熟的套路。這樣一來,商業地産人的主要任務變成了執行标準,而創新反而成了一種 " 多餘 " 的東西。
三、創新是不是僞命題?
盡管很多商場在努力創新,但如今的市場環境下,真正的創新越來越難。尤其是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新業态、新品牌的生命周期極其短暫。前腳某個品牌剛成爲 " 網紅 ",後腳滿大街就都在複制同款,結果消費者一開始圖個新鮮,但很快就審美疲勞。
比如這幾年風靡一時的茶飲市場,一開始是喜茶、奈雪掀起了熱潮,緊接着無數品牌一窩蜂跟進,短時間内開滿大街。但大家喝來喝去發現口味差不多,最後大浪淘沙,隻剩下幾家頭部品牌存活下來。這種 " 短期紮堆、長期淘汰 " 的現象并不少見,不僅在餐飲領域,還出現在咖啡館、買手店甚至寵物賽道中。
資本的逐利也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現象。比如餐飲市場,今年流行貴州菜,明年可能又換成江浙菜。這種更叠背後,驅動力并非來自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而是資本投資方希望通過爆款品類快速回籠資金。結果是每當一個新趨勢出現,市場立刻進入低創新、高抄襲的怪圈:大家忙着複制成功模式,創新反而成了成本最高、風險最大的選擇。
真正值得探索的創新,不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花哨,而是能否讓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情感紐帶,并不斷調整體驗細節,如何在服務、設計和運營上做到一點一滴的突破,在細微之處打動人心。
四、同質化沒那麽可怕
說到底,消費者的需求本質上是相似的——無非是吃、喝、玩、樂這些基本需求,而絕大多數商場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務這些需求。
想想看,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重複的:上班的路線每天差不多,去家附近的超市買同樣的東西,高鐵站、機場都長一個樣。所以,同質化其實是正常的,它反映的正是消費者需求的普遍性,是一種規律的體現。
在無數概念的包裹下,商業好像承擔了很多價值,但商業所面臨的終極話題,永遠都是 " 賺錢 ",隻要能持續地賺錢,同不同質化根本不重要。
商業人要破除 " 我一定要不一樣 " 的執念,不要爲了不同而不同。與其困在 " 同質化 " 這個死胡同裏,不如把心思花在精細化、人性化這些更重要的點上,就像胖東來,它并沒有盲目追求創新,而是把服務做到極緻——從細節出發,踏踏實實經營,或許這才是做商業的關鍵。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商業漫遊指南,作者: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