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 不會真的是預制菜吧?"
據最新工商信息顯示,11 月 22 日,由馬雲持股 99.9% 的杭州大井頭貳拾貳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新增一家子公司,主營預制菜、農産品加工和批發等。
該子公司名爲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下稱 " 馬家廚房 "),法定代表人爲 PAU JASON JOHN,注冊資本 1000 萬人民币,經營範圍包括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貨物進出口、食用農産品批發、日用品批發、酒店管理、技術服務等。
此外新消費日報注意到,馬家廚房的監事徐詩,曾在馬雲公益基金會擔任高管,目前也兼任多家馬雲旗下藝術管理公司、咨詢公司高管。
不少網友評論稱," 很反感預制菜 "" 不會真的是預制菜吧?" 也有人表示," 既然預制菜的趨向已經無可避免,那麽還是讓馬雲來做好。" 還有人調侃稱," 應該不是爲了錢,對錢不感興趣。"
這不是杭州大井頭貳拾貳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第一次出現在公衆視野。就在今年 7 月 25 日,他們投資了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占股 10%。後者的經營範圍涵蓋農産品智能物流裝備銷售、海水養殖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裝備制造、漁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智能農業管理;供應鏈管理服務等。
除了馬雲," 一米八 " 還涉及到多位阿裏的老面孔。比如,持股 5.5% 的胡曉明,曾擔任螞蟻集團 CEO、阿裏雲總裁等要職;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鄧中華,在阿裏有 10 年大數據從業經曆,出版了《大數據大創新:阿裏巴巴雲上數據中台之道》一書;其他高管和股東,丁銘、龔玉萍、林志峰、陳澤松等也都是昔日阿裏系的重要員工。目前,與馬雲關聯的 " 一米八 " 系公司數量已達 5 家。
另據新消費日報,除了專業的養殖技術、數字化等領域,對于食品銷售、預制菜的關注也是馬雲旗下多家餐飲、農業公司的經營重點之一。但在 " 馬家廚房 " 以前,實際可能從事預制菜的生産銷售業務的公司并不多。杭州雲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或許是其中之一,但其主營線下餐飲門店,規模相對較小。
目前," 馬家廚房 " 并未對外透露更多業務規劃,後續将如何經營還未可知。但據報道,已有外界猜測認爲,其或将配套多地漁業養殖産業園,開展更多食品深加工投入。從農業産業鏈發展角度來看,預制菜深加工模式可以有效鏈接生産和消費需求,協助農民增收,推動農業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培育農業國際競争新優勢。
據中國經營報,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爲 4196 億元,預計 2026 年規模将達到 10720 億元。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衆多機構,都認爲未來預制菜市場規模将邁向萬億。但這條萬億道路,也時不時伴随着争議。
今年以來," 預制菜進校園 ""6000 元一桌的婚宴裏七成竟是預制菜 " 等話題頻頻登上熱搜,關于預制菜的話題不斷挑動着消費者的神經。
江蘇省消保委的一項調查顯示,七成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點餐吃的是預制菜,超九成的消費者認爲商家應該告知是否使用了預制菜。同時,超八成消費者表示購買預制菜時遇到了食材不新鮮、菜品變質腐敗、包裝破損、存在過期等問題。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曾對媒體表示,随着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指引,各地政府紛紛出台政策大力支持預制菜産業發展,主要強調的是産業發展與科研結合。但在國家标準方面存在不足,産業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程度也有待提升。
" 預制菜行業亟待建立統一的國家标準規範。食品安全方面,預制菜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入局者衆多,所涉及的行業多且代工情況常見,卻缺乏統一國家标準。應當加快制定預制菜行業統一國家标準規範,解決預制菜行業小、散、亂的現狀,和可能産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另外,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應告知消費者産品是否是預制菜、是否爲‘貼牌’産品,讓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進一步保障。若讓預制菜一直‘蒙着面紗’,将會使消費者的抵觸情緒更大。" 朱丹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