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4 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 6976 号建議的答複。就部分醫院爲了提高病床周轉率而規定患者 15 天必須出院等問題,國家醫保局和各級醫保部門對參保患者住院天數無限制性政策,享受醫保待遇也與患者住院天數沒有關系。
圖片來源:國家醫保局網站
而針對這一問題,人大代表林勇曾在 2021 年的兩會期間提出了《關于治理 "15 天被出院 " 亂象 依法保護醫保參與者醫療權益的建議》,建議對違規行爲加強監督治理。
日前,林勇在調研中發現,國家、省和市都不存在類似規定,但很多民衆反映,很多醫院都存在 " 住院 15 天就得出院 " 的内部規定。
" 到達醫保限額 " 和 " 病床周轉率考核需要 "是 " 醫保患者被出院 " 的兩大硬核理由,以避免一些人将醫院當成 " 養老院 "。林勇建議,明确出院轉院标準,打破 "15 天被出院 " 潛規則。
在 2022 年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張曉也提出了《關于規範大病患者病床周轉率政策的建議》,其中提到,現在有部分醫院,爲了提高病床周轉率,規定患者 15 天必須出院。
據梅州日報 2023 年 2 月 28 日報道,國家醫保局在此前答複中稱贊張曉提交的建議 " 很有針對性 ",将認真研究吸納。9 個月後,好消息傳來:2022 年 12 月 23 日,國家醫保局發出了《關于全面排查并取消醫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聚焦醫保部門職能職責,立即全面深入排查醫保不合理限制,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限時妥善解決。
近日,國家醫保局工作人員還主動添加了張曉的微信,向張曉介紹了《通知》出台的相關情況,明确告知《通知》第一款第二條 " 重點排查是否存在醫保對參保患者住院天數作出具體限制的問題,導緻醫療機構不得不中途要求患者出院,或分解住院等 " 的表述,就是吸納了他建議的内容。
對此,國家醫保局在 3 月 4 日的答複中表示,我國持續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險爲主體,醫療救助爲托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等補充醫療保險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其中,基本醫保公平普惠,對所有患病群衆給予基本保障;大病保險在基本醫保報銷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
一是精準減輕高額醫療費用負擔。各地普遍采取分段階梯式報銷,費用越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越高。
二是對困難群衆實施傾斜支付。爲有效減輕困難群衆醫療費用負擔,大病保險對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予以傾斜支付,即較普通人群起付線降低一半、報銷比例提高 5 個百分點,不設封頂線。
三是按年度累計費用。各地普遍将大病患者年度内發生的政策範圍内住院、門診大額醫療費用累計計算,再按政策規定計算報銷金額。
對于代表在建議中提到的部分醫院爲了提高病床周轉率而規定患者 15 天必須出院等問題,國家醫保局表示,我國各級醫保部門對參保患者住院天數并無限制性政策,享受醫保待遇也與患者住院天數沒有關系。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将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針對代表提出的問題完善有關制度政策,加強監督考核,持續增強參保患者獲得感、幸福感。
一是繼續深入推進總額預算下的多元複合支付方式改革,推進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和基于大數據的按病種分值(DIP)付費,不斷完善支付政策,調節醫療費用支出結構,将參保人 " 救命錢 " 用實用好。
二是細化績效考核指标,加大對實際醫療費用負擔等指标的考核力度,重點防範推诿病人、分解費用、降低服務質量等違規行爲,實現醫保基金使用績效和醫療服務質量雙提升。
編輯 |程鵬 杜波
校對 |張益銘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國家醫保局官網、河青新聞網、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梅州日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