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作爲潛艇的主要武器,很多人隻看過它的發射瞬間,卻不知道它是怎麽裝填的。
早期沙俄海軍的潛艇,魚雷直接外挂在艇體兩側,裝填方式非常簡單。
這個問題真的非常複雜,主要是因爲潛艇的設計發生了巨大變化,潛艇之間裝填魚雷的方式也就有很大不同。相信此時就會有許多杠精就開始幹活兒了——你說潛艇設計發生了巨大變化,不都是一個耐壓殼體嗎?如果這麽說,就隻能說關閉好了,恭喜,你們的娛樂目的已經達成了。
給我一個支點,看我一腳把魚雷踹進去。
這張照片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裝填魚雷的過程。但是,這張照片隻是爲了搞笑拍攝的,因爲這枚魚雷實際上是通過前部的絞盤将魚雷拉入裝填設備的。絞盤就是一個電動機驅動的滑輪組,絞盤上的鋼絲繩挂在魚雷前端的船錨狀的挂鈎上。
1942 年,法國海軍 " 密涅瓦 " 号潛艇上的魚雷發射管。
法國在武器設計方面一貫不走尋常路,在潛艇設計方面也不例外。他們在很長時間裏,都爲潛艇安裝可以回轉的魚雷發射管,當然,這些發射管也安裝在潛艇的耐壓殼體之外。
二戰時期,法國潛艇裝填魚雷。
爲這樣的潛艇裝填魚雷就非常簡單,隻需要将魚雷發射管旋轉出來,打開尾蓋就能進行裝填。當然,魚雷重量非常大,需要适當的起重裝置和專用的駁船配合。
二戰時期,蘇聯潛艇裝填魚雷。
與步槍類似,有後膛裝填彈藥的,就有從槍口裝填彈藥的,而後者誕生時間更早。裝填魚雷也是如此,打開魚雷發射管前蓋,然後把魚雷以逆向發射的方式裝進去。
蘇聯潛艇裝填魚雷。這張照片還展示了潛艇船錨的位置。
艇員會将魚雷從發射管後部取出,然後把魚雷放置到内部的彈藥架上,接着繼續裝填下一枚魚雷。如果是最後一枚,很可能會直接完成與後蓋的對接工作之後,就将前蓋關閉讓其留在魚雷發射管内。這個操作通常用于早期潛艇,艉部兩個魚雷發射管沒有再次裝填功能,就是在給發射管裝填好魚雷之後就執行作戰任務了。
注意正在協助裝填魚雷的水兵。
不僅這樣的裝填方式非常麻煩,還要在設計之初就确定魚雷發射管的垂直位置,否則很可能出現魚雷發射管的開口位于水平面一下,無法進行裝填的現象。除了設計之外,操作時非常麻煩,需要安裝引導魚雷的支架,甚至還需要水兵在水中協助魚雷就位。照片中的這種蘇聯潛艇艏部有兩列三排共六個魚雷發射管,由于隻有最上面一排魚雷發射管露出水面,所以隻能通過這裏裝填魚雷。
" 基洛 " 級潛艇裝填魚雷,可以看到裝填魚雷時臨時安裝的引導支架。
這種裝填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簡化了潛艇設計,确實,注意魚雷發射管的垂直位置需要一些技巧,但與在耐壓殼體上開口、重新布置潛艇前部艙室的結構、爲魚雷裝填讓出空間相比,這簡直不值一提。
爲 " 基洛 " 級潛艇裝填魚雷的水兵。
通過發射管裝填魚雷時,還要調整壓載水箱的狀态,讓潛艇艏部露出更多一些。盡管如此,也隻能讓上面一排魚雷發射管露出水面。
德國潛艇通過專用艙口裝填魚雷。
可以通過照片看出,通過魚雷發射管進行裝填操作比較複雜,需要大量的準備時間,安裝附屬設備,并且裝填速度較慢。因此部分潛艇在前部開了天窗,通過這裏裝填魚雷。這是德國潛艇裝填魚雷時拍攝的照片,首先裝填魚雷頭部,讓魚雷 " 鑽 " 進潛艇。潛艇内部還有專用設備,讓魚雷從傾斜狀态調整到水平狀态,并将其轉運到彈藥架上。
二戰期間,德國潛艇的外置魚雷儲存管(紅色箭頭)。
需要說明的是,與從發射管前部裝填相比,這種裝填方式對附屬設備的要求較少。在海軍基地,潛艇可以依靠碼頭上的起重機,在平靜的外海,潛艇也能夠通過自身攜帶的起重設備完成魚雷的裝填操作。這是二戰期間,德國潛艇進行外海裝填訓練的情景。爲了攜帶更多的魚雷,當時德國遠洋潛艇會有多個位于耐壓殼體外部的魚雷儲存管。執行任務期間,艇員可以通過臨時安裝的起重設備,将儲存管内的魚雷取出,裝填到潛艇内部。通過這樣一張照片,就能更好理解這種裝填方式操作簡單、附屬設備少、裝填時間短的優點。
蘇聯潛艇通過專用艙口裝填魚雷。
一些蘇聯潛艇雖然也采用了這種方式裝填魚雷,但具體操作正好相反:首先裝填魚雷尾部,讓魚雷倒退進入潛艇。但兩者總體沒有太大的區别。
澳大利亞 " 柯林斯 " 級潛艇裝填魚雷。
千萬不要說蘇聯潛艇的魚雷裝填方式與德國不同,就代表他們比較落後。這是澳大利亞 " 柯林斯 " 級潛艇裝填魚雷的動作,裝填方式與蘇聯相同,具體采用什麽方式,都是設計師根據非常複雜的要求和條件确定的,隻要途徑相同,具體方法之間沒有什麽優劣之分。
" 柯林斯 " 級潛艇剖面圖。
通過 " 柯林斯 " 級潛艇的剖面圖,可以看到爲裝填魚雷設置的傾斜艙口。由于這是在耐壓殼體上開口,所以對潛艇的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德國 212 級潛艇裝填魚雷。
如果說澳大利亞 " 柯林斯 " 級潛艇無法說明問題,那麽看一下德國海軍最先進的 212 級潛艇裝填魚雷的方式。紅色箭頭就是裝填魚雷的艙口。
212 級潛艇剖面圖。
可以看出 212 級潛艇在裝填魚雷時,魚雷就是尾部首先進入潛艇,倒退着完成裝填動作。對于某個事物,一定要進行客觀分析,多看多想,而不是屁股決定一切。
既然是開口,就索性開個大的。
蘇聯 971 型攻擊核潛艇同樣采用這樣的裝填方式,但它的開口更大。别看艙蓋有三個,顯得結構很複雜,但是魚雷以水平狀态進入潛艇,潛艇内部的設備就相對簡單許多。" 台風 " 級戰略核潛艇同樣采用了這種裝填方式。盡管這種裝填方式看起來很好,不過對潛艇排水量有更高的要求,目前隻看到核潛艇采用。
潛艇前部的武器艙,可以看到魚雷發射管和備用魚雷。
既然說到了魚雷裝填方式,給大家看一下老式常規潛艇前部的武器艙。在這樣的狹小空間内,如果從頂部斜着下來一枚重量超過一噸的魚雷,該如何控制它的姿态,調整到水平狀态,并放到魚雷固定架上,是不是很費腦筋?從這個方面看,大家就可以理解前面提到的,從發射管直接裝填魚雷,會讓潛艇内部設計簡單的原因。
二戰時期,英國潛艇的武器艙。
總有人搞特殊化,這是英國潛艇的武器艙,可以看到發射管與武器艙之間有水密門。
英國潛艇兵裝填(也可能是卸載)魚雷。
安裝這個水密門之後,會讓一些操作,比如調整發射管設置、裝填魚雷等非常麻煩。但是,當魚雷發射管發生意外時,可以阻擋海水進入潛艇耐壓殼體。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弊大于利,現在這樣的設計已經很少見到。
德國潛艇兵正在調整魚雷的設置旋鈕。
魚雷裝入潛艇,更重要的是能夠快速、安全地發射出去。潛艇武器艙頂部都設有吊車,吊起魚雷并對準發射管尾部,但是将魚雷塞進發射管的動作還是需要幾名潛艇兵一起用力拉動繩索才能完成。二戰後期,德國海軍開始爲潛艇配備機械裝置,實現裝填動作的自動化。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潛艇兵的體能,還能大幅提高裝填速度,這在作戰時往往意味着生與死的區别。
潛艇裝填魚雷機構都是嚴格保密的設備。
遺憾的是,爲發射管裝填魚雷的機構被各國海軍視爲重要保密設備,因此無法看到其真實面貌,隻能通過少許文字進行了解。關于武器和機械的許多問題,如果認真研究,就會發現非常複雜。
爲了保證主号封禁期間可以接收内容,請大家同時關注以下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