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獨家獲悉,生物基皮革制造公司「贻如生物」近日完成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由星空資本領投,線性資本、旦恩資本和奇績創壇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于選址常州的工廠一期建設(共三期),人造皮革規模化量産及商業交付。當前,公司已啓動新一輪融資。
贻如生物成立于 2021 年底,于 2023 年 4 月完成由線性資本領投的天使輪融資。去年公司重點引入三部分成員:有 iGEM 等競賽經驗的合成生物研發人才、人造革材料及配方開發團隊、發酵工廠負責人。現階段團隊規模約三十人,随着規模化量産工廠落地,今年将拓展至六十人左右。
" 當前,我們通過對于全生産流程的優化,實現了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可以實現在大部分場景下的生物基材料的成本優勢。" 贻如生物創始人蘇睿對 36 氪介紹道:生産成本之所以能大幅降低,來源于菌種開發、原料選擇、菌體發酵生産方式等多方面的改變。
首先,贻如生物選擇了能夠适應極端環境的特殊真菌,魯棒性很強,節省了後續的滅菌及降溫等成本;同時,選用方便集中收購、存儲的農業廢棄料作爲生物原料,降低原料成本;再者,針對新菌種的特性,對發酵罐進行了定制改造。據介紹,當前整個生産環節,最快可以在 8 小時内完成。
在研發思路上,去年蘇睿和團隊也做出了較大調整。核心是将生物基皮革置于 " 人造皮革 " 這一萬億規模的賽道去理解," 技術要适應人造革成熟的幹法塗布生産工藝,适配現有人造革的産線,才有可能更大規模地進行量産。" 蘇睿講道,因此贻如生物推翻了以往的發酵工藝,轉變爲以生物質發酵生産皮革 " 漿料 " 的形式,将産品開發定位到 " 漿料 " 上,可以适配現有的人造革産線,實現生産切換和快速量産。
2023 年,贻如生物重點研發了适配人造革産線的全套工藝,并完成了試生産。據介紹,贻如生物的皮革放大量産工廠已選址常州,規劃皮革制造年産能約 1000 萬平方米,産值設計約 2 億元人民币(分三期投資)。
來源:贻如生物
人造革這一完全競争的市場,生産規模大、能耗高、污染重;頭部公司和下遊相對分散的經銷商并存,且不同應用場景(如鞋、包、汽車配飾等)對應着不同的人造革原料供應商。
贻如生物将人造革行業的客戶需求歸納爲三點:cheaper、better、greener。首要是爲下遊降本增效,提供成本更低、性能一緻的皮革材料;同時,新型生物制造和循環發酵系統,能夠實現 " 綠色生産 ",節省能耗、降低碳排,符合當前的政策引導方向。對于品牌商而言,應用科技感更強的生物基材料,塑造更符合 ESG 需求的品牌概念,也可能提高産品溢價。
" 如果客戶需要 100% 生物基,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材料開發方案,可以實現生物基含量越高,成本反而更低,當然需要在成本和材料性能間找到平衡。" 蘇睿介紹道," 此外,我們開發了一套循環發酵系統,通過藻類處理大量的廢水廢氣,同時提取一部分藻類發酵産生的纖維,加入到皮革生産線中。因此贻如的皮革能夠做到 100% 生物基且‘負碳’排放 "。
微藻循環發酵裝置
現階段,贻如生物主要有兩種商業模式:第一種,直接向下遊經銷商或品牌商銷售不同檔次的皮革材料,性能一緻,同時供應價可低于市場行情;第二種,與大品牌商的供應商建立合作,爲之提供漿料和技術,支持其加工皮革,以供應商上遊的角色間接但快速地進入大品牌的供應鏈。
2024 年,随着量産工廠的落地、投産,贻如生物第一批量産産品有望面市,商業化拐點或将在明年到來,實現數千萬元收入。
就第二種商業模式,贻如生物已與業内頭部企業曠達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低碳、生物基的人造革制品,應用于汽車行業。除汽車内飾方向,在鞋服領域,贻如也與多家知名運動品牌供應商完成了生物基皮革應用的性能和量産驗證,最快明年初産品将批量上市。
近年來,生物基皮革是備受關注的研發方向,海外研發出蘑菇皮、菠蘿皮、大麥皮等環保材料,性能與成本對标真皮材料。贻如生物現階段開發的生物基皮革,在成本、觀感、手感、力學性能等方向,對标不同需求場景的人造革,以滿足更廣闊市場需求。據介紹,當前人造革對應的市場規模約是真皮的 3-4 倍,且仍在持續增長中。
投資人觀點
星空資本創始合夥人李力女士表示:很高興能作爲領投方參與到贻如生物的本輪融資,我們非常看好合成生物學在新材料領域的未來前景,尤其看好生物基皮革在 ESG 時代重大的社會意義和商業潛力。贻如生物團隊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創造力和執行力。生物基皮革涉及到合成生物學和材料學相關的極度交叉學科,每個環節都可能會遇到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團隊憑借其極強的開拓性思維和執行能力在各個重要環節上實現技術突破,打通了從菌種篩選、微生物發酵到材料制備全流程,實現了 100% 生物基皮革,并成爲該細分賽道的行業引領者。相信本輪融資後,贻如生物将在生物基皮革的産業化和商業化上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