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機哥打開文章的評論區,都不乏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評論存在 …
我說你們啊。
既想要真 · 全面屏,又想要純直屏幕,還想要後蓋相機模組不凸 …
這樣「既要還要」的刁鑽需求,分明是刁難咱們各大手機廠商嘛!
要知道上一個聽網友造手機的廠商,都已經 …
但是!
機哥要說但是了吼。
吳彥祖我發現,最近江湖上一直流傳着有關一台新機的神話。
傳言它不僅有你們想要的屏下前攝、直闆屏幕,甚至就連後攝相機模組,都已經沒有了凸起 ...
總而言之。
你們夢裏所見過一切有關神機的東西,它,都用上了。
而它,就是前兩天發布的——
紅魔 9 Pro+
不帶誇張地說。
紅魔 9 Pro+ 是咱們公司今年最受歡迎的手機,沒有之一。
以至剛收到快遞那會兒,就已經把整個公司的小夥伴迷得團團轉。
七八個壯漢,面對這隻又黑、又厚、又大的手機,你摸一下、我瞅一眼的 ...
就,你真的很難相信。
一幫平日裏盡對着新機挑三揀四、雞蛋挑骨頭的鋼鐵直男,現如今個個臉上帶着某種難以言喻的蜜汁微笑。
這知道的還好。
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在分享啥學習資料呢。
外觀
總之,能讓它擁有如此高的關注度的,還得是它那近乎于完美的外觀設計。
在整體語言上,紅魔 9 Pro+ 仍舊延續了上一代的設計思路。
直邊 + 直角 + 直屏。
主打的,就是個方方正正、鋼鐵 " 直 " 男。
當然,這樣直來直去的設計,也就讓它幾乎與單手握持無緣。
特别是配合那足足 6.8 英寸之大的屏幕。
即便是機哥這種 1 米 8 的廣東大漢,都有些難以駕馭紅魔。
這世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機哥我的大拇指在這頭,而我的食指在那頭。
隻是屏幕參數上。
受限于屏幕工藝的問題,紅魔 9 Pro+ 迄今還是經典的 2480*1116 分辨率,網傳的 1.5K 屏下方案,可能要等明年才能有機會見到。
所以,對屏幕色彩、清晰度有一定要求的機友,機哥勸你們可以再等上一等。
别的方面倒是還行。
這塊屏幕支持 120Hz 高刷、960Hz 觸控采樣率、2160Hz 的 PWM+DC 調光、1600 尼特峰值亮度。
用,肯定是能用的。
至于大家最關心的屏下前攝,夠不夠隐形的問題 ...
先說明,無需擔心。
其實,就以紅魔這麽些年,叠代多次的屏下攝像頭方案來說。
隻要不是太刻意的觀察、太刁鑽的角度。
你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那枚鏡頭的存在。
若是心理潔癖實在是不想看到的話 ...
直接常駐「深色模式」,保你一點兒都看不見。
但正如咱們前面所說的那樣。
要說這代紅魔 9 Pro+ 最大的升級,便是将困擾了智能手機十餘載的後置鏡頭模組凸起,給徹底幹掉了。
以至從側面看去,後蓋渾然一體。
尊嘟,太舒服了。
以至這幾天機哥我一沒事,就盡擱那 " 盤 " 它那坨不存在的模組凸起,舒适度直接拉滿。
擱桌面上,也是絲毫沒有跷跷闆的效應。
背闆和桌面幾乎嚴絲合縫的貼合。
隻可惜它的閃光燈模組,沒有和鏡頭一樣做到整體背闆純平,多少是有點可惜。
不然就真正完美了。
相機體驗
紅魔 9 Pro+ 采用的是 5000 萬像素三星 GN5 主攝 +5000 萬像素三星 JN1 超廣角鏡頭的雙攝組合。
相比上一代最大的變化。
除了主攝升級了 OIS 光學防抖之外,就是砍掉了那個,幾乎沒啥人會用的 200 萬戰術微距鏡頭。
這點不吹不黑,好評!
畢竟臭打遊戲的,誰會拍照呢是吧。
主打的就是能用就行。
(主攝照)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莫過于此。
剛剛咱不是說,雖然紅魔砍掉了一個湊數鏡頭,但是超廣角鏡頭和主攝,都還是有比較大的升級的嘛。
按常規思路來看。
這相機傳感器方面的升級,都會使機身不可避免地變厚。
但是捏 ~
據說爲了讓鏡頭不過分突出,紅魔轉頭重新設計了一番紅魔 9 Pro+ 的機身内部,隻爲讓内部的元器件布局,變得更爲合理。
好消息是,他們成功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優化布局後的紅魔 9 系列,也就有了更多的機身空間來塞電池。
具體爲 ...
Pro 和 Pro+ 都相比上代,增加了足足 500mAh 的電池容量,達到了 6500mAh 和 5500mAh。
可就是這麽大動幹戈的一頓操作下來,紅魔 9 Pro 系列不僅提升了影像素質,就連厚度,都還能與上一代的紅魔 8 Pro+ 的 8.9mm 維持一緻。
炸嗎,還有更炸的。
說出來怕你們不信。
紅魔 9 Pro+ 即便增加了足足 500mAh 的電池容量。
整機重量,卻不增反減 ...
(9 Pro+ | 8 Pro+)
WOC... 什麽外星科技。
反正紅魔 9 Pro+ 真的太好看了。
機哥得再給大家拍張照片,讓大夥好好感受一下。
性能方面
以往當我們來到測性能環節的時候,都會哔哔叭叭說很多,占據文章不少的篇幅。
可對紅魔這台機子來講,情況就有點特殊了。
先不說人家本就是一款專業的遊戲手機,性能釋放、遊戲體驗,必然是遙遙領先。
其次就是 ...
它,壓根就不存在任何的幀率曲線——
因爲這 ™ 叫直線。
在室溫 25 度的情況下,「王者榮耀」極緻畫質 +120Hz,開啓覺醒模式,半小時平均幀率 120.8 幀。
合理懷疑,如果屏幕刷新率不是被騰訊強行限制在了最高 120Hz,紅魔興許還能跑得更高。
至于「原神」須彌城跑圖。
平均幀率 60.3 幀,穩如老狗。
半小時測試下來,紅魔機身正面溫度 43.6 度,背面 44.6 度。
恐怖如斯。
系統體驗
來到紅魔 RedMagic OS 系統,機哥我可就有話說啦。
早在今年年初紅魔 8 Pro+ 那會兒,機哥我就嚴厲銳評過一番 " 拉胯 " 的紅魔系統。
眨眼一年過去,闊别許久的機哥,終于是又一次與 RedMagic OS 相見。
好消息是。
紅魔似乎真的有在看機哥的文章,和用戶們的反饋,之前很多很離譜的問題,機哥發現現如今都得到了解決。
比如之前經常不翼而飛,又或者是壓根就沒有的「相冊」交互動畫。
現在,有了。
以前最離譜最反人類的,隻有滑到屏幕最頂端才能關閉的小窗模式。
現在,也成了大家一樣的形狀。
即便是機哥這種,忙裏偷閑、斷斷續續用過紅魔幾代手機的人。
我也能很明顯的感覺到,紅魔,确實變了很多。
不隻是在外觀層面,少了些許張揚,多了些許沉穩。
其内在的系統體驗,也遠比之前被網友們嘲笑爲的「半毛坯」,要好了很多很多。
當然,和各家深度定制的 OS、UI,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想用一兩年就全盤追趕起來,不太可能,也不太現實。
不如直接刷 HyperOS
至于很多人吐槽的中二 UI。
紅魔其實也可以更換主題的,但 ... 就是有一點集各家之所長的既視感 ...
(超未來 | 璃光韻律 | 原生)
雖說換主題能壓制點體内的洪荒之力,但也因此缺失了辨識度,以至乍一看去,和路邊形形色色的手機們,倒也沒有太大區别。
有點 " 泯然衆人 "。
總而言之,就整機的觀感來講。
不帶誇張地說,這就是目前,甚至可以說是 2023 年正面最好看的手機,沒有之一。
但遊戲手機,注定就是以偏科的形态而生。
對性能的極緻釋放、對處理器的極限壓榨,也就使得它确實比較難滿足那些,對影像拍照、系統體驗稍微有點高的用戶。
再加上價格确實也不便宜。
單純隻是爲了打遊戲 or 外觀,就動辄四五千塊錢整個極爲偏科的手機 ...
細細一想,或許除了富哥之外,就隻有全面屏的真愛黨們能 " 痛下殺手 " 了。
但你說。
買手機,就隻是圖它好看嗎?
嗯 ...
有時候,好看,确實也就夠了。
就像當年 2016 年年底,小米 MIX 初代剛問世時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