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年 " 一覽衆山小 " 的矽谷科技公司,如今也不得不面對 " 大江東去 " 後的落寞,在經濟衰退陰霾下接連掀起裁員風暴,以此控制成本支出。
回顧此次科技行業的裁員行動,共計約 6 萬人在一年時間内離開矽谷。
此外,曾經一同享受大流行紅利的華爾街,如今也同病相憐,大行紛紛啟動大規模裁員行動。但是在一個 " 依賴人才驅動的行業 " 中," 控成本 " 依然任重而道遠。
衰退陰霾是矽谷裁員主因 前兩年大規模招聘也成導火索
本周三,微軟啟動萬人級裁員,将在 3 月 31 日之前裁員 1 萬名員工,約占其員工總數的 5%。另外此前在月初宣布裁員的亞馬遜也将開始新一輪行動,預計本輪裁員總人數将超過 1.8 萬人,成為該公司史上最大規模裁員。
除了微軟和亞馬遜,Meta 裁員 11000 人、雲計算巨頭 Salesforce 裁員 7000 人、特斯拉裁員 6000 人、推特裁員 3700 人、美國最大加密貨币交易所 Coinbase 裁員 2000 人、網紅券商 Robinhood 裁員 1100 人、在線支付巨頭 Stripe 裁員 1000 人、社交平台 Snap 裁員 1000 人、電商巨頭 Shopify 裁員 1000 人等。
擺在面前的經濟疲軟預期自然是引發各大科技公司裁員的根本原因,但不容忽視的,是他們在過去兩年間實施的超大規模的招聘行動。
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可知,在大流行期間大型科技公司的招聘速度是多麼驚人。
以微軟為例,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微軟擁有 22.1 萬名全職員工,較 2021 年同期增加約 4 萬人,增幅達到 22%。而在此前一年,微軟共新增 1.8 萬名員工,增幅為 11%。
投行 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在一份關于微軟的報告中寫道,在大流行期間,科技行業不得不斥巨資來跟上不斷增長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為止,蘋果公司尚未宣布重大裁員行動,這或許和它在此前兩年未曾加快招聘速度有所關聯。
華爾街同病相憐 " 控成本 " 任重而道遠
正如矽谷企業曾在盡享紅利時大幅擴張,在形勢低迷時被迫 " 瘦身 ",華爾街的境況頗為相似。
去年 9 月以來,已有 18 家金融機構公布了裁員計劃。其中摩根士丹利将在全球範圍内裁員 2%,波及 1600 名員工。高盛也裁員 3200 人,為其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行動。
凜冬之下,裁員已經不足以解決華爾街的成本難題,削減獎金,用機器人取代人力等首當其沖。但是從目前來看," 控成本 " 依然任重而道遠。當經濟衰退臨近時,成本削減和吸引人才之間就形成頗為緊張的關系。
美國最大的六家銀行預計今年将在薪酬和人事費用上支出 1830 億美元,将總成本推高至創紀錄的 3200 億美元,或将進一步影響利潤增長。
對此高盛就曾表示,正在控制開支和讓股東滿意之間 " 走鋼絲 "。
媒體稱,高盛總裁 David Solomon 在周二表示:
我們一直努力保持按業績支付薪酬的企業文化 ...... 我們也認識到,公司身處在一個依賴人才驅動的行業。
摩根大通此前就曾警告稱,今年的成本或将升至 810 億美元,部分原因是公司在去年新增了 2 萬名員工,并計劃在未來數月招聘更多人員。
花旗集團今年的支出或将增加 6.7% 至 540 億美元左右,公司表示這還不包括在全球範圍内處理十多個零售銀行業務部門的相關成本,近期來總計達到約 20 億美元。
媒體 1 月 19 日報道稱,富國銀行分析師 Mike Mayo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一家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必須做出重大決定之一,就是究竟該給公司瘦身來維持當前的盈利能力,還是保留并加強業務以此保證未來的收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