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 B 站一個 up 主 " 灰客說 " 做了一期視頻,上來直接放大招:
華爲新的旗艦 Mate 60 Pro ,攝像頭竟然是歪的,售後還說這是正常現象!
具體表現也很明顯,主攝和長焦鏡頭沒有對齊,切換鏡頭時畫面會歪斜,并且他連續測試了好幾台機器都是一樣的問題。
評論區也有小夥伴陸續站出來,拿自己的測試支持了 UP 主的說法。
看到這條視頻之後,我們也拿自己手上的 Mate60 Pro 和 RS 試了試。。。
還真是歪的。
看來就是超級企業,也避免不了這種低級失誤。。。
Mate 60 RS 主攝和潛望疊圖結果
但就在大家紛紛吐槽華爲的時候,自費購買 Mate 60 Pro 的小黑胖可能有些不甘心,突然來了個靈魂拷問:
有沒有一種可能,大家的鏡頭都是歪的?這不是 Bug ( 錯誤 ),而是 Features ( 特性 )?
本來托尼是不信的,直到我們真的測試了手邊的兩三款手機。。。。
完蛋,這一測不要緊,直接給一台 MIX Fold 3 抓了個現行。
小米,也有你嗎?
由于在随手抓的三四個手機裏,我們就找出了兩個 " 歪鏡頭 " 的例子。
現在大家不得不承認,這種 " 低級錯誤 " ,還真可能普遍存在。
爲了驗證這一點,托尼又找了華米 OV 還有蘋果,以及他們子品牌一共 19 款,總共 22 部手機做了一輪測試。
其中華爲 Mate 60 Pro 和相似的 Mate 60 RS 我們找了兩部, OPPO Find X5 Pro 找了三部,小米 MIX Fold 3 也找了兩部。
爲了簡單看出攝像頭之間有沒有對齊,我們在辦公室的海報牆上貼上了一個筆直的卷尺,剛好和地上的一根黃色網線垂直。
整個測試過程大概是這樣:測試中手機固定在距離牆面大約三米的三腳架上,使用每一個攝像頭拍一張照。
最後同一手機得到的多張照片,我們在縮放後,檢查那根黃色的卷尺能否重疊。
iPhone 15 PM 主攝和廣角的疊圖結果
理論上,正常的手機都應該通過這一步。
比如我們測試的幾台 iPhone 、 vivo X90 Pro+ 、小米 14 Pro ,以及 OPPO Find X6 Pro ,它們的各個攝像頭拍攝的照片幾乎能嚴絲合縫地重疊。
但事實上,通過不了的手機還挺多的。。。
在我們測試的設備裏, 4 部華爲手機不幸全軍覆沒;
小米、 OPPO 、 vivo 都是薛定谔的表現,有的嚴絲合縫,有的歪出天際。
在所有 22 台參測手機裏,有 14 台的攝像頭是歪的,其中 6 台還歪得特别厲害。
輕微偏差和嚴重偏差的例子
說實話,假如不是看了那個 up 主的視頻,托尼根本沒意識用了這麽長時間的手機這麽多都有問題。
但是現在再看這每次切換攝像頭都會發生的幾度輕微偏轉,是怎麽看怎麽别扭。。。
而且我們還發現,同一型号的機器在歪的程度上也有不小差異。
兩台 MIX Fold 3 ,一台完全不歪,一台歪得厲害;
兩台 Mate60 Pro/RS 手機中,歪的程度也不同。
這一下,事情變得複雜起來了。
類似的照片歪斜偏差,似乎不僅普遍存在,而且在同一款手機裏,還能有個體差異?
我們硬件部的小夥伴讨論了一下,這事大概有三個可能:
第一個是最容易理解的,手機裝配工廠在安裝攝像頭的時候,裝歪了;
另一個也是裝歪了,但鍋不在手機裝配工廠,而是攝像模組内部封裝的時候,把傳感器( 俗稱 " 底 " )給裝歪了;
最後一個則是軟件配置問題,手機的光學防抖系統可能有故障。
前兩個問題以我們編輯部的條件暫時不太好排查,所以我們先從最後一個可能——防抖系統入手,看看是不是它把攝像頭的傳感器拉歪了。
事情是這樣的:
手機上的光學防抖,本質上是光學防抖系統根據手機本身抖動的頻率和方向,控制傳感器和鏡頭的平移和旋轉,來抵消手機的抖動。
如果 OIS 系統配置出錯,傳感器可能會在日常情況下就直接被 " 旋轉 " 到不水平的狀态上。
但很快我們就意識到這個理論不對,因爲在紅米 K60 Ultra 上出現的歪斜沒法用 OIS 解釋。
根據我們的了解,這部手機主攝的光學防抖是兩軸的,隻能上下左右平移主攝的鏡頭,不能旋轉傳感器。
而且隻有主攝才有這款入門級 OIS ,長焦是沒有的。
本文中拆機圖均來自 @微機分 WekiHome
在 OIS 沒能力犯錯的情況下,它主攝和廣角的圖像,卻仍然出現了明顯的角度偏差。
這說明, OIS 肯定不是偏差的唯一兇手。
在更進一步的研究後,我們發現,目前手機上的 OIS 防抖大多都和 K60 Ultra 上一樣,是兩軸的,根本沒有拉歪傳感器的能力。
想要讓傳感器被拉歪,至少要是大于等于三軸的高級 OIS 才行。
在這次的測試機器中,搭載了這種高級防抖的手機隻有 OPPO Find X5 Pro ,其他的拍照偏斜,肯定和 OIS 沒什麽關系。
所以我們又開始想辦法往前排查。
首先,不太可能是手機傳感器封裝的時候把 " 底 " 給裝歪了。
因爲手機傳感器本質是一款芯片,芯片制造廠可不是什麽野雞工坊,即使封裝過程中出現了偏差,也該是同一款機型的每一台機器,偏轉的角度都一樣。
vivo X90 Pro+ 的主攝内部
換句話說,即使偏了,也要偏的精密,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每台偏的都不一樣。
像這種 " 不規律 " 歪斜,反而是組裝過程中的翻車概率更大一些。
但是提到這點,某個開過手機售後鋪子的同事有話說了:
你們肯定沒組裝過手機( 确實沒裝過 ),手機裏面的攝像頭被好幾顆螺絲固定的死死的,主闆上面的開孔幾乎是嚴絲合縫,而且外面還會套上一圈防滾架做限位。
小米 13U
爲了說服我們,他當場從網上打開了幾條拆機視頻讓我們看。
結果一看反而看出問題來了。
多個攝像頭的安裝方式——确切來說是防滾架的形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将三顆攝像頭先集成在同一個金屬防滾架上,再把整個金屬框架固定在手機裏面。
類似的一體式防滾架,主要是小米數字旗艦系列,以及 iPhone 在使用。
它們的攝像頭貼得緊嘛。
iPhone 15 Pro Max
由于所有攝像頭共用一個防滾架,所以它們之間不會出現旋轉偏差,因爲總裝時根本不能旋轉單個攝像頭。
我們的測試也證明了這一點,不歪的攝像頭大多是小米旗艦和 iPhone。
第二種則是完全相反,每個攝像頭雖然都有防滾架,但是防滾架與防滾架之間是相互獨立的,每個攝像頭都需要獨立安裝進手機裏。
Mate 60 Pro 就采用這種方式。
在這種設計下,攝像頭之間的角度偏差,幾乎隻能看總裝的精神小夥有沒有手抖了。。。
Mate 60 Pro
我們的測試數據雖然不能嚴謹的證明這個猜測,但也沒有違背這個假設:
所有使用一體式防滾架的手機,偏差表現都還合格,最差的也不過是小米 13 Pro ,不疊圖放大根本看不出;
而分别安裝多攝像頭的手機,例如 MIX Fold 3 、 Mate 60 Pro ,不少都出現了偏差表現不一的情況。
有的疊圖後都能嚴絲合縫,有的則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歪。
由于時間有限,我們隻測試了二十多部手機,雖然樣本比較少,但結果還挺不樂觀的。
我相信廠商應該是知道這個問題的,并且在内部的品控條例上有一個允許的最大歪斜角。
不然華爲客服也就不會言之鑿鑿跟 up 主說 " 這是正常現象 " 了。
怎麽說呢,從理性的角度,我理解。畢竟外觀設計和工程實現互相打架,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但是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我膈應——尤其是這次批量測試完之後,我覺得以後檢查攝像頭歪不歪,可能也會成爲我們的測評基操了。
雖然我們說話可能沒什麽用,不過我還是希望能有廠商的小夥伴看到我們這篇文章,優化一下攝像頭的組裝方式。
畢竟都 3202 年了,年年都在吹手機攝影,就别再有這種 bug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