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唯珂 實習生 劉俐彤
編輯 | 徐旭 江佩佩
中藥漲價很火,片仔癀也開始身價堪比黃金。
2022 年年報顯示,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片仔癀 ")實現營業總收入 86.94 億元,同比增長 8.38%,歸母淨利潤 24.72 億元,同比增長 1.66%。增速均爲其 8 年來的最低水平。
年報發布後半個月,5 月 5 日晚,片仔癀發布公告表示,片仔癀錠劑在國内市場的零售價格将從 590 元 / 粒上調到 760 元 / 粒,供應價格相應上調約 170 元 / 粒,海外市場供應價格相應上調約 35 美元 / 粒。
這是片仔癀三年以來的首次價格調整。縱使多家中藥闆塊上市公司也出現在漲價的行列中,但片仔癀以其大幅度上調價格備受市場關注。
對此,在 5 月 15 日召開的 2023 年福建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上,片仔癀董事兼總會計師楊海鵬回複投資者提問 " 本次大幅提價,對業績影響如何?" 時表示,鑒于原材料的價格暴漲、人工成本的升高,公司面臨成本壓力增大,公司适時調整了片仔癀價格,公司将保持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态勢不變。
價格狂飙 6 倍!24 年間 21 次漲價
自 1999 年以來,24 年間片仔癀錠劑先後進行了 21 次漲價,價格從最初的 110 元 / 粒飙到 760 元 / 粒,堪高過一克黃金的價格,上漲近 6 倍。随着片仔癀不斷漲價,片仔癀的營業收入逐年增長,從 2000 年的 1.84 億元上升至 2022 年的 86.94 億元。
不過,數據顯示近期營業收入增長率近幾年卻出現了乏力之态。2022 年年報顯示,片仔癀系列産品銷售數量爲 1508.78 萬盒,銷售收入爲 36.05 億元,片仔癀營業總收入同比僅增長 8.38%,增速創 8 年來新低。公告顯示,2023 年一季度片仔癀系列産品銷售收入 13.71 億元。
近 10 年來,在經曆了2015 年、2016 年、2017 年四次提價後,片仔癀營業收入增長率呈現快速下滑趨勢。2020 年 1 月再次提價後,片仔癀便不再變動價格,營業收入增長率開始修複。
不過,自 2022 年起,片仔癀的營收增長率再度下滑,通過 2022 年年報可知,片仔癀核心産品肝病用藥和心腦血管用藥生産量同比都在增長,但銷售量同比都在下滑。數據顯示,肝病用藥在産量同比增長 8.91%的情況下,銷量卻同比下滑 4.05%,庫存量暴增 122.34%,庫存量高達 85.49 萬盒。
公開資料顯示,2016 年片仔癀内科用藥銷量是 2393.53 萬盒,此後逐年遞減,2021 年隻賣出去 571.3 萬盒,減少了近八成。跟随銷量下降的還有毛利率,2016-2022 年,片仔癀肝病用藥的毛利率由 87.96% 一路掉落到 80.9%。此外,數據顯示,片仔癀的應收賬款呈現上漲趨勢,應付賬款呈現下降趨勢。2022 年,應收賬款總額爲 7.4 億元;2021 年,應收賬款總額爲 6.1 億元。2022 年,應付賬款總額爲 5549 萬元;2021 年的數據爲 6676 萬元。
在毛利率高達 80% 的背景下,片仔癀産品銷售價格仍在上漲
片仔癀高層 " 地震 ":原董事長、現任副總兩人被查
據漳州紀委監委 5 月 10 日深夜消息,片仔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叢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漳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同日,漳州紀委監委公告,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潘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漳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潘傑曾于 2021 年 4 月起擔任片仔癀董事長,同年 12 月離職。
片仔癀 5 月 11 日也發布公告表示,近日,公司接到紀檢監察部門通知,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劉叢盛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正接受漳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其他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均正常履職。
公司将盡快對劉叢盛原負責的業務做好妥善安排,使公司的正常生産經營不受該事項影響。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知悉劉叢盛被調查的具體原因。
多家中成藥企業集體宣布漲價!
片仔癀是國家保密配方,但有 4 味成分是公開的,即麝香、牛黃、蛇膽、三七。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副院長尹興斌表示:" 這四味都是名貴中藥材,爲了保證藥效,片仔癀會選用品質較好的藥材。原料價格上漲,成品藥價格也水漲船高。" 爲了控制成本,片仔癀一直在囤積原材料。但囤貨隻是權宜之計,長期解決原材料緊缺問題,需要從源頭出發。
比如麝香,片仔癀在年報中披露,随着天然麝香資源的日益緊缺,公司提前儲備戰略庫存,同時積極部署養麝事業。不過,公司并未披露養了多少隻麝,可以解決多少原材料問題。尹興斌表示,這些年來,部分市場需求量較大的瀕危中藥材,正尋求通過用人工養殖方式等開發近緣替代品。随着技術進步,有望加速開發進度,從而緩解中藥材原材料漲價的壓力,解決制約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
據悉,2022 年,我國有包括 220 個品種的中藥材進行了漲價,平均漲幅爲 24%。其中,價格漲幅較大的有馬鞭草、牛黃、合歡花、樟腦等。并且已有多家中藥企業相繼對旗下核心産品實施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上調。
據 21 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 年年末至今,同仁堂、廣譽遠、太極集團、華潤三九、九芝堂等企業均宣布提高部分中成藥産品價格。2018 年年末,東阿阿膠宣布,爲推動阿膠行業可持續發展,結合公司投入和市場供需情況,公司重點産品東阿阿膠出廠價上調 6%。在 2017 年年末,公司重點産品東阿阿膠、複方阿膠漿出廠價已經分别上調 10%、5%。
在 2022 年年初,九芝堂下發了調價通知。考慮原材料漲價影響,九芝堂将旗下包括安宮牛黃丸、六味地黃丸、逍遙丸等在内的 21 個品規中成藥供貨價或建議零售價上調,調價幅度在 6%-30% 不等,其中安宮牛黃丸三個品規的漲價幅度在 12%-25% 之間,公司 OTC 産品營收占比最大的六味地黃丸漲價 10%。
近年來,在整個醫藥工業大環境下,原材料上漲已是普遍現象。大部分大宗藥材減價,原料成本較去年跌價,部分藥材漲價,多是小品種、動物、野生類稀缺藥材居多,也有部分是易動類藥材。像上述提到複方片仔癀主要原料是片仔癀粉、蛇藥片,而片仔癀主要成分中較爲重要的是麝香、牛黃,因爲天然麝香來自國家一級保護的麝科動物,尤爲珍貴。
其次,人工成本也有所上漲。随着中藥材産業扶貧政策的推進,中藥材種植關注度不斷提高,中藥材種植機械也在不斷改良升級,一些家種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此外,國家對中藥材質量要求的提高,也在加大産品成本。
由于 2020 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實施,企業提高了對中藥材的質量要求,比如枸杞,很多藥企隻要每年 6 月甯夏新摘下來的頭茬枸杞,枸杞尾部必須有 " 白尖 ";另如黃芪,藥企對于收購的黃芪的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有嚴格要求,不符合标準的要全部退貨。以前農戶種藥材,可以農藥除草,現在爲了達到标準隻能人工除草,這增加了種植成本。如沃華醫藥發布的 2022 年全年業績報告中指出,中藥材方面,按照 2022 年采購均價與 2021 年采購均價相比,山楂上漲了 41.4%,丹參上漲了 27.2%,熟地黃上漲了 170.3%,鹽補骨脂上漲了 52.8%,石菖蒲上漲了 30.4%,水蛭上漲了 11.1%。
對于中成藥價格上漲的現象,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市場供不應求,或者存在壟斷、相對壟斷的情況,那就具備了漲價的基本條件。再加上出現 " 成本上升 " 的理由,多數人會選擇漲價,因爲漲價赢得利潤,而且漲價的幅度要遠超成本上升的幅度。企業密集宣布漲價消息的背後,是中藥材價格的強勢走高。
部分資料來自:上市公告、漳州紀委監委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