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不會省錢,何談賺錢。
2024 年 1 月 10 日晚上,零跑 C10 公布了預售價格,增程版預售價格 15.18 萬 ~18.18 萬元;純電動版預售價 15.58 萬 ~18.58 萬元。24 小時後,零跑宣布 C10 訂單突破 1.5 萬台,其中智駕版占比 40%。
一般一款新車預售價公布,價格到底是定高了還是定低了,市場上會有及時且一緻的反饋,但是零跑 C10 的情況不同。
一種聲音認爲,零跑 C10 定價和同爲中型 SUV 的 C11 區隔不大,不是想象中的驚喜誠意價。另一種聲音則認爲,有 8295 有激光雷達的零跑 C10 比理想 L7 便宜了 10 多萬,擠幹了智能電動 SUV 的水份。
實際上從第一款并不成功的 S01,到幫助零跑翻盤的 T03,再到成功逆襲的 C01 和 C11,做 " 價格屠夫 "、" 性價比之王 " 一直是零跑最鮮明的标簽,這背後離不開成本控制。
在無比内卷的 2023 年,零跑低開高走,從第一季度銷量滑鐵盧到第三季度毛利轉正,這背後也與成本掌控力密切相關。
所以在零跑 C10 預售發布會之後和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 朱江明的面對面溝通中,我們試圖厘清一個核心問題,零跑究竟是怎麽 " 省錢 " 的。
從 C10 聊起
2023 年不斷有新車 " 跳樓價 " 上市,用戶的期待值都被拉高了,至于零跑 C10 的預售價到底是高是低,朱江明坦言,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這款車不可能有非常低的價格。
" 我們是首款在 8295、激光雷達和 Orin 芯片的配置基礎上做到 18 萬元級别的,這應該已經達到用戶預期了。如果說 BBA 能達到 50%、60% 的毛利,但零跑一定要貼着成本定價,這也不合理。"
不過這隻是預售價,3 月 1 日正式發布的售價肯定會有驚喜,而且朱江明也提到,最低配的 400 公裏續航純電版價格還沒發布,所以大家還可以期待一下。
朱江明承認,零跑 C10 是從内到外全面對标理想 L7 的," 甚至有些指标比它更好,價格還便宜 10 萬 ",不過 C10 的對手不隻是理想," 這個價位(15-20 萬)的車都是我們的競品,包括燃油車。"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C10 和同在這一價格區間的 C11 之間會不會有競争?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的答案是,兩款車不是競争,是互補。"C11 從設計到配置偏豪華定位,C10 更年輕更科技,用戶群體是有差異的。"
而且零跑認爲 15-20 萬的主流家用 SUV 市場足夠大,最好的情況是 C10 的火爆能帶來更多進店量,對 C10 也能起到帶動作用。
今年 3 月,C11 也會推出全新架構下的改版車型,會在 3 月的 " 零跑産品全家桶 " 發布中亮相,朱江明強調改款車型 " 有很多改善空間,值得期待。"
精打細算
談到 C10 的定價時,朱江明做了一個拆解,中配版用一顆 8295 做智艙 + 基礎 L2 級智駕,還有一顆 NXP 做車身域和底盤域控制;高配版的智駕增加了一個英偉達 Orin 的盒子(因爲 8295 的 AI 引擎 30TOPs 帶不動更高階的智駕)。
在他們的預期中,中配和低配會占銷量的 60%,剩下的留給高配,這樣的組合能帶來更好的成本分攤。
在成本掌控方面,朱江明一直追求極緻。全域自研也好,艙駕融合也好,都是爲了追求最大程度上的成本掌控力。
朱江明說零跑這些年非常節儉,一分錢掰成兩分花,不過研發上的投入從不吝啬。" 電驅動我們投了七八個億,因爲電驅就相當于發動機 + 變速箱,必須可靠,有好的口碑。8295 一個平台就幾百萬美金,Orin 平台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金的入門費,沒多少車企付這個錢,我們義無反顧全款投入。"
2016、17 年的時候除了 Mobileye,市面上沒有其他 AI 芯片,零跑決定自己開發淩芯 01,用 28 納米做到 4TOPs,在 C01、C11 上全面量産,這筆投入也很大。
不過從 C10 開始,零跑放棄了自研芯片,這也是從投入産出比的角度考量的。" 現在 AI 芯片産業非常成熟,海外有英偉達、安霸,國内有黑芝麻、地平線,它們更專業,成本更低,車企應該把精力放在算法上。" 所以從 2020 年開始零跑不再投入芯片研發,把目标聚焦在智能駕駛算法上。
在先進技術的落地上,朱江明也很精打細算," 技術不是越超前越好,比如大家都加快上 800V 高壓,我覺得時機很重要,江浙滬這樣的發達地區 800V 充電樁覆蓋 70% 了,但不發達地區隻有 30%,上了 800V 很多用戶也用不上。"
朱江明還舉了其他的例子," 大家都在拼命建碳化矽模塊的工廠,但真正大規模發力是到 2025、2026 年,那時候大家也不用搶碳化矽模塊了,成本已經降到了 IGBT 差不多了。
還有快充的電芯成本已經接近普通電芯的時候上,就比較好。包括 AI 算力芯片,現在還很貴,Orin 都要 500 美金 / 個,激光雷達還要 3000 塊 / 個。"
在朱江明看來,硬件叠代速度很快,而算法的成熟度還跟不上的時候,爲這些超前的技術多花冤枉錢是不值得的,最終都是消費者買單,就像之前行業比拼多少顆激光雷達上車的那股風氣,現在隻能放在車上吃灰。
" 所以技術要在合适的時間上車,有好的性能,才能真正用起來,零跑做事的原則就是讓産品好而不貴。"
毛利轉正
2023 年零跑取得的最大成績,是第三季度提前實現了毛利轉正的目标,除了上面提到的在成本上精打細算的能力,我們很好奇零跑還做了哪些努力。
曹力對此做了複盤,去年整個行業電池成本的下降客觀上幫助了零跑毛利轉正," 目前磷酸鐵锂電芯價格 4 毛錢左右,今年我們認爲能到 3 毛 2 到 3 毛 5 的區間,再加上我們的電池自研,這一塊成本控制對整個毛利貢獻很大。"
除此之外,朱江明從 2022 年 9 月就開始帶領每個業務部門做全面的成本控制和優化,讓産品更有成本競争力,到 2023 年第四季度已經做完了三輪的降本。再加上售價更高的 C 系列在整個銷售比例中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渠道是另一個因素。和其他大部分新造車不同,零跑的銷售策略主流不是自營,而是以經銷商模式爲主,自營的門店降到了 10% 以内,這對于企業自身的資金情況是一個疏解。
"2023 年我們的經銷商增量不大,主要作優化,推出了‘ 1+N ‘的模式,盡量減少投資主體,希望經銷商能分地盤,不要互相競争。"2024 年零跑會繼續對經銷商網絡進行優化,保持在 500 個門店的水平,增加的部分主要是覆蓋到此前沒有網點的區域。
當然還不得不提的,是與 Stellantis 集團的合作并拿到了 115 億的戰略投資," 我們在 2022 年 9 月份 IPO 之後就意識到,如果要再融資,隻有産業資本、合作資本,所以 2022 年開始物色合作夥伴,最終與 Stellantis 達成合作,也擴大了海外市場的機會。"
随着去年 11 月 20 日 Stellantis 集團的 85 億港元投資到賬,對零跑第四季度的毛利轉正也将帶來積極影響。
與 Stellantis 的合作引出了另一個話題,那就是海外市場布局。2023 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中國品牌電動車出海也成爲熱點,但是在此前與行業專家的交流中我們也得到一種觀點,現階段對中國電動車企業來說,出海更多是一種傳播噱頭,距離真正盈利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在這一點上,朱江明也看得很透徹," 和那些全球車企比,我們隻是賺了一點吃飯錢,所以還是要更長遠地看待出海業務,怎麽落地,怎麽穩紮穩打,不要急着一窩蜂出去暫且賣個幾輛車賺個零花錢。"
所以 2024 年,零跑的海外計劃還是以打基礎爲主,在出海産品選擇上,C10 首先會進入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發達市場,作爲海外旗艦車型以樹品牌爲主,像 T03 這樣的 A0 級車和正在研發的 A 級車這樣的小型車更加适合歐洲市場。
卷一點好
2024 年汽車市場肯定會更卷,朱江明認爲卷是好事," 隻有卷才能卷出新能源汽車競争的優勢,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從燃油車能夠得到份額。"
對于零跑汽車的 2024 年,朱江明提了幾個目标,城市 NOA 在緊鑼密鼓準備中,今年下半年推出," 相信會成爲智駕中的一匹黑馬 ";減少絕對虧損,提升每輛車的平均毛利率,讓毛利保持在合适的位置,産品有競争力,"2024 年還會有一定的虧損,但 2025 年能實現盈利。"
從産品層面來看,今年除了 C10 和改款 C11,北京車展上還會發布 C16,真正的産品大年是 2025 年,屆時零跑會推出五六款産品。
至于在 15-20 萬元之外,零跑還會不會往上走,曹力說,目前内部有四個 T、A、C、D 四個産品線,C 系列的定位是中高端,D 系列會上探到 20-30 萬甚至 30 萬以上。
當然,對零跑來說,無論在 " 省錢 " 方面做得多到位,關鍵還是要看銷量,按照朱江明此前的判斷,隻有規模達到 20 萬輛以上,才能覆蓋全域自研所有的研發成本。
成本掌控力能否發揮作用,還是要依賴銷量規模,而 2023 年零跑全年銷量不到 15 萬輛,沒有完成年初 20 萬輛的目标。所以今年,零跑還要在銷量上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