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内青少年智能硬件品牌聽力熊(Teeni.AI)宣布兩大重要進展:全面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并引入西湖大學 AGI 實驗室創始人、AI 科學家張馳出任首席科學家兼 CTO。
聽力熊表示,這兩項動作标志着聽力熊在技術研發與人才戰略上的雙重突破。
聽力熊稱其僅用 7 天就完成了 DeepSeek 大模型的接入與功能上線。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利用 DeepSeek 接近 GPT-4 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及低訓練成本優勢,結合兒童語料微調技術,強化産品的 "AI 夥伴 " 定位。
春節期間,團隊以 " 日 " 爲單位推進:初三完成初步适配,初五升級基座模型,初六上線配置工具,初九即推出融合哪吒 IP 的 AI 虛拟角色。新功能從單向知識庫升級爲 " 引導者 ",通過多模态交互設計激發青少年探索欲。聽力熊 CEO 袁琳表示:" 技術需與用戶共同成長。阿爾法世代需要平等對話,而非說教式灌輸。"
2024 年,聽力熊引入關鍵人才——西湖大學 AGI 實驗室創始人張馳。張馳曾主導南洋理工大學高效機器學習研究,在騰訊期間開發億級用戶開源算法(如 Metric3D),并在多模态大模型、3D 生成式 AI 等領域具備深厚積累。他的加入,标志着聽力熊成爲少數同時擁有頂尖 AI 科學家、自主硬件研發能力、全棧 AI 軟件技術及成熟商業落地經驗的 " 四維一體 " 科技企業。

(圖注:四位從左至右分别爲聽力熊聯合創始人 & 總裁夏崇彥,聽力熊聯合創始人 &CPO 苟津川,聽力熊聯合創始人 &CEO 袁琳,聽力熊首席科學家 &CTO 張馳)
與行業聚焦熏聽、拍照識物等功能的思路不同,聽力熊定位 " 青少年首個随身智能體 ",通過 IP 化 AI 角色與 " 知識盲區 " 設計,激發孩子自主探索欲。袁琳強調:"AI 教育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守護好奇心。"
在技術路徑上,聽力熊堅持 " 軟硬協同 ":既依托 DeepSeek 等前沿技術提升交互深度,又以十年硬件經驗保障流暢體驗;既打造類 " 賈維斯 " 的智能陪伴,又通過封閉系統和專屬内容庫實現家長端安全可控。
在算法趨同的硬件賽道,聽力熊的 " 科學家 + 硬件技術 +AI 技術 + 商業化 " 模式提供了差異化範本。張馳指出:"AI 與教育需跨越技術理想主義與商業現實的鴻溝。" 當前,企業若僅堆砌功能将難以突圍,而技術、人文與商業的共振,或将成爲下一代青少年 AI 産品的核心驅動力。
随着 DeepSeek 的深度賦能與頂尖科學家矩陣的成型,聽力熊正在推動青少年 AI 硬件從 " 工具 " 向 " 成長夥伴 " 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