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主播還是平台說了算?
定焦(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金玙璠
編輯 | 方展博
今年雙 11" 殺 " 瘋了。
如果說,大促前各電商巨頭争喊 " 全網最低價 ",還讓消費者覺得是宣傳口号的話,那 10 月 23 日以來,淘寶主播李佳琦、京東平台與品牌三方的價格互撕,着實讓很多消費者感受到,這屆雙 11 價格戰的殺傷力。
距離 79 元眉筆事件一個月半後,李佳琦又一次站到了風暴中心。矛盾點是一款烤箱的價格,而因爲雙 11 這個敏感的節點、各方勢力的卷入,電商圈因此上演了一出久違的商戰。
這場商戰中,主動或被動參與的主角有淘寶主播李佳琦、京東、品牌方海氏三方," 配角 " 有抖音主播 " 瘋狂小楊哥 "、職業打假人王海兩方。
點燃導火索的是小家電品牌海氏,其指責京東私自改價,讓烤箱價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間,導緻公司面臨巨額賠償。
京東一位采銷人員将矛盾指向李佳琦——稱品牌與李佳琦簽有 " 底價協議 ",質疑李佳琦 " 二選一 "。事件被推向了高潮。
李佳琦所在的公司美 ONE(美腕)随即否認 " 二選一 "、" 底價協議 "。海氏也否認了 " 底價協議 ",還強調 " 京東并未對調價進行補貼,虧損都由品牌承擔 "。
與此同時,王海曝光李佳琦直播間賣假和田玉;大楊哥 " 點名 " 李佳琦控價、掌控庫存、" 挾持商家 "。
" 底價協議 "" 挾持商家 "" 假貨 ",這些字眼持續刺激着大衆的神經,李佳琦和美 ONE 猶如 " 火 " 上炙烤。
10 月 26 日晚,李佳琦直播間介紹了海氏烤箱,顯示直播到手價 648 元;而京東自營店此前顯示 349.5 元的同款,已搜索不到。
李佳琦看似 " 打赢 " 了這場烤箱價格戰,但有消費者開始質疑頭部主播所謂的 " 全網最低價 " 是怎麽來的?爲什麽看起來沒有 " 交集 " 的京東和李佳琦 " 撕 " 起了?商家正在失去定價權嗎?這場 " 價格戰 " 的火勢終于漸漸小了下來,也到了理性複盤的時候。
" 全網最低價 " 是怎麽來的?
10 月 24 日以來,圍繞頭部主播 " 全網最低價 " 的讨論持續升溫。點燃這場風波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李佳琦跟商家之間到底存不存在 " 底價協議 "?李佳琦的 " 全網最低價 " 是怎麽來的?
在讨論之前,有必要先根據公開信息,盡可能地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
最先發聲的一方是家電品牌海氏。10 月 23 日中午,一份指控京東壓價的爆料在微信社群流傳開來,爆料者自稱 " 海氏品牌方 "。
其表示," 起源于李佳琦直播,京東強制改價,讓烤箱價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間,導緻公司面臨巨額賠償 ",且 " 多次溝通無果 "" 發送律師函之後仍不改 "。
次日,被指控的京東采銷人員的一份回應,将事件推向了高潮。一位自稱是 " 京東自營烘焙組 " 的人員通過朋友圈回應,該商品爲京東自營,改價是 " 京東自掏腰包 ",但仍被品牌方阻撓,要求京東漲價,他因此質疑李佳琦涉嫌 " 二選一 " 行爲,是在強推 " 僞全網最低價 "。
雖然李佳琦本人及他所在的公司美 ONE,分别通過直播間和媒體,否認了 " 二選一 "、" 底價協議 " 等說法;海氏品牌方也通過聲明稱,與李佳琦不存在 " 底價協議 "。
但随即流出的一份合同,還是引起了 " 李佳琦的‘全網最低價’是真低價還是存在水分 " 的質疑。
據新浪科技曝出的一份 " 美 ONE 直播推廣服務合同 " 的合同條款:" 在固定期限内,品牌需保證雙方約定的所有推廣服務下的促銷力度最大,如其它渠道高于李佳琦直播間,品牌需向消費者退還五倍差價,并向美 ONE 賠償違約金 200 萬元,同時承擔由于退還差價發生的一切費用和損失 "。目前,曬出該合同的微博顯示 " 暫無查看權限 "。
某電商平台相關負責人梁晨告訴「定焦」,超級頭部主播(以下簡稱超頭)會和品牌簽 " 保價合同 ",合約名字可能不叫 " 底價協議 ",但目的是爲了确保一段時間内的 " 全網最低價 "。
" 一般來說,‘保價’是指頭部主播直播該商品的 120 天内,不能有其他渠道賣得更便宜,否則違約金百萬元起。"MCN 機構負責人付文舉例說。
他表示,2021 年以來 " 反壟斷 " 監管收緊後,品牌與帶貨機構不再簽明面上的最低價協議,但因爲行業裏還沒有通用、有效的替代方案,所以還是會簽類似的保價合同。
" 如果品牌方給的價格不比其他渠道便宜,超頭不合作,這就迫使那些急需銷量和超頭背書的商家讓利。" 梁晨補充道,品牌方願意簽約的原因,還是超頭的銷量有保障,以及帶貨的廣告效應。
因此,超頭能拿到 " 最低價 ",有合同約束,而本質上,是超頭在用戶量、流量上的優勢地位,讓其對品牌方形成了強大的議價權。
一個随之而來的問題是,頭部主播對品牌的包括 " 全網最低價 " 在内的價格約束,是否合理?
北京中銀(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苒苒對「定焦」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十六款規定:" 本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争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爲 ",價格壟斷應當以具有排除、限制競争效果爲前提。保價機制中,主播并未阻止商家給予其他第三方更爲優惠的價格,而是要求自己享受與其他第三方的同等低價,并非排除、限制他人競争,因此她認爲不涉嫌價格壟斷。
最低價隻有一個,誰說了算?
在不少消費者看來,此事件中頗具戲劇化的一面是,點燃第二大電商平台京東和淘寶超級頭部李佳琦 " 矛盾 " 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
海氏的品牌知名度雖然有限,不過,它的特殊之處在于,被京東納入了自營,旗下同一款産品,雙 11 期間均在京東自營和李佳琦直播間銷售。
一般來說,品牌會針對不同渠道、不同平台,形成相對穩定的價格體系,如果某個渠道的價格過低,會沖擊其他渠道的銷售。
而此事中的烤箱來自京東自營。京東自營模式是京東從品牌采購了商品後,再進行銷售,京東有自主定價權,也可以自掏腰包補貼降價。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補充道,京東自營擁有定價權,但也需要與商家保持良好的溝通。
海氏可以控制的,是自己在京東平台上開的 POP(Platform Open Plan,即其他商家以第三方形式入駐京東開店)店鋪,以及與李佳琦直播間合作的價格。
而今年雙 11,各個勢力都在比拼 " 誰是最低價 "。
在經濟增速放緩、消費支出下降的大環境下,各大電商平台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增長壓力。平台需要用更有吸引力的折扣來促成更多交易額,刺激更多價格敏感用戶。這也是爲什麽今年雙 11," 貓狗拼 " 争奪 " 最低價 ",京東直接強調 " 真便宜 " 的原因。
" 這還是京東内部組織變革、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走到台前後,首次迎戰雙 11,這一仗非常關鍵,最終效果如何,必定引發市場關注。" 梁晨說。
電商從業者李樂對「定焦」分析,京東今年雙 11 對低價的攻勢很強,和今年 3 月上線百億補貼的策略一緻,都是爲了獲取更多增量用戶,扭轉 " 貴 " 的消費者印象。
10 月 25 日晚,京東在直播間把 " 價低李佳琦 " 打在了背景闆上。對此,付文解讀稱,京東和主播的底價之争其實是必然的,因爲京東要争奪低價心智,帶貨主播是 " 隐形 " 對手。當然,指的并非李佳琦一人。
圖源 / 京東
據他觀察,承諾全網最低價的主播會引導消費者比價,京東平台的價格往往被當作 " 平台價 " 去比較,主播以此來 " 證明 " 自己直播間的價格更低,并用這樣的話術刺激購買。
最低價,又何嘗不是頭部主播最重要的砝碼。
在直播電商野蠻生長的前幾年,頭部直播間就是通過打出 " 全網最低價 " 快速聚集流量,并對商家形成議價權。慢慢地,在很多消費者的印象中,這是一個打折銷售渠道,能進這個直播間的,就是最低價,消費者們買單的,也是 " 全網最低價 "。
但 2021 年雙 11 期間的 " 歐萊雅安瓶面膜退差價 " 事件、2022 年雙 11 期間資生堂 " 賣得比李佳琦直播間産品便宜 " 事件,今年 7 月的 " 李佳琦維護 79 元花西子眉筆 " 事件,都讓李佳琦的 " 低價 " 心智遭受着考驗。
" 圈内一般認爲,誰能談到更低價,誰的咖位就大 ",付文說,因爲即便是再頭部的主播,如果兌現不了承諾的最低價,粉絲也不會買單。
今年雙 11,美 ONE 在雙 11 前夕的媒體溝通會上,宣布其今年雙 11 的主題是 " 低低低低低,雙 11 先看李佳琦 ",并表示直播間将在平台優惠的基礎上,發放更多紅包,沖刺 " 最低價 "。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同一款産品," 全網最低價 " 隻能有一個,如果一方是 " 最低價 ",另一方就被 " 打臉 " 了。
在雙 11 這樣一個萬衆矚目的節點," 誰是最低價 " 這個 " 緻命 " 問題,難怪讓相關方都如此緊張。
雙面大主播:
小品牌依賴、大品牌逃離?
這場由烤箱引起的雙 11 商戰,似乎暫時劃上了休止符。
10 月 26 日晚,李佳琦在直播間介紹了這款海氏烤箱,顯示直播到手價 648 元;而京東自營店此前顯示 349.5 元的同款,已經搜索不到;京東海氏官方旗艦店同款商品顯示預估到手價 669 元。
李佳琦介紹海氏烤箱
圖源 / 淘寶
李佳琦在這場價格戰中似乎是勝利的一方,再加上品牌方海氏 " 站隊 " 李佳琦、指控京東,大楊哥控訴李佳琦 " 挾持商家 ",市面上開始出現 " 李佳琦強勢支配品牌方 "" 頭部主播的影響力堪比平台 " 的解讀。
話語權從來都是相對的。
在該事件中," 海氏的表現,某種程度上是品牌力本身就薄弱的反映 ",快消品牌負責人齊成表示,因爲部分小品牌仍然在依賴頭部主播推廣品牌或沖刺銷量,并配合最低價。" 李佳琦直播間的銷量,對于小品牌的日常電商銷售來說,是一個穩赢的數字,更有動力放手一搏。"
而大品牌已經通過渠道的多樣化、擁抱直播等,擡升話語權了。" 本質上是因爲大品牌不愁賣,超頭帶來的銷量爆發,可能是虹吸品牌日常銷量的結果。" 齊成分析道。
他表示,在直播電商高速擴張、超頭流量像滾雪球般積累的早期,大品牌的确紛紛走進了超頭直播間,換來了銷量爆增," 但大品牌一算賬發現,如果配合超頭的‘最低價’,ROI(投放産出比)劃不來,消費者還沉澱到了超頭的粉絲群 "。
當意識到超頭直播間似乎增收不增利,大品牌就要收回一部分此前讓渡的利益,包括定價權、私域流量。
這并非今年雙 11 才有的信号。2021 年雙 11 期間,歐萊雅與李佳琦就曾因 " 全網最低價 " 發生沖突,起因是歐萊雅的最低折扣沒有給超頭,而是放在品牌自己的直播間。雖然最終以歐萊雅的道歉收場,但這已經顯示出,超頭與品牌的關系發生着變化,博弈與合作共存。
" 李佳琦的影響力依然非常大,但已經過了最強勢的階段 ",在梁晨看來,李佳琦話語權最高的階段是 2022 年上半年。2021 年年末直播行業查稅風暴後,多位頭部直播接連遭到重創,李佳琦承接了絕大多數流量。此後,李佳琦直播間的産品豐富度明顯提升。
不過,李佳琦經曆了 2022 年 6 月停播、2022 年 9 月回歸後,對品牌商的強勢程度有所降低,直播間賣的非一線品牌商品占比有所上升。
進入 2023 年,直播行業的紅利早已見頂,消費者端增長放緩,以及三個月前的 " 眉筆事件 ",都讓品牌方更加理性地看待綁定頭部主播帶來的潛在風險。
在今天的環境下,越成熟的品牌越關心 ROI,緊握定價自主權,并注重通過多渠道來分攤全年的銷售壓力。
以美妝爲例,這被認爲是依賴頭部主播的品類之一,一位美妝品牌的相關負責人對「定焦」表示,今年大促,美妝大品牌對超頭的依賴明顯減輕,進而注重店鋪直播間常态化的開播,并在大促期間匹配有吸引力的折扣力度。
而小品牌還在平台、超頭的 " 最低價 " 争奪中艱難生存。"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付文這樣形容品牌方海氏,在京東 " 喊話 " 李佳琦事件中的處境。
電商平台、直播間,本質都是渠道,電商平台采用低價策略的促銷機制,主播要求品牌給出不低于其他渠道的價格,無可厚非,但新一輪的價格戰,是建立在供應鏈優化、轉化率提高之上的綜合競争。
如果頭部主播把 " 最低價 " 當作直播間的唯一心智,那未來,随着各大電商卷低價、品牌方,最低價将越來越難拿。
" 全網最低價 " 對平台方更是一把雙刃劍。一個平台的健康發展,不應該把噱頭放在價格争鬥上,更不應該靠一味壓縮商家的利益換取最低價,否則,可能激化與商家的矛盾,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反噬自身。
當行業卷入低價競争、直播帶貨常态化、雙 11 越來越卷,平台、主播、商家更應該思考,除了低價,還有什麽築高護城河的基石。
* 題圖來源于 Unsplash。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梁晨、付文、李樂、齊成爲化名。
關注并【星标⭐】「定焦」
第一時間收到精彩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