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倍速增長,已經提前三年達成 20%的滲透率目标。北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通過政策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研發等方面的努力,逐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和相關政策體系。
北京商報深藍智庫近日發布《2023 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報告》,聚焦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橫向和縱向的維度解析市場特征,深入汽車消費群體,全方位地了解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
市場概況
電動化率處全國領先水平
北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通過政策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研發等方面的努力,逐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和相關政策體系。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 61.7 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 58 萬輛,插電式電動車 3.4 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 1500 輛,雙源無軌車 1300 輛,電動化率 10%,在全國處于較好的水平。
根據北京 " 十四五 " 規劃綱要,到 2025 年,北京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力争達到 200 萬輛,汽車電動化率由目前的 6% 提升至 30%。未來,預計仍将保持快速增長态勢,爲推動綠色出行和節能減排作出更大的貢獻。
詳細來看,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 百餘家品牌聚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市共有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相關的企業 300 多家,與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有關的企業有近 200 家;獲得純電動車生産資質的有 50 多家。其中,在京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共計 119 家,除有北汽集團、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傳統車企,還有極狐、理想汽車、小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品牌紮根北京。
根據 2023 年 1-5 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分析,排在榜首的是比亞迪,銷量爲 14000 台,銷量占比爲 24%;排在第二位的是特斯拉,銷量爲 8717 輛,銷量占比爲 14.9%;北汽新能源以 7592 的銷量和 13% 的銷量占比位列第三;理想汽車銷量 4787 輛,銷量占比爲 8.2% 排名第四;蔚來銷量 2167 輛,銷量占比 3.7% 排名位列第五。
◆ 配套設施全面
近年來,北京市不斷加大充電設施的建設力度,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2020 年,北京已形成平均服務半徑小于 5 公裏的社會公用充電網絡(平原地區),而在中心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延慶冬奧區等重點區域服務半徑更是縮小在 0.9 公裏以内。
2022 年,北京持續完善公共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網絡,配套設施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北京已經形成 " 以充電爲主,換電、加氫協同配合 " 的多元化補能設施體系,形成了車能協同發展的局面。
◆ 産業鏈布局完善
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不斷完善,其中,在原材料 / 元器件環節、産業鏈上中下遊均有企業布局。
2009 年以來,北京市開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當前已經在七大區域均布局了汽車産業園,形成了環東西中心城區的企業生産基地。
消費群像
家庭第二輛車更願選新能源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隻有近 1/4 的調查對象毫不猶豫地選擇入手電動汽車,傾向于購置混合動力汽車或燃油車的占比分别爲 43.01% 和 32.26%;部分家庭表示,如果購置第二輛車更願意選擇電動汽車,如果是第一輛,他們認爲當下燃油車安全性能更優越。
在消費者的認知中,新能源汽車在節能環保、易上牌照及免受限号等方面優勢明顯。其中,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近六成(59.34%)受訪者認爲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五成多(53.03%)受訪者認爲新能源汽車易上牌照、免受限号;近四成(38.38%)受訪者認爲新能源汽車用車成本低;近兩成(18.72%)受訪者認爲新能源汽車性能好、行駛穩定。
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原因,六成多(65.63%)受訪者表示是用車成本低;五成多(56.25%)受訪者看重新能源汽車政策優勢;四成多(46.88%)受訪者認爲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兩成多(21.88%)受訪者認爲駕駛體驗好;少數(6.25%)受訪者選擇新能源汽車是因爲時尚新穎,或受周圍人群影響等。
除了新能源車本身的優勢和特點,續航和價格是影響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最直觀的因素。調查中,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續航裏程要求較高。過半(50.3%)受訪者希望續航裏程在 500 公裏以上;僅有個别(4.1%)受訪者能夠接受續航裏程在 300 公裏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與此同時,過半(55.40%)受訪者希望選購 10 萬 -20 萬元的新能源汽車,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比較敏感,中低價格的新能源汽車更受歡迎。
此外,政策因素、基礎設施、品牌認知度、二手車市場以使用習慣等,也都是影響消費者購買 / 置換新能源車的因素。
面臨問題
商業模式不成熟 盈利能力弱
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了長足發展,産銷均保持增長,也形成了相對完備的整車政産體系和相關産業鏈布局,但北京地區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仍然面臨着商業模式不成熟、盈利能力弱等問題。
◆ 經營成本較高,選址建店困難
受制于北京城區的整體規劃,汽車 4S 店選址相對困難,城區内各大汽車商圈都在逐步拆遷,而僅剩的場地租金較高,經銷商門店經營成本較高。此外,在北京開展業務會面臨成本運營問題,特别是人力和租賃場的費用,對新企業和品牌都是極大的挑戰。受市場大環境影響,相當多的汽車經銷店在京處于虧損狀态,經營相對困難。
此外,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雖然都有在京銷售網點,但新能源汽車總部設立在北京的并不多。目前總部設立在北京的新能源車企僅有北汽新能源、理想、北京現代。傳統車企則有北京奔馳、雷克薩斯、進口大衆、寶馬等,其中,北京奔馳的生産工廠所在地也設在了北京。
京津冀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兩地,數量分别爲 44 家和 24 家。北京的企業構成中,半成以上爲電機及電控企業,整車生産及電池企業各占約四分之一。
◆ 技術尚未成熟,補能焦慮依然存在
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表現不錯,但技術尚未完全成熟,還存在一些技術難題需要解決,如電池壽命、充電速度等。
目前許多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裏程無法滿足用戶的長途旅行需求,同時充電設施的建設也遠遠滞後于銷量,給用戶帶來了不便。對于大部分新能源車主來說,補能焦慮依然是困擾他們最大的因素之一。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施建設依舊不足,尤其是在城市地區,用戶無法在需要充電時及時找到充電站,也給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帶來了困難。
此外,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昂貴的組成部分之一,過高的電池成本也造成了生産成本過高,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難以被廣大消費者接受。
◆ 商業模式有待完善,市場經營急需規範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處于示範運營階段,商業模式的創新仍然不足。大多數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依舊采用原有銷售傳統汽車的商業模式來推廣新能源汽車,并未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其餘的車企雖已開始探索新興的商業模式,但未取得進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缺乏統一的标準和規範,這使得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在充電、使用等方面存在不兼容的問題,給用戶帶來了不便。
發展建議
優化新能源汽車路權分配
新能源汽車目前面臨着包括技術、市場、政策等多方面的困境。爲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努力,加強技術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制定統一标準、加強法規政策制定和執行等,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 建設全産業鏈,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
制定詳細的産業規劃,明确發展目标,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特别是在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和自主品牌等方面。
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明确發展路徑和措施,确保産業鏈的完整性;建立産業生态系統,新能源汽車的生态系統包括研發、生産、銷售、充電設施等環節,打造全産業鏈;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動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突破,提升産品的市場競争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向産業園區、産業集群集中,形成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促進産業鏈的完善和升級。
◆ 培育人才隊伍
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要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新能源汽車産業,提升産業的核心競争力。
◆ 完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
加大政府投入,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鼓勵企業參與充電設施建設,提供财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支持措施,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優化充電設施布局,确保充電設施的分布合理、方便使用,提高充電設施的利用率;加強充電設施管理,提高充電設施的服務質量和安全性;推廣智能充電技術,提高充電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充電成本;建設公共充電樁,提高充電設施的覆蓋率和便利性。
◆ 提高新能源車産銷量和市場份額
政策引導 , 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使用,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産銷量和市場份額。智能化管理,實現對新能源汽車的精準管理和調度。通過公衆宣傳和教育,提高公衆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和接受度,增加其市場銷量和使用率。
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相信随着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市場推廣和國際合作等措施的實施,以及各大汽車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積極布局,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市場将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北京商報記者 石春晖 馬嘉會 賀陳慧